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记

近几年来,在中国哲学史教学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古典哲学的宇宙观与认识论的范围内,主要的思想斗争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然而在古典哲学的伦理学说的范围内,唯物主义的思想是比较希少的,其中的主要斗争是何种斗争呢?为了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就对于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规律作了一些研究。这本书便是我初步探讨的结果。

中国十八世纪的卓越思想家戴东原讲治学的方法,曾经区别了“十分之见”与“未至十分之见”。 (东原 《乙亥与姚姬传书 》:“ 然寻求而获 ,有十分之见 ,有未至十分之见。”) 可以说是一种极其透彻的说法。这本书中所提出的见解,大致都是“未至十分之见”。这是应该声明的。既然自己知道不成熟,何以还敢发表出来呢?这就是为了提出问题以引起大家的共同讨论了。

这本书中肯定,历史上的许多唯物主义者在伦理学说方面也提出了有进步意义的主张。这个尝试的结论也许是许多同志所不能同意的。希望同志们本着赞同“百家争鸣”的态度,尽量予以考虑。古人说过:“夫言岂一端而已,夫各有所当也。” (《礼记 ·祭义 》篇) 在这本书里,不过是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供大家参考而已。

本书初稿写成后,曾于1956年秋季在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教研室进行讨论。教研室的全体同志们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今年春天,我曾经根据同志们所提的意见作了一些局部的修正。在这里,应该向教研室全体同志表示谢意。本书中错误之处仍然是难免的,当然仍应由我个人负责。

科学出版社同意印行这本书,给我以很大的鼓舞,在这里我也应该表示感谢。

张岱年
1957年5月于北京大学 yp8Q/gmDUToD6GmzmVpQo4fkbvh9vnjH+Tv0RlOpKefX4m9tWZmR69NrU3mFkbu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