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向新一代人解读当年奋斗“初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弹指一挥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至今已有90年,我们古老的神州早已是沧海桑田,人间剧变。昔日“一穷二白”并任列强宰割的落后农业国,已经成为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的强国;当年“小米加步枪”为特点的部队已成为机械化、信息化水平雄踞国际前列的威武之师。真可谓:人间伏虎几十载,公祭喜泪告乃翁!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向全党强调“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初心”,就是使国家强盛,让人民摆脱贫困而过上幸福生活,并实现马克思主义所构画出的伟大理想。现在我们想让新一代读懂老一代人的“初心”,就需要展示鲜活的历史,包括有说服力又令人惊心动魄的军史战史。

历史将告诉新一代什么内容?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枪声宣告了中国历史上全新的一支人民军队的诞生。到如今90年飞逝的光阴,已经带走了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创建人民军队的那一代英豪,对于在工业化、信息化和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代新人来说,前辈们进行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已非常遥远。不过往事并不如烟,现在我们这支有光荣传统的军队,又担负着新使命,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军事改革。

人类的子体都诞生于母体,今天的军队都是以往军队的延续和发展,战史恰恰就是母体哺育子体的脐带和乳汁。作为现在人民解放军的母体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乃至中国人民志愿军,其战争历史之辉煌,作战时间之漫长,斗争经验之丰富,都是世界上少有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红旗卷起农奴戟”起家,不仅打败了国内数量庞大的反动军队,而且同世界强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以及其他十几个国家的军队都交过手,并让对手为之胆寒。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是一个穷国,可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却是一支强军!

改革开放后,外来的如潮水般的各种思潮进入国内,国内民众和思维出现多元化,人们的传统理念也受到冲击。开放自然也是双向的,中国也有许多人走向海外,用新的视角来看待外国,包括他们的军队。我也曾走进中国军队当年的对手—美国和日本的军事院校和战史研究机构,进一步丰富了思维。

武警画家罗田喜油画《南昌起义》。

作者徐焰(右)在美国国防大学战争学院的讲

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日本同一些当年的“帝国军官”和“鬼子兵”—我父亲过去在战场上的对手,长谈过那场战争,他们都说八路军因武器简陋总是打游击,却敬佩其顽强和持久作战的精神。

1992年我在美国的国防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时,所接触到的对方军人都表现出对中国军人的尊重,主要原因就是对几十年前朝鲜战争的感受。曾担任过美国国防部长、长期任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军备控制中心主任的佩里,曾专门请我在讲座中解说一下中国军队是如何用那么差的武器同美军较量的。在他们看来,当年在朝鲜能打成那样的结局真是不可思议。作为一个受邀访美的中国军官,我那时特别为父辈们的战绩而感到骄傲!

诚然,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走过不少弯路,有过一些失误,今天社会上乃至军队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需要努力整顿。不过,人们仍然坚信我们军队老一辈们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越是深入研究历史就越坚信这一点。

军旅画家李明峰油画《铁血冲撞 1950年冬·朝鲜》,表现了志愿军英勇作

许宝中、李泽浩等人所绘的这幅油画,表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组织暴动的场面。

若没有推翻那个如今少数网络上的“国粉”“蒋粉”还为之辩护的极其黑暗、腐朽的旧政权,若是不用武装斗争打出一个新政权,若是不独立自主而走西方希望的道路,中国就算没有被分割也只能是洋大人的附庸,哪里会有如今这种世界公认的强国地位?看一下当年的蒋介石政权,虽然熬到抗战胜利,却只取得战胜国之名,本国的领土主权仍在雅尔塔会议上受其他战胜国瓜分。究其原因,不就是因为当时的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不能自立自强,甘心依附于美国吗?这一恶劣习气,一直传承至如今的台湾当局身上。准备打击投靠外国而制造“台独”的分裂势力,仍然是我们军队多少年来一直要担负的神圣使命。

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物质决定意识。人们的思想包括一支军队的精神面貌,都是由其存在的环境所决定的。马克思通过研究社会发展史,曾精辟地指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相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87页)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土洋结合”最杰出的成果,就是把产生于西方近代工业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不到的独特道路,那就是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和军队—最后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在开拓这一充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历程中,出身湖南山乡的农家子毛泽东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光辉的代表和最杰出的领袖。

今天的人们要读懂前辈的奋斗史,就必须了解那一代人所处的历史环境。一些不了解当年的阶级矛盾,只生长在“世界充满爱”歌声中的年轻人,往往不能理解这些问题—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要建立军队?那些参军参战者为什么会舍生忘死?现在一些散布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并想否定中国革命历史的人,恰恰是抓住新一代人不大了解旧中国历史的弱点,大放否定革命历史的厥词。在历史问题上要正本清源,就必须说明旧中国苦难黑暗的社会情况逼迫劳苦大众只能跟共产党走,只有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腐朽的国民党政权才有出路。

以革命唤起民众,建军强调“中国特色”

今天的人们再前往90年前南昌起义爆发的旧地,这个当年破旧的内陆城市已是高楼大厦林立,昔日周恩来等中共负责人领导南昌起义的指挥部、赣省最大的饭店—江西大旅社都已经成了高楼中的低谷。如今开着私家车飞速奔向一个富裕、和谐社会的人可能只是偶尔在歌曲中听过—“帝国主义侵略压迫,造成了我们的贫穷;官僚买办剥削,造成我们苦难深重……”在20世纪前期的动荡岁月中,以上歌词却是有目共睹的社会普遍图景。那时,城市工人靠卖苦力还难得温饱,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事务是每天清除马路边倒卧着的因饥寒而亡的尸体。在人口占全国总数90%的农村,广大贫苦农民要将大半收入交给地主豪绅和官府,终年啼饥号寒。据那时国外来访者估算,发生在1929年的大旱灾和1931年的大洪灾,造成的农村死亡人数都在千万以上!

不平则鸣!看到如此的社会景象,使当年有血性、有志向的中华儿女不可能无动于衷。有正义良知的人只要读一点“共产主义ABC”,再到城乡目睹社会现状,得出的结论便会是“如今世道真不公”,就会想到要“造反”、要“共产”,包括不少出身富家的年轻读书人也是在这种环境中选择了共产党。了解到这些,人们也就明白为什么共产党要奉行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原则,要以武力推翻反动政府。同时,人们也就能懂得为什么那些农民运动的领导者振臂一呼,发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马上就会应者云集,就会出现“霹雳一声暴动”的宏大场面。

共产党人的“初心”即奋斗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自然是实现人类大同,消灭阶级和压迫,建立物质极大丰富的公正社会,不过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当年能唤起群众的口号主要体现的是最低纲领,就是解决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广大贫苦农民最急需的问题—土地分配,这也是孙中山提出的而代表豪绅利益的国民党政权从来不曾解决的“平均地权”。红军高唱的《工农革命歌》,里面的歌词就是“实现共产制,大家有田耕”。抗日战争时广大贫苦农民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原因也是共产党建立的敌后抗日政权实行“减租减息”这种变相的土改。解放战争时几百万翻身农民参军,又有成千万农民推小车、挑扁担在后面支援,为的就是“斗倒地主,保家保田”。

沈尧伊油画《八七会议》,毛泽东在这次

莫朴油画《斗地主》,表现了农民通过斗争获

军旅画家孙浩油画《平型关大捷》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人民战争,就是让群众认清自己的利益所在并为之奋斗,从而形成了军民合作并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当年入侵中国的日本侵略军,能够击溃国民党百万大军而占领半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却挺进日军后方,粉碎其一次次残酷“扫荡”建立起拥有1亿人口的根据地,就是靠发动群众。得不到人民拥护的国民党军,就不能在敌后生存,人心向背也决定了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的走向。

中国革命军队的战争史,就是一部人民战争史。那些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为了改变社会状况而战斗的翻身农民,参军后的表现自然格外英勇。“战场牺牲,革命成功”,这是老一辈人都熟悉的口号。他们明白自己的流血牺牲会换来亲属、家乡乃至国家的幸福,因此才会有舍生忘死的拼杀,其武器虽差却能在精神上压倒一切敌人。看懂了这一点,人们就不难理解这些—

面对有翻身解放明确目标的共产党教育的战士,国民党军队那些花钱雇来或“抓壮丁”强征的士兵怎么能是对手?

面对以“保家卫国”作为信念的志愿军勇士,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那些不知为谁打仗的雇佣兵又怎敢近战相搏?

军旅画家孙向阳作品《吕梁巾帼》,展示根据

现代人到国内的革命圣地参观,看到的多是老旧且土气十足的建筑。那些在陈列室中印刷粗糙且纸张早已发黄的讲义、传单和宣言,如今可能都看不明白,而在当年却是点燃千百万人心中希望的普罗米修斯窃来的天火。那些陈旧粗糙古老的农家运粮独轮车,那些装备着红缨枪一类简陋武装的民兵队伍,恰恰是支撑起宏大革命战争的擎天柱,也是人民军队最坚固的后盾。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当年以土地革命、土地改革为基础的革命斗争中得到最形象的展现。

全国解放后,“保家卫国”这类教育同样动员起全国军民,装备那么落后的中国军队才能在朝鲜战场上挫败世界上装备最好的美军。此后,在东南沿海、在中印边界以及在其他地方的作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同样以高昂的斗志,打出了国威军威。

向现代化迈进并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变革

陈坚油画《共和国的将帅们》,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

战争虽然是精神力量的较量,但在战场上还要靠物质力量来比拼。尤其是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队出现在世界战争舞台上,必须从装备落后状态向现代化、正规化前进。在革命战争中可以“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即靠战场缴获来解决装备问题。进入世界范围的现代化战争,就需要国内自己解决先进的武器装备,需要在国家工业化的同时建立独立自主的军工生产体系。尤其是面对外部的核威胁,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两弹”,也就是导弹、核弹,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头等任务。

现代化军事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科学文化的结晶。要想掌握先进的技术,必须改变文化落后的面貌,并在建设工业化的基础上提升国家科技水平。旧中国是极其落后的农业国,至新中国成立前工业产值只占国民生产总产值的10%,而90%的经济形态还是同古代没有区别的人力耕作,人均粮食产量在1951年才突破了2000年前西汉的水平。在这样的基础上,旧中国又是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80%以上的老百姓不识字。当年的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对入伍的新战士都要首先进行扫盲教育,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统计是全军文盲数仍占一半以上,甚至干部还有1/4是文盲。在朝鲜战场和东南沿海仍枪炮声不息时,解放军就掀起了大学文化、大学科学的热潮,中央军委向全军发出了“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而奋斗”的号召。

作为国防大学前身的南京军事学院,首任院长刘伯承一上任就向全院强调:“我们要搞现代化,首先思想上要跟上时代,也要现代化。我们的学员、教员和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各个野战军,有的还干过游击队。以后,来自各野战军的不可再‘野’了,干过游击队的也不可再带‘游击习气’。”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虽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但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旧中国留下的既贫穷而又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得到了苏联的一些帮助,又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建立起一个完整配套的国防工业体系,不仅能够生产所需的常规武器,还在“两弹一星”方面完成了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成为世界核大国之一。同时,解放军通过创建和发展各级各类军事院校,建立了国防科学研究机构,建立了正规化科学化的训练制度,从而使革命战争年代的单一军种发展成为一支能够实施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正规化的合成军队。

在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从开国领袖毛泽东直至后来的党和军队的领导人都强调人民解放军要发扬革命传统,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就特别强调警惕“糖衣炮弹”,要保持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坚持群众路线。例如在实行军衔制、工资制后,毛泽东特别强调高级干部要下连队当兵,目的就是不要脱离部队的基层群众—士兵。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强调要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正是继承了前辈的宝贵精神,并在新时期将其发扬光大。

人民解放军经过几十年的现代化建设,军队的面貌已经有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变化。不过,历史如镜,岁月如歌,听过了20世纪上半叶革命和战争的主旋律,又有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20世纪下半叶和新世纪的开端,世界军事舞台上也已经发生并继续发生着巨大的变革。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现代高科技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人民军队在过去战争年代的许多拿手好戏在新形势下也必须加以改变,军队的结构、编制也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如今,面对高技术条件下信息化战争的挑战,全军又在投入一场规模宏大的军事改革之中。

陈坚油画《兵—上将许世友》,表现了

温故知新,借古鉴今。懂得过去起步的艰难和条件的困苦,也就能以深邃的眼光看待我国现在的军队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环顾当今世界,哪个强调民族精神的国家不重视历史教育呢?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各军事强国,总会看到纪念军功的纪念碑林立,为国牺牲者的墓地鲜花不枯或长明火不息,研究和颂扬以往战史的文章书籍畅销不衰……那些充满稚气的青少年,正是看到这些才树立自身的信仰,维系了自己国家和民族身份的认同。作为“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的一代代军人们,又是从本国以往战争的历史业绩中培植了尚武精神,确立了自己从军的荣誉感。

武警画家罗田喜油画《暖冬》,表现了习近平

空军画家李长文油画《模拟飞行》,表现了信

李明峰的这幅油画,表现了更换新军装的女兵形象。

军队需要变革,教育和书籍出版方式也应变革。过去一些陈陈相因、语言枯燥的说教式书籍,以及缺少科学分析的单纯记叙式写法,如今对军队内和社会上许多中青年人包括众多“军事发烧友”都会有味同嚼蜡之感。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需要推出的是全方位、多视角,有深度分析又语言生动的作品,最好又是图文并茂。笔者所推出的这本书,力求将历史解说与绘画形象相结合,向读者介绍人民解放军所走过的90年辉煌历程,也希望广大读者尤其是关心国防的中青年读者能够喜欢它。

徐焰
2017年7月 kxx2XcGaEfOofqNSm7VyiZcix+kbkWGAJKTsnOfiY+mMuefFMfgt1wKAa5go1u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