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七岁能属文,以神童应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三十岁拜翰林学士;庆历二年(1042)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晏殊“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宋史》本传)。其词擅长小令,是婉约派代表作家,其词风流旖旎,时有真情流露。有《珠玉词》三卷。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 。小园香径独徘徊 【3】 。
【1】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张泌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贺铸名“减字浣溪沙”,韩淲词有“芍药酴醿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槛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后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阴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这首词上片通过叠印时空,交错换位,进行了变与不变的哲学思考;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眼前的感伤。全词语言流转,明白如话,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萧纲《春日》诗:“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独念春花落,还似昔春时。”两者立意相似。晏殊另有诗《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可见是晏殊的得意之作,只是不知先有诗,还是先有词。
【3】香径:落花满径,留有芬芳,故云香径。唐戴叔伦《游少林寺》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一向年光有限身 【2】 。等闲离别易销魂 【3】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4】 ,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5】 。
【1】浣溪沙:这是一首伤别词,所写的并非一时所感,也非一人一事,而是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年光有限,世事难料;空间和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美好事物总难追寻,不如立足现实,牢牢地抓住眼前的一切。
【2】一向(shǎnɡ):片刻。向,同“晌”。
【3】等闲:平常。销魂:谓心灵震荡,如魂飞魄散。形容极度哀愁感伤。
【4】满目山河空念远:由唐李峤《汾阴行》诗“山川满目泪沾衣”句化出。念远,思念远方友人。
【5】怜:爱怜。唐《会真记》载崔莺莺诗:“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此句化用其意。
红笺小字 【2】 。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 【3】 。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4】 。
【1】清平乐:王灼《碧鸡漫志》:“清平乐,《松窗录》云:开元中,禁中初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繁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李龟年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歌之。上曰:焉用旧词为?命龟年宣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上命梨园弟子约格调,抚丝竹,促龟年歌。太真妃笑领歌意甚厚。张君房《脞说》指此为《清平乐》曲。按:明皇宣白进《清平调》,乃是令白于《清平调》中制词。盖古乐取声律高下合为三,曰清调、平调、侧调,此谓三调。明皇止令就择上两调偶,不乐侧调故也。况白词七字绝句,与今曲不类,而《尊前集》亦载此三绝句,止目曰《清平调》,然唐人不深考,妄指此三绝句耳。此曲在越调,唐至今盛行。今世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者,欧阳炯称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往往是也。”复据《词谱》,《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着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名“醉东风”。这首词为怀人之作。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2】红笺:红色笺纸。
【3】鸿雁在云鱼在水:暗含鱼雁传书之意。《全唐诗》收张泌《生查子》:“鱼雁疏,芳信断,花落庭阴晚。”
【4】人面不知何处:语本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金风细细 【2】 。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 【3】 。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1】清平乐:词人以精细的笔触,描写细细的秋风、衰残的紫薇、木槿、斜阳照耀下的庭院等意象,继而通过主人公目睹双燕归去、感到银屏微寒,营造了一种冷清索寞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2】金风:秋风。《文选·张协〈杂诗〉》:“金风扇素节,丹霞启阴期。”李善注:“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
【3】绿酒:美酒。
燕鸿过后莺归去 【2】 。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3】 。
闻琴解佩神仙侣 【4】 。挽断罗衣留不住 【5】 。劝君莫作独醒人 【6】 ,烂醉花间应有数 【7】 。
【1】木兰花:这是一首优美动人、寓有深意的词作,词人借青春和爱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无常,细腻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复杂情感。
【2】燕(yān)鸿:燕地的鸿。泛指北雁。
【3 】“长于”二句:语本白居易《花非花》诗“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4】闻琴: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求凰之曲挑之,文君闻琴心动,夜奔相如。解佩:据《列仙传》载,江妃二女出游,遇郑文甫,文甫悦之,但不知其为神仙,女解下佩物送给他,文甫怀之,向前走十余步,视佩不见,回顾二女,亦不见。此处用“闻琴解佩”喻情投意合,两情相悦。
【5】挽断罗衣留不住:李之仪《偶书二首》一云:“通中玉冷梦偏长,花影笼阶月浸凉。挽断罗巾留不住,觉来犹有去时香。”全用此句。
【6】独醒人:语见《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7】应有数:有定数,即指命运的安排。白居易《村中留李三固言宿》:“平生早游宦,不道无亲故。如我与君心,相知应有数。”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2】 。重头歌韵响铮琮 【3】 ,入破舞腰红乱旋 【4】 。
玉钩阑下香阶畔 【5】 。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 【6】 ,点检如今无一半 【7】 。
【1】木兰花:这首词上下两片对照来写,以上片场面之热烈反衬下片眼前的凄清与孤独,怀旧之情自然流露出来。结句由虚入实,感情沉着,情韵杳渺。
【2】玉真:玉人,美人。
【3】重头:词的上下片声韵节拍完全相同的称重头。铮琮(zhēnɡ cónɡ):形容金属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
【4】入破:指乐声骤变为繁碎之音。乱旋(xuàn):谓舞蹈节奏加快。
【5】玉钩:指新月。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诗:“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6】赏花人:欣赏歌舞美色之人。
【7】点检:犹言算来。
绿杨芳草长亭路 【2】 。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 【3】 ,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4】 。
【1】木兰花:这首词抒写少年易别,相思苦长。在渲染相思之苦的同时,不乏幽怨之情,却又不失忠厚之态。正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云:“婉转缠绵,深情一往,丽而有则,耐人寻味。”
【2】长亭路:送别的路。古时于驿道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十里长亭”,供行旅休息。近城者遂成为送别场所。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3】五更钟:指怀人之时。下句“三月雨”同。
【4 】“天涯”二句:语本唐白居易《长恨歌》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祖席离歌 【2】 ,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 【3】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4】 。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 【5】 。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1】踏莎行:大约为宋人自创此调。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钱文僖赋竹诗唱踏莎行”:“钱文僖公留守西洛,尝对竹思鹤,寄李和文公诗云:‘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更教仙骥傍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其风致如此。淮宁府城上莎,犹是公所植。公在镇,每宴客,命厅籍分行,刬袜步于莎上,传唱踏莎行,一时胜事,至今称之。”一说“踏莎行”词名取自韩翃诗《过栎阳山溪》:“众草穿沙芳色齐,踏莎行草过春溪。”此为送行之作。上片写送别场面,别情依依,缱绻缠绵。下片写相思情苦,惘惘离怀,黯然魂消。唐圭璋先生谓这首小词“足抵一篇《别赋》”,可谓中的之评。
【2】祖席:饯行的酒席。唐杜甫《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诗:“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仇兆鳌注:“祖席,饮饯也。”宋梅尧臣《梦同诸公饯仲文梦中坐上作》诗:“已许郊间陈祖席,少停车马莫催行。”
【3】香尘:落花很多,尘土也带香气,故云香尘。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石崇)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唐沈佺期《洛阳道》诗:“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4】棹(zhào):船桨,这里代指船。
【5】目断:望断。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2】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3】 。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4】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踏莎行:这首词写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色,下片写院内景象,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闲愁淡淡,难以排解。
【2】阴阴见:树木葱郁茂密,现出幽暗之色。见,同“现”。唐李商隐《燕台诗》之《夏》:“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
【3】濛濛(ménɡ):纷杂的样子。
【4】游丝:飞扬在空中的蜘蛛等虫类的丝。
碧海无波 【2】 ,瑶台有路 【3】 。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 【4】 ,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 【5】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1】踏莎行:这首词写别情。上片从悔别入笔,一经离别,芳踪难寻,悔之晚矣。下片写别后音讯难通,空自守望,夜深难寐。全词深婉含蓄,蕴藉韵高,颇耐赏玩。
【2】碧海:月明星稀的夜空。唐李商隐《嫦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4】绮(qǐ)席:华丽的席具。南朝江淹《杂体诗·效惠休〈怨别〉》:“膏炉绝沉燎,绮席生浮埃。”
【5】红笺小字凭谁附:唐韩偓《偶见》诗:“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此化用之。附,带去。
六曲阑干偎碧树 【2】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3】 。谁把钿筝移玉柱 【4】 。穿帘海燕双飞去 【5】 。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6】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1】蝶恋花:唐教坊曲名。本名为鹊踏枝。晏殊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改作今名。又名《黄金缕》 《凤栖梧》 《卷珠帘》 《江如练》等。这首词抒写春日闲情。上片写春风、杨柳、飞燕,一派盎然春意。下片写风吹柳絮,雨打杏花,满眼暮春景象。结句莺语惊梦,好梦难寻,怅惘满怀。
【2】偎:倚靠。
【3】黄金缕:比喻柳条。
【4】钿(diàn)筝:装饰以金银等宝物的筝。移玉柱:指弹筝。
【5】海燕:燕子的别称,古人认为燕子渡海而来,故称海燕。唐张九龄《咏燕》诗:“海燕何微眇,乘春亦
来。”
【6】一霎(shà):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