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太守髡陈仲弓 【1】 。客有问元方 【2】 :“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 。’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 【4】 ,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 【5】 ,尹吉甫放孝子伯奇 【6】 ,董仲舒放孝子符起 【7】 。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1】 髡(kūn):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陈仲弓:陈寔。
【2】 元方:陈纪。陈寔长子。
【3】 “二人同心”四句:出自《周易·系辞上》。臭(xiù),香味。
【4】 伛(yǔ):驼背。
【5】 高宗放孝子孝己:商代高宗为后妻所迷惑,放逐儿子孝己致其死亡。高宗,商代国君武丁。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武丁在位时期,曾攻打鬼方,并任用贤臣傅说为相,妻子妇好为将军,商朝再度强盛,史称“武丁中兴”。孝己,传说为高宗武丁之子,以孝行著称,因遭后母谗言,被放逐而死。后用作孝子的典范。放,放逐,流放。
【6】 尹吉甫放孝子伯奇:尹吉甫,周宣王大臣。伯奇,尹吉甫之子。尹吉甫被后妻所惑,把伯奇放逐出去。当尹吉甫随周宣王出游时,伯奇作歌,宣王听了受到感动,认为这是孝子的歌辞。尹吉甫找到伯奇接回家中,便把后妻射杀了。
【7】 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拜江都相、胶西王相,后免官家居。推尊儒术,抑黜百家。著有《春秋繁露》。符起:董仲舒子。他为何被放逐,史书没有记载,已不可考。
颍川太守对陈寔施以髡刑。有人问陈纪:“颍川太守为人怎么样?”陈纪说:“是高明的府君。”又问:“您父亲怎么样?”陈纪说:“是忠臣孝子。”客人说:“《周易》有名言说:‘两个人一条心,如同锋利的刀能斩断坚硬的金属;两个人心意相投,团结一致,则其香气犹如兰草一样芬芳。’哪有高明的府君会对忠臣孝子施刑的呢?”陈纪说:“您的话是何等的荒谬啊!所以我不予回答。”客人说:“您只不过是像本身驼背就装着恭敬一样,而实际上不能回答。”陈纪说:“古代殷高宗放逐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孝子符起。三位君子都是高明之君,而三个儿子都是忠臣孝子。”那人听后惭愧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