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买保险一定要返本吗?

当初你说要买保险的时候,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保费和保额,哪个才是你的初心?

消费者对于金融商品和实体商品往往有着巨大的认知区别。

对实体商品,我们愿意为之支付一定金钱,以换取其效用。在如今这个消费升级的时代,更有观点认为:钱没有花掉,只是换了个形式待在你身边。总之,我们不大会在消费行为发生后,还对这笔支出斤斤计较——花了就花了。

而对金融商品,我们似乎不太接受“花掉”它们的观点。存在银行里的钱既安全又能产生利息;投入股票的钱,我们会习惯性地产生“我一定能赚钱”的幻觉,即使亏损,也很少归咎于股票投资本身,毕竟“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大家都知道。

当这类态度移植到保险身上,就会很容易形成这种认知:既想获得预防风险的保障,又不想让本金受损失。如果没有发生保险事故,到期后你就得把本金返还给我。

返本心态是中国保险消费市场上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消费者的这种诉求直接影响到中国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定价。

当你想要返还的时候,你到底想要什么

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消费决策。比如,想吃辣,便抬脚走进川菜馆;想换一种春日少女风的妆容,就去下单购买新款口红;想要保本理财,可以随手买点儿货币基金(虽然严格来说货币基金并不保本)。从思考到决策的链条比较清晰,也就是说,你最终的“所得”和最初的“所想”基本保持一致。

消费决策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我们看不见的需求。换个新妆容,可能是迎接失恋后的新生活的一种态度;随手买点儿货币基金可能是因为看重它的流动性。

所以,当你说想要返还型保险的时候,你到底想要什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们才能解答标题提出的那个问题。

不管保险产品的形态是什么,有哪些保障责任,用了怎样的词汇包装,消费者所说的“返还”,很多时候是在表达两种需求。

第一,如果没有发生保险事故,请把我交的保费还给我。没错,我要的是拿回保费。

第二,既然我购买了保险,总归是希望能派上用场。没错,我要的是总归能获得赔偿。

这两种需求,是人们购买返还型保险的最大驱动力,也是返还型保险存在的最主要原因。

追求保费返还,切莫因小失大

市场上有不少保费返还型重疾险和意外险,若在约定时间内并未出险,保险公司会将保费返还给客户。这类产品的宣传口号一般出奇地一致:有病赔钱,无病返本。乍看上去,这种保险似乎是免费的。

但仔细对比后你就会发现,返还型保险所需缴纳的保费,要比非返还型保险多出不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多交的这部分保费往往用作重要的投资资金来累积生息,最终会把当初所交的本金“赚”回来。从保险精算模型的角度看,这种表述可能未必准确,但这类问题的本质基本上如此。

其实除了保险,很多行业都擅长玩这种游戏。互联网上屡见不鲜的“存5万送手机”之类的营销活动,本质上也是锁定资金一段时间,让客户以利息换赠品,同时牢牢地黏住客户。

中国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这同时意味着消费者的认知及分辨能力千差万别。更何况偶尔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懵懂和迷茫还会令自己的判断力陡降为零,这可以理解。

说白了,当消费者开始追求保费返还时,就自然而然地落入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

我觉得我自己不一定会发生保险事故。比如,我觉得自己不会发生意外,不会患重病,不会身故,这些都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当你内心或多或少有“万一没出险就亏了”的想法时,潜意识里就会更加看重保费,而忘记自己配置保险的最初动机:购买充足的保额,确保获得足够的补偿。

反正保额也不一定会拿到,我更在乎实打实的保费,所以还是选择有保费返还的产品吧。这样想似乎顺理成章。

相反,当你把保险看作风险的补偿机制时,就会格外看重保额的大小。用尽可能少的钱换取尽可能多的保额,才能充分抵御突如其来的风险。

那么,现在请你回答:当初你说要买保险的时候,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保费和保额,哪个才是你的初心?

其实对于保费返还这个功能,保险业不乏积极、肯定的观点。比如,虽然返本型保险价格更高,但额外多出来的那些保费,可以看作每年的强制储蓄。毕竟保险资金安全性高,更何况还有收益(相当于一份保本理财产品的收益)。

你看,保险公司就是这么厉害,无论什么功能,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让你听后忍不住感叹: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啊!

这个观点当然有它的道理,也会获得一批人的认可。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储蓄的重要性。年轻人大手大脚惯了,还有攒不住钱的新中产们,未来都逃不开为储蓄而焦虑的宿命。所以,在普遍开销日益走高的当今,强制自己进行储蓄并不是坏事。

但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花钱做强制储蓄不能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对于收入较高的中产家庭来说,保费额外增加50%可能影响不大,无非每年多投资了一点儿保本理财。而对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或者家庭开销较大的群体来说,返还型保险无疑占用了多得多的保险预算。1000元能解决的问题,可能要交4000元的保费,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非要拿到保额,不妨这样选择

好,如果我听了你的建议,买了非返还型保险产品,享受到更低的价格,可是,第二个问题又会接踵而至:买了保险,却没有派上用场。

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保险产品会有不同的保障期限。现在我们假设两种情况:第一,你买的是70岁到期的重疾险,却在71岁罹患重疾;第二,你买的是60岁到期的寿险,却在61岁身故。在这两种情况下,你的保费相当于“白交”了。

当消费者表达对返还型保险的需求时,可能他们希望避免的正是这种“买的保险没发挥作用,保费也没拿回来”的问题。

电影《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说,如果要在这段感情前加个期限,我希望是1万年。看来,期限越长,就越不容易错过。借用这个道理,我把买保险产品的期限也定为1万年(终身),这样就可以确保这份保险永远有效,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死亡和疾病是最直观的两大风险,因为容易理解,消费者普遍很认同。针对这两大风险,保险公司开发了寿险和重大疾病险两种产品。

对寿险来说,保障终身的寿险,客户一定能拿到赔付,毕竟人这一辈子终有一死。而对重疾险来说,即使设置为保障终身,但如果由于车祸等意外事故不幸身亡,被保险人还没“来得及”患上重疾就离开人世,自然是拿不到赔偿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对此,保险公司的解决方案是:在重疾险里添加死亡责任。换句话说,即使你没得病,但不幸亡故,保险公司也会赔偿。

这类重疾险名叫“提前给付型重疾险”。身患重疾或不幸身故,哪个提前发生,都可给付赔偿。但它和返本型保险类似,其代价依然是:支付更多的保费。

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对于寿险和重疾险的定价来说,保险公司会参考两份资料:一是经验生命表,二是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这两张表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推测出不同性别、年龄人的死亡概率和罹患重疾的概率。

整体来看,人的年龄越大,罹患重疾和身故的概率就越高。所以,医院里永远是老人多。当我们把保险期限定为“终身”时,就相当于涵盖了老年人的风险,重疾和身故的发生概率显著提升,自然导致保险产品的价格提升。一分钱一分货,这在保险产品中得到了体现。

因此,我们该不该买终身型保险?要不要坚持“买了就得赔”的观念?问问自己的钱包就知道答案了。

说到这里,容我再说一句得罪人的话。从本质上说,保障终身只是保险产品的一个功能设置,而不应被视为一个优点。就好像我们不会说奔驰的高配车一定比低配车好,这种所谓的“好”(比如增加座椅通风、空气过滤、自动升降窗帘)只是基于成本增加的功能改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脱离成本谈价格。

所以,下次听到有人说“我们公司的重疾险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保障终身”的时候,你不妨回应一句:我姥姥做醋熘白菜的时候还会放肉末呢,放肉末是稀罕事吗? /YIMeJdAv8WL+y3r4dVJzETcpxBxfy2lQkDOcgCsVj++bOAehZF8NDUCjHNWsDx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