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 言

家族企业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全球500强企业中,40%为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最重要的特征是创始家族对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控制,与其他企业相比,家族企业权力的交接更具复杂性,影响也更为广泛。如今,在经济遭遇瓶颈急需进行转型升级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家族企业面临着最关键的权力交接问题,众多家族企业如何长存不倒,成功完成二代接班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有着更为有趣的组织特点。作为家族企业最大的特征,家族管理在传承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值得研究,家族管理对企业的涉入,提升还是抑制了绩效?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家族企业如何选择接班人,维系家族管理从家族内部选聘还是聘请外部职业经理人?不同的传承决策对家族企业战略选择和绩效有何影响?这些都需要探讨和解答。

由此,基于中国家族企业的现实困境,本书主要探讨以下问题: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家族CEO和非家族CEO(职业经理人)经营下的家族企业在绩效上有何差异?家族管理和职业化经营对家族企业的战略选择有何影响?具体来说,比较家族CEO和非家族CEO在多元化、国际化以及财务杠杆策略上的偏好差异,并分析这种偏好差异对家族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此外,本书有部分篇幅重点探讨了创始人CEO和家族继任CEO代际绩效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本书的撰写以中国上市家族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统计方法验证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结合企业发展现实,详细剖析国内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家族企业在中国新经济环境下的顺利传承出谋划策。从家族管理和职业化经营的角度来看,总体上与非家族CEO相比,家族CEO经营管理下的家族企业绩效更优;与非家族CEO相比,家族CEO经营管理下的家族企业对多元化战略的偏好更低,从而对企业绩效有着积极影响;与非家族CEO相比,家族CEO经营管理下的家族企业对国际化战略的偏好更高,从而对企业绩效有着积极影响;与创始人CEO相比,家族继任CEO经营管理下的家族企业更注重对家族控制权的强化,从而对企业绩效有着消极影响。此外,与创始人CEO相比,家族继任CEO经营管理下的家族企业更偏好保守型的战略选择,从而对企业绩效有着消极影响。

针对以上的发展现状,本书也从多个层面对中国家族企业实践提出了建议:在现行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家族企业最好从家族内部成员中选聘企业接班人。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和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规范化程度低,贸然引入职业经理人会给家族企业带来较高的代理成本和经营风险。对于不得不选择职业经理人或者主观意愿上更倾向于选择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而言,要考虑聘用职业经理人的合理模式和时机。在家族企业的初创和成长阶段,引入职业经理人的代理成本太高,而选聘家族CEO可以大大节省委托代理成本;当家族成员进入企业一定时间后,家族成员能力不足造成的机会成本与引入职业经理人的代理成本的差距越来越小,所以在中层岗位上可以选择一些非家族职业经理人;当企业进入到成熟期是选择外部职业经理人的最佳时期。由此,家族企业应该对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清晰的认识,并对家族内部成员的能力素质加以考核分析,以确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合理时机。另外,家族企业的传承决策应该与企业的战略方针相结合,CEO的选择要和家族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相比于非家族CEO,家族CEO所经营的企业对多元化战略的偏好较低,对国际化战略的偏好较高。从CEO的选聘和家族企业战略方针的匹配性出发,如若企业倾向于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和较低的多元化水平,则选择家族CEO更有利于既定战略的推行和实施;如若企业倾向于较低的国际化水平和较高的多元化水平,则选择非家族CEO更有利于既定战略的推行和实施。如若企业之后的发展中,倾向于国际化和多元化双高或双低的战略方针,则更多应该考虑前文所提到的代理成本和机会成本之间的权衡比较。最后,尽可能避免家族继任者接班后第二类代理问题的加剧。家族继任CEO的绩效之所以低于创始人CEO,原因在于家族继任CEO更加偏好对家族控制权的强化以及保守型的战略选择。基于此,政府要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倒逼家族企业特别是二代接班的家族企业透明化、合规化经营。作为家族企业自身,首先要把握好家族管理与职业化经营的平衡。此外,在家族继任者接班后要有意识地通过若干治理措施降低第二类代理问题加剧的可能性,如增加独立董事的监督力度,避免金字塔结构,等等。 iQBxPZjadASSAceIR5sPu8jDkJijW7ry/c9C7CMx8dvEo9X4ukS17cFfhzkIMg6G



第1章
绪 论

YVL8a23ilAkEBnIadugL2eSVnGxeaVWMgSs6Ga9Fkxz9MuyAZp/Fi4xFj9EPqIr9

1.1 中国家族企业现状调查

世界上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全球500强企业中,40%为家族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除去占主要地位的公有制企业,家族企业已经拥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并占据了异常重要的经济地位。根据2016年国际家族企业协会全球峰会的数据,我国民营企业中约有90%为家族经营,其经济总量在GDP中已经超过60%,创造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截至2016年5月,在我国A股市场上市的2845家企业中,有超过30%为家族企业。实践表明,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面对经济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家族企业依然能够持续他们的增长趋势。普华永道发布的《2016年全球家族企业调研报告》指出:在世界各国经济回暖不太明了的情况下,超过六成的被调研家族企业表示他们的经营成绩依旧优于前一年度。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家族企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剧增,如何保持家族企业顽强的生命力,实现基业长青,不仅涉及众多家族企业的切身利益,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也有着重大影响。

家族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创始人所在的家族持有企业的所有权,并对企业经营产生直接影响。在产权保护制度尚未完备、金融体系发展仍然滞后的环境下,我国的家族企业却支撑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这离不开特殊的家族管理特征。家族企业的传承和继任是其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而传承过程中的家族管理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如何能把企业的控制权稳定顺畅地传递给下一代是家族企业是否能够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对于刚成立的家族企业来说,其对创立者的个人能力、意志品质和人脉资源有着特殊的依赖,但在传承过程中,家族企业往往无法提前规划和考虑到将会面对的问题,使得这些能力和资源在传承过程中有所损失。相比于其他企业,家族企业的传承是最为困难也最具风险的,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2016年国际家族企业协会全球峰会的数据显示,未来5到10年,我国将有近300万的家族企业面临接班换代的问题。在我国经济面临瓶颈急需进行转型升级的历史时期,众多家族企业也面临着关键的权力交接问题,如何维护家族企业的长存不倒,成功完成二代接班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家族企业的权力传承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下一代能否继续拥有企业,即所有权问题;其二,下一代能否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起主导地位,即经营管理权问题。对于所有权传承的问题,最普遍也是最易让人接受的方式就是创始人的直系子嗣继承产业。对于经营权传承的问题,也就是如何选择新负责人的问题,家族企业往往有多个选择。创一代们在挑选接班人时,或者让自己的子女亲属接班,或者聘请家族之外的职业经理人打理,都期望为企业谋求更好的发展。基于中国家族企业的现状,很多人都在思考家族二代接班人能否胜任带领家族公司发展壮大的重任。有人提出家族后辈作为接班人,可以令企业的产权、文化、传统等得到延续;但也有人认为,与职业经理人相比,家族公司创始人的子女后辈并不能担负起接班的重任。

目前,大部分创业者依然受传统思维影响,认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权力要掌握在自己子女手中,因为他们往往更加信任自己的子嗣。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由于我国对职业经理人的约束监督体系还不完善。据统计发现,2016年,中国有10家以上的上市家族企业完成了二代接班,包括金宇车城、昆药集团、东方金钰、江南高纤、金力泰、赛象科技等。有的家族企业通过二代传承的方式,将企业发展推向了新高,如方太集团在“太子爷”茅忠群接手后,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国内领军的厨电品牌,并享誉国际;也有家族企业在二代接手后逐渐没落甚至走向破产,如“钢铁帝国”海鑫集团在二代接班人李兆会手里节节败退最终只能申请破产。当然,企业毕竟不等同于家族,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创始人看到家族管理机制的局限性和弊端,意识到在用人上必须注重人才的素质、技术和受教育水平等的均衡发展,因此希望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来获取先进的管理技能。在西方发达国家,家族企业创始人时代结束后,家族成员往往依然享有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利益,但是企业未来发展和经营方向却不被家族成员所掌控。如今,中国的部分创一代也希望跳出家族范畴,寻找到更优秀的代理人来打理企业,负责经营管理事宜。当然,也有一些家族企业则是由于缺乏合格的家族继承人而不得不选择职业经理人。有数据显示,只有略高于1/4的受访家族企业,创始人和家族下一代同时具有传承意愿。 然而,职业经理人上台之后对家族企业的影响,也是褒贬各异。有的家族企业在职业经理人的经营下业绩斐然,如美的集团在职业经理人的掌舵下企业绩效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攀升;也有的家族企业因为职业经理人的介入遭遇了一系列经营甚至是权力纷争问题,最典型的如国美电器,黄光裕与陈晓的权力之争让国美电器一度陷入经营危机。

由此,在企业传承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家族企业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家族企业的创一代们究竟选择家族继承人还是职业经理人才能更有利于家族企业的后续发展?在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二代家族继承人和职业经理人两者对家族企业的发展战略有何影响?谁又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绩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绩效差异?此外,与初代创始人相比,二代家族继承人接手企业之后,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绩效有何影响?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一代和二代家族管理者之间的绩效差异?这些问题都需要合理的答案。 YVL8a23ilAkEBnIadugL2eSVnGxeaVWMgSs6Ga9Fkxz9MuyAZp/Fi4xFj9EPqIr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