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 对 让 , 望 对 思 。 野 葛 对 山 栀 。 仙 风 对 道 骨 , 天 造 对 人 为 。
专 诸 剑 , 博 浪 椎 ① 。 经 纬 对 干 支 ② 。 位 尊 民 物 主 , 德 重 帝 王 师 。
望 切 不 妨 人 去 远 , 心 忙 无 奈 马 行 迟 。 金 屋 闭 来 , 赋 乞 茂 陵 题 柱 笔 ③ ; 玉 楼 成 后 , 记 须 昌 谷 负 囊 词 ④ 。
①专诸剑:专诸是古代刺客。春秋时,吴公子光想夺王位,伍子胥推荐专诸。专诸将剑藏在鱼腹,刺死吴王。博浪椎:秦始皇巡游时,张良请来一位壮士,携带大铁椎,在博浪沙狙击,只是砸中秦始皇的副车。
②干支:天干地支,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用以记年月日。
③金屋:传说汉武帝刘彻幼时喜欢表姐阿娇,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赋乞茂陵:阿娇与汉武帝结婚后,受到陈皇后妒忌,遭贬独居长门宫。她知道司马相如有文才,就央请司马相如为她写《长门赋》,以感化皇帝。茂陵,本是地名,司马相如曾居茂陵。题柱笔:司马相如前往长安,路过成都升仙桥,在柱子上题词:“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代指司马相如文采优异。
④玉楼:传说唐代诗人李贺将死时,有绯衣人来,谓“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后世以白玉楼成作为文人早逝的悼词。昌谷:李贺家乡名,他的诗集名《昌谷集》。负囊词:据说李贺出行,常让小童背一个锦囊随后,想到好诗句,立刻记下投入囊中。
至魏晋南北朝,骈体文盛行,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更加大行其道,成为对偶走向自觉的标志。
骈体文的特点,就是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频繁使用典故,堆砌华丽辞藻。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所以被称为骈体。骈体文一方面呈现了文字的精致和形式的整齐,显示了作者的才学和技巧;同时,和汉赋一样极力追求形式,为了对仗不惜使用生僻字,读起来往往比汉赋还要艰涩。
骈体文中,可以举相对浅显的对偶佳句,如庾信的《哀江南赋序》中的“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因为对偶而文气雄浑。如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因为对偶而音调优美。
骈体文在文体上最大的贡献,是形成文必尚偶的观念,成为后来格律诗对仗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