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列宁格勒围城战

攻占列宁格勒,是“巴巴罗萨计划”的三个战略目标之一。列宁格勒,也就是今天的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于1703年亲手建立的城市,曾经长期作为首都,在俄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莫斯科。这里也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地方,对于苏共有着特殊的意义。列宁格勒是苏联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最大的工业中心,10条铁路线贯穿其间,大量工业企业分布在这里。列宁格勒还是波罗的海重要港口,苏联红海军红旗波罗的海舰队驻地。

“巴巴罗萨”行动初期,勒布指挥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打得非常顺手,轻取波罗的海三国。德军的对手——库兹涅佐夫指挥的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仅有25个师,还有一些由原来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军队整编来的师,战斗力有限。因此,德军长驱直入,相继占领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和普斯科夫,打开了列宁格勒的西南大门。与此同时,一年前遭受苏军入侵被迫签订城下之盟的芬兰,也配合德军从北面向列宁格勒发动了进攻。不过精明的芬兰人不愿意在大国之间的战争中陷入太深,从苏军手里夺回当初失去的土地后就住了手。

★威廉·冯·勒布

尽管如此,列宁格勒仍是危如累卵。1941年6月27日,列宁格勒苏维埃第一次向全体市民发出动员令,宣布城市进入紧急状态。第二天,上百万市民被组织起来,到城郊去修筑防御工事。列宁格勒当局共修筑了三条防线,第一条防线从卢加河入口处至丘多沃、加特契纳、红村及普尔科沃,途经涅瓦河;第二条防线经彼得夏宫到加特契纳、普尔科沃、科尔皮诺及巴甫洛沃;第三条防线针对北面的芬兰军队,将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修建的列宁格勒北郊卡累利阿要塞区重新整修,投入使用。列宁格勒市民在那儿修建了全长190千米的路障、635千米的铁丝网、700千米的反坦克壕沟、5000个地堡。就连十月革命的标志——“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舰炮也被拆下来,安放在列宁格勒南面的普尔科沃高地。7月10日,斯大林任命伏罗希洛夫为西北方向指挥部最高军事负责人,日丹诺夫为军事委员会委员(政委),责成他们两人统一指挥列宁格勒保卫战。伏罗希洛夫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是寄希望于这三条防线,将所能集结起来的兵力都用在了这里,希望能出现奇迹。

★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

希特勒对于攻下列宁格勒信心满满,他早就为德军设定了最后日期——7月21日。他甚至已经下令印发请柬,准备邀请纳粹高官、高级将领和外国使节到列宁格勒市内的明星酒店参加庆祝胜利的晚宴。在元首的严令之下,北方集团军群占领普斯科夫后,以第41装甲军继续沿卢加—列宁格勒轴线进击,第56装甲军则向东迂回,进攻楚多沃,切断列宁格勒与莫斯科的联系。苏军的抵抗相当顽强,德军在卢加河畔受阻,未能如期前进,结果希特勒预期中的庆祝晚宴泡了汤。7月21日,希特勒怀着一肚子气乘专列来到普斯科夫,在车厢里召见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勒布。希特勒毫不客气地训斥勒布:“我给了您两个集团军、1个航空队,给了您占领布尔什维克第二首都的机会和光荣,但您却在一条俄国老百姓临时组织的防线面前停止了自己的步伐,这简直是给您自己丢脸,您太让我失望了!”

老元帅勒布年已65岁,是打过“一战”的老将,在军队里很有威望。他被希特勒的无礼气得嘴唇发紫,希特勒却毫不理会,对勒布和部下军官发表了一番歇斯底里的演说:

至于对彼得堡的善后处理问题,我们一定不能仁慈,要让每一个俄国人吓得发抖!我们要把旧世界毫无意义的法律、旧世界的犹太-基督教的传统踩在脚下!我们不需要俄国,既不需要敌对的俄国,也不需要友好的俄国,我们只需要一片东方的土地!所以我们决不接受无论是彼得堡,还是莫斯科的投降!你们必须使它们化为乌有!化为灰尘!让它们在地球上消失!

为了早日拿下列宁格勒,希特勒下令将中央集团军群的第3装甲兵团调给北方集团军群,以加强兵力。希特勒喋喋不休地重复着他的命令:“列宁格勒第一,顿涅茨克平原第二,莫斯科第三。”于是,勒布重新部署了兵力:以第41装甲军和第18集团军组成北突击集团,从卢加河下游突破列宁格勒防线;曼施坦因的第56装甲军为西突击集团,从卢加河中游进攻卢加,沿卢加——列宁格勒公路进击列宁格勒;第16集团军和中央集团军群第3装甲兵团组成南突击集团,从卢加河上游突破防线,进攻楚多沃,切断列宁格勒通往莫斯科的铁路,从东面包围列宁格勒。8月8日上午10时,卢加河下游的德军首先向苏军发起猛攻。当时天气不佳,大雨倾盆而下,德军火炮在雨中开火,覆盖了对岸的苏军阵地。德军第41军不顾恶劣的天气,全部坦克向列宁格勒—金吉谢普—纳尔瓦铁路线以南的开阔地疾驰而来。北突击集团率先进攻,南突击集团随后跟上。8月12日,德军沿着伊尔门湖西岸猛攻苏军西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诺夫哥罗德。经过3天激战,苏军因伤亡惨重而后撤,卢加至诺夫哥罗德的铁路线被德军切断。德军这时用肉眼就能隐约望见诺夫哥罗德市内建筑物的屋顶。8月15日下午6时左右,南突击集团的德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突破苏军第一道防线,推进到诺夫哥罗德市郊。16日清晨,苏军被迫从诺夫哥罗德撤出。诺夫哥罗德,这座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俄罗斯的“万城之母”,就此落入德军之手。德军兵锋直指楚多沃,于8月21日占领了这个交通枢纽,切断了列宁格勒通往莫斯科的铁路,列宁格勒被孤立了。

此时,苏军发现了德军战线上的一个漏洞——由于南突击集团的第16集团军主力北上,在旧鲁萨和霍尔姆之间出现一个宽达80多千米的缺口。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北方方面军抓住机会,向德军南突击集团发起反击,争取全歼第16集团军。苏军的反击十分凌厉,成功地将德军第16集团军的一部分合围。这支德军一边抵抗,一边向总部求援。勒布命令曼施坦因的西突击集团掉头南下,前往旧鲁萨地区为第16集团军解围。8月22日,德军南突击集团成功解围,而且在曼施坦因第56军的增援下向前推进到旧鲁萨东南的洛瓦提河畔。8月25日,苏军终因力量悬殊,不得不撤出洛瓦提河沿岸。8月底,德军虽在卢加防线前付出不小代价,北突击集团却已经成功推进到距列宁格勒城南仅20千米的斯卢茨克—科尔平诺地区。现在列宁格勒的出城铁路已经中断,居民只能滞留城中来不及疏散。这为后来的围城和饥荒埋下了伏笔。

列宁格勒的命运似乎正渐渐失去悬念,德军甚至连占领列宁格勒之后供各种车辆进出市区用的特别通行证都印制好了。9月8日,德军南突击集团占领施吕瑟尔堡(意为“关键的堡垒”),那里位于列宁格勒城东面的拉多加湖南岸,占领那里意味着完全切断了列宁格勒与外界联系的所有陆路交通线,列宁格勒守军的处境更加困难,现在他们只能经过拉多加湖和空中与外界保持有限的联系。换言之,这个300万人口的城市已经被三面合围。从列宁格勒附近的山丘上,德军士兵透过缴获的苏制战壕镜,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格勒市区的景物:人们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烟囱林立的工厂、各种建筑物。不过,这个充满生机的城市即将成为废墟了。

9月15日晚上,一支德军先头部队冲到了从乌里茨克通向彼得夏宫的海岸公路,距离列宁格勒市中心皇宫广场仅有14千米,德军的火炮已经能够直接轰击列宁格勒市区。第二天,德军攻入著名的斯卢茨克公园。广阔的公园里点缀着法国风格的凉亭,它们属于沙皇的避暑别墅,是著名的皇村。紧接着陷落的是科尔皮诺郊区重要的工业区和普尔科沃高地,这里规模巨大的坦克工厂也落入德军之手。最不利的是,恐慌情绪在市民当中蔓延开来,人们开始怀疑苏军是否有能力保卫这座城市。

危急时刻,列宁格勒苏维埃向300万列宁格勒军民发出紧急动员令:“列宁格勒面临着危险,法西斯匪帮正向我们光荣的城市——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逼近。我们的神圣职责是:在列宁格勒大门口,用我们的胸膛挡住敌人前进的道路!”

形势十分严峻,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组建列宁格勒方面军,由原大本营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出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斯大林紧急召见朱可夫,对他说:“你到列宁格勒去,接替伏罗希洛夫指挥方面军和波罗的海舰队。”

朱可夫连夜飞赴列宁格勒。就在他抵达的当天,德军装甲部队又发起了一次突击,苏军以猛烈炮火将他们击退。朱可夫没有时间和伏罗希洛夫客套,第一时间接管了军队指挥权,随即紧急布置城防。由于反坦克炮极度缺少,朱可夫下令把高射炮配置到各个阵地,代替反坦克炮。最危险的普尔科沃高地—乌里茨克地区得到重点加强,朱可夫命令波罗的海舰队的舰炮火力重点支援这里。被困在列宁格勒包围圈中的苏军有近40个师,朱可夫又下令将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编成6个步兵旅,将这些部队全都送上了前线。他又下令在每个易受攻击的方向上建立纵深防御体系,在通向城市的要道上密集布雷,敷设电网。做完这些,列宁格勒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

德军的优势正在削弱。首先是多雨的天气和河湖密布的地形不适合“闪电战”战术。在大纵深的防御体系面前,装甲部队的弱点也开始凸显,它的冲击力被一道道防线削弱、抵消,而苏军又不断建立起新的防线,数量有限的装甲部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另外,为了拼凑足够的军队在莫斯科方向发起“台风”行动,希特勒把第4装甲兵团和原中央集团军群的第3装甲兵团调往莫斯科方向,归属中央集团军群指挥。没有了装甲铁拳,德军的攻势威力顿减。在苏军的顽强抵抗下,德军的进攻速度像蜗牛爬行一样慢,推进速度从7月份的每天5千米下降到9月份的一个月不到2千米。1941年9月25日,德军终于停止进攻。多年后,朱可夫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们所有参加9月保卫列宁格勒战斗的人,都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日子。但我们的部队终于粉碎了敌人的计划。由于苏联士兵、水兵和基层军官史无前例的坚韧不屈和群众性的英雄主义,由于指挥员和政工人员的坚韧性和坚定性,敌人在攻打列宁格勒的道路上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到了9月底,我们方面军所有地段上的战斗激烈程度都明显减弱,整个战线稳定下来。”

既然无力继续发动全线进攻,希特勒也就改变策略,想要用长期围困,用饥饿迫使这座城市屈服。希特勒告诉他的将军们:

我军的目的在于包围这个城市,用炮击和连续不断的空中轰炸,把它夷为平地。把这个城市接管过来的任何要求,将不予考虑。因为全市居民的生存和供应他们食物的问题,不能由我们也不应该由我们解决。在一场争取生存的战争中,我们对这样一个大城市的人口连一部分也不想保留……应当用饥饿来扼杀这座城市。切断一切运输走廊,让老鼠都爬不进城去。对城市狂轰滥炸,不要吝惜弹药。这样,城市就会如同烂熟的果子,完全溃败。

★被围困的列宁格勒

德国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则在日记中对“饥饿战略”做了形象的解释,他写道:“列宁格勒周围的包围圈还没有收紧到期望的程度……敌人在列宁格勒集中了庞大的兵力和大量的物资,考虑到我们力量在列宁格勒前的消耗,局势将继续紧张,直到饥饿配合我们发挥作用的时候。”

就这样,德军开始了对列宁格勒长达872天的围困。德军从水陆两方面严密封锁列宁格勒,切断列宁格勒与外界的一切运输、联络,使得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供给中断。1941年的9月、10月两个月,德军对列宁格勒进行猛烈空袭,仅10月4日一天就持续空袭9个多小时。被德军飞机炸毁的粮食仓库燃起熊熊大火,原本能坚持两周的粮食储备全部毁于一旦。10月8日,德军占领了提赫文,最后一条从外界通往列宁格勒的铁路线被切断。从此,苏联内地向列宁格勒运送粮食的运输线完全中断,列宁格勒300万军民陷入前所未有的饥饿之中。希特勒的“饥饿战略”初见成效。

前线德军给大本营的报告如此写道:“我们的240毫米口径大炮已向该城接连轰击三天。里希特霍芬(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司令)的轰炸已经摧毁了大型自来水厂。俄国仅把‘斯达汉诺夫工作者’(劳动模范)及在乌拉尔那边的扩建工业所需要的其他高级工人疏散了;除此之外的居民都留在城中,由于周围郊区人口流入,城里人口实际上反而增加了。在列宁格勒几乎已经无法搞到面包、食糖和肉类了。元首打算避免逐屋争夺战给我军带来惨重伤亡,只想把该城团团围住,用大炮轰成碎片,并以饥饿迫使其屈服。在这儿或在那儿待上几天或几周没什么两样,因为进行包围所用军队不多。芬兰还曾建议把拉多加湖的湖水改道注入芬兰湾(这里地势深陷数米)用以冲垮列宁格勒。”

德军和芬兰军队总算没有决水灌城。由于德军的封锁,列宁格勒的粮食供应逐步恶化。城市被战火破坏得千疮百孔,破败不堪,食品紧缺。随着围困的时间越来越长,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人们开始寻找各种能吃的东西来弥补粮食的不足。军队养马场的饲料燕麦当作粮食了,榨油厂做燃料的棉籽渣也成了果腹之物,从拉多加湖底沉船上打捞起来的发了芽的谷子也成了救命的口粮,满城都是蜷缩着身子的饥饿的人们。列宁格勒市苏维埃连续降低粮食供应标准,但粮食储备仍然见了底。9月~11月,列宁格勒居民的面包定量先后降低5次,11月20日降至最低限量:高温车间工人每人每天375克,一般工人和技术人员250克,职员和儿童仅125克(这些面包里掺了70%的锯末)。列宁格勒“无产阶级胜利”工厂的工人们给市苏维埃写呼吁书,要求“给我们面包”,但列宁格勒当局根本做不到。终于,饿死人的情况开始出现了。

在这饥寒交迫的日子里,死神随时随地都会夺走人的生命,列宁格勒城内每天都有人倒毙街头。有资料说,仅1942年1月,就有96751人死去。正在生产的工人饿死在机床旁,指挥交通的民警饿死在岗亭里,正在抢救危重病人的医生饿死在手术台前,年老体弱的居民饿死在购粮途中。饥饿驱使人们一整天一整天地到商店前排队。严寒中,数以千计的人从早晨4点到晚上9点排长队。黑市上,连被炸毁的粮食仓库地面的焦土都成了高价货。当所有宠物、鸟雀乃至老鼠都被市民们吃光后,城内终于出现了恐怖的人同类相食的情形。

在这种困境之下,列宁格勒苏维埃认识到,要想保住列宁格勒,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控制住拉多加湖南岸,想办法打通水路。

拉多加湖,古称涅沃湖,面积18.4万平方千米,是欧洲最大的淡水湖泊。拉多加湖南北长200多千米,东西最宽处达124千米,湖水北深南浅,北岸和西北岸是陡峭的高崖,南岸则是低平的砂土层和沙滩,湖岸也比较平整。德军早就防备着苏军从湖上运输粮食,在湖岸上设置了火炮阵地,只有湖中心的一块水域在德军火炮射程之外。而且德军的飞机也经常前来巡视,一看见有船只就毫不犹豫击沉。这使得湖上航线极度危险,而且运到的粮食太少。到了11月份,拉多加湖开始封冻,这点微不足道的水上运输也陷入停顿。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做出决定——立即开辟冰上运输,在邻近施吕瑟尔堡的湖面上,从西岸的两个车站至东岸的列德涅沃,修建一条冰上军用公路。

开辟冰上运输,困难之大超乎想象。勘探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在冰面上探明冰层薄厚,用标杆标明一条通道。11月21日,第一条冰上汽车运输干线终于通车,离拉多加湖南岸12千米~13千米,全线都在德军炮火射程内。在1941年—1942年间冬季列宁格勒处于饥饿围困最艰难的期间,这条公路上昼夜不停地行驶着载重汽车,连接了拉多加湖东西两岸的运输线,成了列宁格勒赖以取得外界支援的唯一通道,不仅要运来粮食,还要运走城内需要疏散的居民,人们称这条道路为“生命之路”。但“生命之路”同样是一条“死亡之路”。拉多加湖的冰层不牢固,卡车驶过时冰层随时有被压裂的危险。从11月23日到12月1日,车队总共才为列宁格勒运来800吨面粉,仅够列宁格勒两天的粮食供应,却有40名卡车司机连人带车沉入冰湖。这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决定从德军手中夺回提赫文,尽可能缩短汽车运输的路程。

1941年12月9日,列宁格勒方面军在包围圈外面的沃尔霍夫方面军的配合下,冒着严寒对提赫文发动反击。苏军反复对德军防线发起冲击,提赫文在战斗中被炸成一片废墟,苏军士兵在雪地中用枪托和刺刀与德军肉搏,德军最终招架不住。12月22日,气温降到极寒的零下52摄氏度,德军第39军的残部撤过沃尔霍夫河,放弃了提赫文。

可惜,夺回提赫文并没有使运输状况得到实质改善。原因是这年冬天气候反常,大雪弥漫,狂风呼啸,使湖面冰层经常断裂。而从裂开的冰缝里渗上来的湖水很快又被冻住,结果使冰面平如玻璃,又光又滑。汽车在这样的冰面上行驶时不仅车轮会空转打滑,而且方向也极难把握,有时狂风甚至会把满载货物的汽车卷出冰上车道五六米远。德军为破坏冰上运输,不断派出飞机盘旋在拉多加湖上空,对车队进行轰炸扫射。施吕瑟尔堡的德军炮兵也想出了新招数,他们瞄准一段宽达5千米~10千米的冰面,集中火力轰击,数以千计的炮弹同时在一块冰面上爆炸,炸得冰面裂缝重重,弹坑累累,更增加了车辆的通行难度。

为了加大运量,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随后又开辟了新的路线,尽量远离施吕瑟尔堡的德军炮兵射程。为进一步提高运输速度,列宁格勒方面军一面派出大量高炮部队负责保护冰上通道的安全,一面派出大批政工干部前往汽车司机和公路养护人员中间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列宁格勒的城防火炮布置很出色,高射炮数量不少,指挥部便把一部分高射炮调去保护冰上通道,有效压制了德军的火炮。宣传鼓动工作更是有效,当时的宣传口号是:“司机同志们!加油!快跑!你每天多跑一个来回,一万名列宁格勒居民的生活就有了保障!”终于,由于采取了各种强有力的措施,经拉多加湖“生命之路”运进列宁格勒的物资量开始一天比一天多,货运速度也一天比一天快。随着运进列宁格勒的粮食日益增多,市内的粮食储备有所增加。当1942年的春天来到时,列宁格勒又重新有了生机。

1942年3月,列宁格勒市苏维埃动员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走上街头,清理城市垃圾,掩埋尸体,结果列宁格勒出现了埋葬数十万人的集体墓穴。4月起,市政设施陆续恢复为市民服务,剧院和图书馆重新开业,列宁格勒最危险的时候过去了。1942年8月9日,市乐团举办了首场围城期间的音乐会,演奏了音乐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谱写的《列宁格勒交响曲》。随着气势恢宏的乐曲声响起,列宁格勒人渐渐从死亡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双方的攻守还在继续,德军对列宁格勒的轰炸和炮击一刻不停。1942年夏天,德军用芬兰、意大利和德国舰艇联合组成的“K”舰队切断了拉多加湖的水上补给线,苏军付出重大牺牲,又顽强地将补给线再度打通。与此同时,苏军第2近卫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一度从东面展开攻势,试图突破围困,与列宁格勒方面军会师。虽然没能成功,却也迫使德军彻底放弃了对列宁格勒的进攻。1942年年底,苏军最高统帅部下达突破列宁格勒封锁的作战命令,作战代号“火花”(又译“火星”)。

1943年1月12日,包围圈外的沃尔霍夫方面军和包围圈内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同时发动进攻。2000门火炮一齐轰鸣。德军的阵地沿着结冰的涅瓦河北岸蜿蜒,比南岸高出许多。要在冰上向盘踞涅瓦河畔施吕瑟尔堡地域内的德军发动进攻,必须将火力高度集中。炮击过后,苏军61集团军和第2突击集团军的步兵和坦克迅速通过冰层,分别从南面和北面发起进攻。突击分队最先抵达对岸,步兵和坦克也顺利通过冰封的湖面。经过一周激战,到1月18日上午,沃尔霍夫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各自突破德军阵地,胜利会师。到了天黑时分,拉多加湖南岸的德军被击溃,零星的据点被一一肃清,至此,德军对列宁格勒长达17个月的围困终于被突破了。苏军沿拉多加湖南岸建立起了8千米~11千米宽的走廊,开始修筑临时铁路和公路,把粮食、武器、弹药运进列宁格勒,严峻的形势得到缓解。

1943年1月18日夜晚,莫斯科电台的播音员在晚间新闻节目中以激动的语调大声宣告:“封锁线突破了!”“列宁格勒解围了!”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列宁格勒居民热泪盈眶,奔走相告,不顾外面正在下着的鹅毛大雪,一个个兴奋得像孩子一般跑出屋外,“乌拉!”的欢呼声响彻云霄。这个日子,列宁格勒人永远都不会忘记。

◎“十次打击”也称“十次斯大林突击”,指苏军发起反攻,驱逐德军并反攻到国外的十次重大战役。

1944年1月,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对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的德军实施歼灭性打击,彻底将这一地区的德军驱逐出去,这便是“十次打击”的第一次。1月14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经过近两周的激烈作战,苏军取得重大胜利。到1月27日,苏军收复乌里茨克、诺夫哥罗德、卢加等地,打通了列宁格勒通往莫斯科的铁路线,使列宁格勒从德军的长期围困中彻底解脱出来。1944年1月27日,是寒冷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列宁格勒城现在已经从敌人的包围中,从敌人的野蛮炮击中获得了彻底解放。”英雄城市列宁格勒以20响礼炮欢庆解围,列宁格勒保卫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直到苏联解体之后,这一天仍被俄罗斯联邦政府定为“俄罗斯军人荣誉日”。

列宁格勒保卫战历时872天,有多少列宁格勒市民死于此战恐怕永远难以统计。或许是100万,或许是120万甚至150万,列宁格勒之战的死亡人数远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其他任何战役。列宁格勒没有倒下,而是用难以想象的损失拖住了“巴巴罗萨计划”三路大军之一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和参战的全部芬兰军队,为东线其他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整个围城期间,列宁格勒市区共组建了10个民兵师,修理和制造了2000辆坦克,1500架飞机,数千门火炮以及许多战斗舰艇,制造了22.5万支步枪和冲锋枪,1.2万门迫击炮,约1000万发炮弹。即便是在围城期间,列宁格勒市民仍然坚持生产大批武器装备支援其他战场。它无愧于英雄城市的称号。 TKvsza6pb9p5Pe76zwzNlyaN+Q95DZBRjrPz6fowp4HyTB9VjNK7vnLWpv90Opp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