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战乱动荡的年代,备尝艰辛的生活,使李大钊从小就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的爱国志士。
1916年李大钊由日本横滨乘船回上海。在船上,他写了一首诗,诗的最后写道:“相期吾少年,匡时宜努力。男儿尚雄飞,机失不可得。”表达了他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1918年,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针对图书馆藏书数量不足、管理不严、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缺乏训练等问题,他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图书借阅条例。在购买图书时,李大钊很注意外文图书的购藏,直接向德国出版机构订购了包括康德、黑格尔学派和马克思主义著作在内的大量德文图书。为给图书馆英、德、法、日等外文书籍编目,李大钊找了七八个英、法、德文班的同学进行义务劳动。他还利用担任图书馆主任的方便条件,参加了教职工中的一些公益性工作。
李大钊的声望因他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而迅速提高。1924年3月,北京大学举行25周年校庆纪念活动时搞了一项民意测验,其中一个问题是“在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李大钊在入选的九位“国内大人物”中名列第八。
在担任图书馆主任的同时,李大钊还兼任政治学系、历史学系、经济学系教授。他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等校开设了“社会主义史”“社会立法”“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等课程,还在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前身)等校做过有关历史观的演讲。
他讲课时,两只手支在讲台上稳稳地立着,身子不大移动,说话时声音不高,很沉,很慢,还带些乡音,头向前微倾并且侧着,演讲时让人觉得有极大的煽动力。吸引听众的是他渊博的学识、丰富的资料和富于逻辑的表达。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发表了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国内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1918年7月1日,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指出十月革命代表着世界新潮流,中国人的正确态度应是“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北洋政府国务院决定,11月28日放假一天,并在太和殿前阅兵,夜间举行提灯游行,庆祝活动共三天。北京大学每日下午在中央公园(即中山公园)举行演说大会,李大钊29日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的演说,指出:“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
接着,他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进一步欢呼:“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李大钊恰为轮值主编。于是,他编辑了一期“马克思主义专号”,自己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篇长达26000多字的文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较为完整、较为准确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