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家庭里孩子道德教育的一般方法

学龄儿童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品德培养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具有特殊的优势。那么,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呢?

形成正确的家教观。 《新三字经》里说:“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家庭教育须以德为先,促使孩子全面发展,要走出“重智育、轻德育”的误区。如果在家教观这个根本问题上出了偏差,孩子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品德问题。是要你的孩子获得世俗所谓的“成功”呢?还是要一个健康快乐的社会人?这是不少家长每日每时都面临着的尖锐问题。

以身作则。 子女最信赖的莫过于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把教育的目标指向孩子,自己的言谈举止却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或完全不一致,这样的教育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更会促成孩子形成不良品德。

将孩子的品德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小毛病不在意,偶然的过失不理会,孩子的品德问题就会越聚越多,最终必然导致质的变化。那时父母再来大抓特抓,恐怕是“亡羊补牢”为时太晚了。

积极支持、鼓励孩子投身社会实践。 让孩子在学校、社会等各项公益活动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消除“自我”意识,自觉融入社会,从小培养“我为人人”的意志品质。当孩子在实践中遇到困难难以坚持时,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有力的后盾。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受苦,就让他放弃在社会中的磨炼。

善于捕捉教育时机。 教育必须把握教育的时机,如果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家长苦口婆心地说,孩子却当作耳边风,有时甚至出言顶撞,这样的教育不仅不会有好的结果,反而为进一步的教育设置了障碍。因此,家长应该针对孩子的思想实际,结合孩子的实践活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育。比如,在孩子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及时对他进行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教育。

道德教育语言要浅显明白。 学龄儿童的理解能力还不高,他们很难理解深奥晦涩的道理。因此,父母在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要以浅显明白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道理,可以选取孩子身边的例子来说明,还可以适当地采用一些比喻,以使孩子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保持宽容、理解的教育态度。 很多家长都是高高在上地训诫孩子,从来没有低下身子来听听孩子是怎么说、怎么想的,这就使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父母理解,觉得很委屈。因此,教育孩子时,家长应该多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理解孩子,包容孩子,这样才能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不要把责罚作为唯一的教育措施。 让孩子自己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深深地自责,远比父母的责罚要来得有效。理解和信任是对孩子积极的鼓励,只要孩子有进步的愿望,父母的理解和宽容都会促使他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而不断进步。 HhhqUZckHmUuMNG0pz5mZA2F3e+843gx1yQv29E0PomxjC7CJYhlzbaCpLYtELT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