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的袜子脏了,快帮我洗洗”、“爸爸,我的小汽车坏了,快帮我修修”……在家里,时不时听到宝宝要父母做这做那,自己却不肯动手。现在有些孩子,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甚至懒得洗脸、洗脚。他们是家里理所当然的“小皇帝”、“小公主”。事实上,父母重视对孩子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品质的并不多。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父母怕孩子干不好,还不如自己干痛快、省事。 每一位父母都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甚至有的父母认为今天的孩子就是应该享福的一代。可是,父母越不让干,孩子就越不想干,也越不会干。劳动习惯必须有一个培养过程。
其次是现在的家庭往往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什么事情都由他们做好了,孩子根本就没有插手的机会。 久而久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孩子来说便成了天经地义的事。
为了让宝宝成为爱劳动的好孩子,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转变观念,放心地让孩子参与劳动。 从孩子的天性来看,他们对劳动并不反感,相反却表现得跃跃欲试:他看见父母在擦地,也会伸出小手去抢抹布,笨手笨脚地学着擦上几下,可大多数父母都会喝止住他。在父母的喝止声中,孩子就会以为这些家务与自己没有关系,不需要插手,久而久之也就不想干了,不爱干了。其实,让孩子从小做些简单的家务,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视家庭真情、尊重他人等品质。所以,父母应尽可能地让孩子尝试去做一些家务劳动,逐渐培养他的劳动意识。
为孩子创造劳动的条件。 让孩子独自劳动,也许他会觉得没劲。所以家长可利用孩子好表现,希望得到表扬、夸赞、受欢迎等这些心理,对孩子的劳动予以肯定,让孩子在劳动中增长见识,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最好每天安排一定量的劳动,一个时期内按孩子的实际情况固定内容,并由简单到复杂。同时,不应光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要强调“家里的事情主动干”。
从小抓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孩子厌恶劳动与体验不到劳动的快乐有关,也与孩子的父母的价值观和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关。在生活中常听到家长们用劳动来吓唬孩子的例子。好多父母会说,你必须好好学习,不然将来就要扫大街。甚至劳动成了父母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父母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播下一颗厌恶劳动的种子,怎么还能期望孩子喜欢劳动呢?
和孩子一起劳动。 可以每星期选定一天作为“家庭劳动日”(最好选在周末),父母和孩子一起劳动,陪伴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比如择菜、扫地等;也可以做一些较复杂的劳动,父母主要在一旁帮助和指导孩子的操作,引导他顺利地完成劳动。需要注意的是,对孩子的指导要有耐心,要以鼓励为主,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不把劳动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 每一位父母必须注意,不应简单地把孩子当成劳动力使唤,不应简单地以金钱和物质对孩子的劳动进行奖惩,更不能把劳动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如果孩子在劳动中有失误,不能训斥和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