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完全不懂得体贴别人。他乐于向其他小朋友借玩具,但是自己的玩具却死也不愿意借给别人。”父母们普遍觉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别人,也不能体会别人的感受。其实,这与他们生长的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优越;许多孩子更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生活中对他们百依百顺、迁就迎合,进而渐渐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倾向: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更不懂得体贴人、关心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在父母。平时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对孩子说,“这是你最喜欢的玩具”、“这是你最爱吃的菜”……却很少听到要求孩子与别人分享。
任何人看到乖巧懂事、善解人意的小孩儿,都会感到心情愉快,进而露出会心的微笑,同时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那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善解人意、懂得关心他人的小天使呢?
要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首先就要培养他察觉他人感觉的能力,以及与对方产生共鸣的能力。 例如,“我觉得非常难过,想必他一定也十分难过吧!”由于与对方的心有同感,便会想去安慰、关心对方。又或者想到“我也有跟小朋友借玩具的时候,如果当时小朋友把玩具借给我,我就会非常高兴。因此,小朋友向我借玩具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我借给他的话,他应该十分高兴才对。”经过这么一想,再把玩具借给对方,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善解人意,以后也才能有这样的行为。
家庭亲子关系的良好互动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基本方法。 一般说来,即使是4岁左右的孩子也不具备正确表达自己行动动机的语言能力,因此,父母的洞察力成了关键所在。结果是,“父母本身善解人意”,便成为“培养孩子善解人意的利器”。对于无法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孩子而言,如果父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感受,这是最令孩子欣慰的一件事。如果孩子拥有这样的父母,就能深深体会到,当自己悲伤难过时,有人能帮助自己分担这种烦恼;同时在以后和父母或其他人的交往中,就会不自觉地考虑别人的想法,成为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要使孩子认识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 父母不要把孩子当作“小太阳”,全家人围着他转,造成他的特殊地位,而要尽量让他生活在平等互助的家庭气氛里,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父母要随时提醒孩子想到别人,纠正他不顾别人利益的行为。例如:外出乘车时教育孩子不能给别人添麻烦,看到老人、残疾人,应主动将座位让给他们;去医院时,告诉孩子这里有许多病人,他们需要安静休养,不喜欢吵闹,教育孩子不要大声喧哗……通过这些做法,要让孩子逐渐懂得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为了使大家心情愉快地生活,大家就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让孩子懂得并且学会“分享”、“轮流”、“合作”等社会行为。 孩子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是在不断实践中得到巩固与发展的。父母要善于为孩子创造“心中有他人”的机会,帮助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在心灵深处感悟到别人的需要,也体会到助人以后的愉快心情。例如家里买了好吃的,可以让孩子来分给大家吃,帮助他体验全家人一起“分享”的快乐,天长日久孩子就会逐渐养成“分享”的良好品质。在孩子和同伴相处时,父母应引导孩子对大家都喜欢的玩具不争抢,可以商量着你玩一会儿,我玩一会儿,大家“轮流”玩,或者大家“合作”一起玩,长期坚持下去,可以使孩子体会到游戏中因为有了同伴,才可以玩得更加愉快。
如果有条件和机会的话,可以让孩子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 比如说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衣捐物的慈善活动,带孩子看一些公益性的展览等等。总之要让孩子多走出家门,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上还有许多需要关心、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