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怎样看待出国热

小文家的家境并不富裕,但是为了能让小文接受更好的教育,爸爸妈妈决定送小文到国外读高中,于是跟亲戚朋友借了很多钱把儿子送到英国。小文在国外刚开始时很要强,为了报答父母努力学习,非常用功。但是因为语言障碍,没有朋友,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小文内心非常难过,于是常常借助上网打游戏或者聊天儿抒发郁闷。渐渐地他学会了吸烟喝酒,学习成绩却越来越差。每次和家里通电话,他都想跟父母说好孤单、想回家,可是想想父母的期望,却什么也说不出口,一个人默默难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像这样出国求学的例子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增多。孩子到国外去读书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却并未按照父母的期望发展,多是因为:

第一,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障碍与差异导致孩子的不适应。

因为语言和文化差异,孩子难以在短时间内交到朋友融入当地环境,难以很快适应新的生活。尤其对于那些从小很依赖家人的孩子,更是无法适应,进而很容易产生排斥心理。

第二,陌生的环境缺乏亲人朋友的陪伴与关怀,孩子感到孤独寂寞。

到了新的陌生环境,身边没有亲人朋友陪伴,遇到问题孩子要完全靠自己解决,不能和别人商量,伤心或者难过的时候也没有人安慰。这一切,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寂寞,容易放纵自己于吸烟喝酒上网等排遣行为。

第三,孩子的自制力不强,容易被花花世界诱惑。

青春期少男少女对事物充满了好奇,一旦缺少父母的监督与管制,容易禁不住诱惑沾染上一些恶习,对孩子的身心产生负面影响。

当然并非对送孩子到国外读书持反对态度,关键在于应如何有效地预防像小文这种情况的产生,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因此,父母必须理性地对待出国热:

第一,充分考虑家庭经济状况,不要盲目跟风送孩子出国。

父母在送孩子出国前,一定要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能勉强凑合,盲目追随其他人。要结合实际生活情况,做出选择。出国不一定就是最佳方案。

第二,考虑孩子的自立能力、心理承受力等多种因素。

如果孩子的自立能力较强、心理素质很好、有强烈的独立要求和愿望,父母可以考虑让他一个人到国外接受锻炼。但是若孩子的依赖性很强,单独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心理不够成熟,遇事容易惊慌失措,那父母就不应该把孩子单独送出去,至少要经过一段时间对孩子的训练,再让他出去。

第三,和孩子仔细分析,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在国内读书还是出国求学,这关系到孩子的切身利益,父母应该和孩子坐下来认真谈谈,说出各自的看法,仔细衡量利弊得失,综合考虑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达成共识后再做出最后决定。

第四,改变观念,好学生在哪儿都能发光成才。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洋博士更吃香”应该是父母送孩子出国读书的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的教育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与国际学术交流也日益增多,在国内同样可以接受一流的教育,孩子的潜能一样可以得到挖掘,是金子在哪儿都能放光。

第五,确保孩子在国外学习生活有保障。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尽管独立意识很强,但是还不能凭个人能力生存,需要父母经济上的支持。国外的消费水平比国内要高,父母要保障孩子的基本生活,不能让孩子完全凭借个人力量独自承担。

第六,确保孩子在国外有充实的精神生活。

父母在选择孩子的就读学校时要考虑到语言沟通、孩子的喜好、适应性以及有无可以聊天的朋友或者亲人等因素。青少年的情感依赖性很强,父母要确保他有可以聊天儿的朋友,不会因为一个人孤零零感到孤独寂寞,进而养成孤僻不合群的性格。 +jBiDMJcvm2fcOdXDrVb3iqK4MQ6OzRrSOK5DHUHZLVsP2eOf1l5pNPeUIohtqF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