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蜘蛛门”的前生来世

○刘东

《蜘蛛门》最先发表在《儿童文学》上,是一部中篇小说,于2006年2月、3月两期连载刊出。据责编王苏同学说,当时在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和广泛的关注。当然,很可能这是身为责编的溢美之词。这可以理解。作品是作者的孩子,也是责编的孩子。谁的孩子谁不爱呢?

后来在决定动笔改写《蜘蛛门》的时候,我上网搜了一下,果然看见不少有关《蜘蛛门》的话题和问题。其中一位名为“不说地久天长”的“楼主”很有意思。他是在上小学时读过《蜘蛛门》,有一天,突然十分想“复读”一下。结果网上没有电子版的“全文”,他就买了2006年全年的《儿童文学》,并且上传了《蜘蛛门》的部分内容。结果在引来了夸赞的同时,也招来不少“为什么不继续”的追问以至于“抱怨”。该楼主在回帖中解释道:抱歉啊,最近忙于考研,一直没有时间整理……我看了下,回帖发表于2015年10月28日。也就是说,距离他第一次读到《蜘蛛门》,已经过去了九年多的时间。一部小说,能让它的读者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念念不忘,九年之后还想“复读”,还淘了当年的旧杂志(估计得费一番周折),还有热情将它一字一句地打出来,上传到网上,作为它的作者,我只想说:我不属牛,但我感觉很牛!

让我感觉很牛的事情后来还有。

《蜘蛛门之黑蜂盟》改写完成之后,美编高煜同学为它找了一位年轻的插画家做插图。不曾想,这位插画家当年竟然也看过《蜘蛛门》,并且印象深刻,甚至还能说出大概的内容!

怎么突然感觉,世界有点儿小呢?

当然,仅仅靠着“很牛”的感觉,是无法再写出更“牛”的作品的。自从《蜘蛛门》发表之后,责编王苏同学就一直催促我,把它扩充改写成一部长篇,甚至是一个系列长篇小说。我满口答应。我觉得她的想法不错。在我心里,“蜘蛛门”确实是一个可以用更多的篇幅来好好讲一讲的故事。因为它不只是一扇门,更是一扇可以透视少年心绪的窗户,一个有纵深感的、全新的世界。

可是,我却迟迟没有动笔。而且,一拖就是十年光景。我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我也实在很“牛”,像最慢最沉稳的牛那样牛。这十年间,我写过很多作品。《蜘蛛门》也时时闪过我的眼前,闪过我的电脑屏幕。但是,我终于一直“牛”了下去。

但王苏更“牛”。她以每年在QQ上提醒一次的节奏,疏而不漏锲而不舍地整整提醒了我十年,还口口声声地说:我从来不催稿,只是友情提醒。到了2015年的年底,我终于决定动笔了。一方面,是感觉自己实在“牛”不过王苏同学;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我突然之间,看清了蜘蛛门后面,那个原本还有些模糊不清的有纵深的世界。《蜘蛛门之黑蜂盟》创下了我的两个创作记录:第一部由我的中篇改写而成的长篇小说;第一部在春节期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要知道,很“牛”的我,最不喜欢“重复”自己。并且,从来不在大过年的时候爬格子,原因很简单,过年时候写的稿子也不会得到双倍的稿酬。

十年前就有人追问过我,怎么想起要写《蜘蛛门》?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在不止一所学校,见过那种依着校墙而建,可以让你穿墙而过,一步跨出校园的小饭店或者小卖部。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在校墙之内,有许多想着能够破墙而出,或者想逃避,或者想寻觅的少年。他们的心底都藏着一扇既可以进去,又可以出来,甚至可以穿越时空,自由往返于现实与记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门。于是,我有了创作《蜘蛛门》的念头。

现在,我把《蜘蛛门》变成了一个长篇,甚至还打算把它变成一个系列长篇。又有许多朋友追问我,你到底打算把它写成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接下来,你是准备继续写宁宇的故事,还是要写孙征的故事?还是赵飞的故事、甚至是汪大海的故事?而我只能告诉你,我肯定还要继续写“蜘蛛门”的故事。

我当然已经有了成熟的想法,这一点你不用怀疑。否则,你以为这十年来,我一直只是一味地单纯地“牛”着,而没有吃草,没有消化,没有吸收,没有去寻找更美妙的风景吗?但是,我不会轻易“剧透”。我只能说,如果这部《蜘蛛门之黑蜂盟》让你觉得很亲切,很棒,很有看头和想头,那么好了,我敢保证,接下来的“蜘蛛门”系列,一定会给你更多的惊喜和期待。

最后,@一下那位素昧平生的“不说地久天长”。如果你看到了这本书,请你通过责编联系我。谢谢。 sx1+01zTisNSsV1vZvsozrm0qcn6qUbDFzjnv7UE6PE8hKU9pRrau8NVeele82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