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2
谁来做HRM

1.HRM组织架构的专业化和水平分工

相比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活动的差异,实践者最容易观察到的是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设置和组织架构的搭建。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设置名称、编制多少,以及这些岗位设定在什么样的部门里,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反映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总体而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完整性、工具方法等都和企业的人数规模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企业人数规模越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往往越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架构也会更完整、更系统,采用的工具、方法也更规范。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员工管理水平要求的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其发展的基本路线如下所述。

(1)综合办公室。这个阶段,组织的规模往往很小(比如百十个人及以下的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人事岗位。人事相关的事务往往和综合办公室放在一起,由相关人员兼职完成。

(2)行政人事办公室(人事行政办公室)。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相关的人事工作量也会增加,组织往往开始设置人事专员岗位,仍以人事方面的事务性工作为主,通常和行政办公室合并办公。总体而言,公司里已经出现了独立的人事岗位。“人事”职能被纳入到组织部门的名称里。

(3)人事部。随着公司规模的再扩大,一两个人事专员岗位已经很难完成全公司的员工管理事务,公司设立独立的人事部,设置多个人事岗位,并开始有一些基本的专业分工,但总体的职能仍然偏向于人事管理。

(4)人力资源部。企业规模的扩展,对员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事部演化为人力资源部,职能分工更加专业化。人力资源部的进一步演化,具体表现为内部分工的变化:从最开始的人力资源部内部不做具体的分工或模糊分工,要求相关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是HRM的“全才”,到人力资源管理逐步按照相关的业务模块分工,设立人力资源部长或总监职位,下设招聘专员、培训专员、薪酬专员、绩效专员、人事专员、员工关系专员等。如果企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公司配置的HR岗位更多,则会演变为每个职能模块的专员岗位人数增加,形成不同的专业职级,比如培训经理、高级培训专员、培训专员等,体现在不同的岗位对培训角色的分工上。

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和架构设置的变化,背后是组织对完成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主体设定的改变。从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实施的主体来看,管理人力资源的实质是创造一个责任共享体系,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工作者、直线经理共同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一般认为,三者的角色分工如表1-2所示。

表1-2 三个不同责任主体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分工

在这种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管理问题之一就是两个方面的水平分工,即HR与直线经理的分工、不同HR模块之间的分工。我们把上述公司内HRM在直线经理和HR部门之间,以及HR部门内部不同岗位之间的分工,统称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分工(或横向分工)。所谓水平分工,是说明总体上这些分工主体的职级差异不大——从直观上,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是水平级的,而人力资源部内部不同分工的专业岗位也是水平的。

我们可以将上述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的区别总结于表1-3中。

表1-3 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经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分工

此外,如前所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之间也出现了分工,从而有了公司常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岗位的设置,如人力资源经理、培训主管、绩效主管、薪酬主管、招聘主管、员工关系主管等,这些HR部门内部不同的岗位共同完成人力资源管理部所承接的工作。这种分工也是我们常见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中强调的。这里不再赘述。

2.HRM组织架构的垂直分工

当企业进一步发展形成多体公司时(见图1-1),HRM主体就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分工了,还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垂直分工。这种纵向分工反映在垂直层面上,多体公司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源管理主体之间责任和权利的分配。比如,多体公司中母公司、子公司甚至孙公司分别承担什么样的招聘工作,纵向层面上三个不同的层级在人才培养上是怎样的分工。HRM的垂直分工,本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管控体系的设计。

图1-1 公司的演化过程

(1)公司管控模式的三种类型与特征。企业发展总是从单体公司开始,随着规模的扩大演化为多体公司、集团公司。管控体系设计是多体公司(包括集团公司)管理体系设计中的重要方面,也是人力资源管控体系设计的前提之一。通过多体公司(集团公司)的管控体系设计,至少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发生化学反应并能够实现1+1>2的企业群。这也是多体公司(集团公司)存在的逻辑前提之一。

根据不同的管控紧密程度,主流观点认为多体公司一般有以下三种典型的管控模式:

1)财务管控型。财务管控型是指多体公司总部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控制主要通过财务手段来实现。多体公司总部对下属子公司的具体经营运作管理基本不加干涉,也不会对下属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进行限定,而是主要关注财务目标的实现,并根据业务发展状况增持股份或适时退出。二者之间是十分松散的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有头有脑,但没手脚”。财务管控型的管控模式是最为分权的管控模式,强调结果控制是这种管控模式的明显特点。

2)战略管控型。在战略管控型模式下,多体公司总部负责整体战略规划、财务和资产运营,从而保证多体公司整体利益和下属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各下属企业同时提出与战略规划相匹配的经营计划和预算方案,制定本业务单位的战略规划,由总部负责审批后给予有附加价值的建议,同时批准其预算再交由下属企业负责执行。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上有头脑,下有头脑”。战略管控型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程序控制,这是一种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相平衡的管控模式。

3)操作管控型。操作管控型模式主要由总部设置具体管理部门,对下属公司相关业务进行对口管理,将控股下属公司的人力资源、技术、营销等日常经营归口至总部相关业务部门进行直接管理。这种模式由多体公司总部制定统一的政策与制度并在下属企业贯彻实施,强调了经营行为的统一性。这种模式的特点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上是头脑,下是手脚”。操作管控型模式的鲜明特点是强调过程控制,它也是集权度最高的管控模式。

操作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分别是集权和分权的两个极端,而战略管控型则处于中间。

在这三种模式的基础上,还可以衍生出财务战略型和战略操作型两种混合模式。其中,财务战略型介于财务管控型和战略管控型之间,而战略操作型介于战略管控型和操作管控型之间。三种典型管控模式的主要特征如图1-2所示。它们在总部功能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图1-2 三种典型管控模式的主要特征

(2)人力资源管控体系设计的基本逻辑框架。人力资源管控是多体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区别于单体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人力资源是多体公司中相对分散(分布在各个单位)和相对多样的资源,如何充分发挥多体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整体优势是企业需要思考的管理问题,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管控的出发点。与多体公司管控模式相对应,多体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定位也有三种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管控模式,如图1-3所示。

图1-3 不同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主要特征 KOOqYwWELPrEaqvOgXV4e/YswikkfWiKuoK23Br3Lhe7pUHDqbbn9MQv/6ptq/B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