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雨中山果落

每念及“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心里便欢喜,王摩诘的这句诗虽有凄清之调,但也有空灵之感。虽喜欢,但总是不甚明了。“灯下草虫鸣”还好理解,只是“雨中山果落”总是想不明白:难道山林中常会有苹果那样大的果实不断地往下落吗?此念头也只出现过几回,并没有深究,最后不甚了了。只是偶然中才弄明白此中情境。

我们学校有一片林子,那是校区扩建后把它纳进来的新领地。林子不是很大,但也算是蔚然成片了,高大的樟树能把天空遮得严严实实。有一次,秋雨骤降,下了好一阵。我由旧校区走往新校区。经过树林,见地上有豆状的黑色小果实满满地铺了一地。凝神倾听,竟听到有噼噼啪啪的落地之声。抬头一看,见一颗颗小如指节的黑色果实不断从树上掉落。扑簌扑簌地穿过叶间,伴着雨声,掉在地上。不论是穿叶之声,还是落地之声,都是细细碎碎,如蚕啮桑,如珠落盘,充满了山林韵味。

脑海中突然浮现“雨中山果落”的诗句。我才知道,《秋夜独坐》中所写的“果”就是这样的小果实了。想必山林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这样高大的乔木,结满了数不尽的细小果实,每逢秋深叶枯,风雨骤至,已熟透的那些小果便会扑簌扑簌地掉落。

此时,于学校林子间,听得果落之声,我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雨中山果落”的妙境:宁静清幽处,搭一竹屋。四周高山环绕,林木密集。逢山雨一下,风满荒山。于山深小屋之中,便可听得风声、雨声、叶声、虫声,还有那细细碎碎、清清浅浅的山果坠落之声。那便是我一直向往的山境了。

那一次,我听得如痴如醉,以至于久久地立于林子里,再不前行。叶在头顶,心在山林间,不知不觉地,便感觉自己不在尘世,而是远离喧嚣,心归山林。

最后,那片林子成了我常去之地。所幸,我们在扩建新校区之时,尽可能地完整保存了林子的原貌,以至于它古朴清幽的气质未曾灭去。秋冬之际,飞鸟归南。我又得以体验鸟群之趣。每天清晨和傍晚时分,四面八方的鸟儿几乎全聚集于此地。或钻林觅食,或直冲云霄,或结伴穿梭,或引吭高歌……巨大的鸟群连而成片,形成一道壮观的云影,令人叹为观止。白天不见鸟影,只有在黎明和黄昏,在人罕语微之际,才见鸟儿在此鸣叫狂欢。“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想此诗句,我便觉得,身虽在此,心却回到了久远的群鸟栖息之林。

除了山,除了林,我还向往田园,就像《归园田居》里所写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学校围墙外有一处荒地,单位的一位职工辟了荒,种了菜,原来的一片荒芜之地,顿时充满了生机。或小菜,或瓜豆,一茬又一茬,在清香的泥土地里生命未曾断过。每逢收成,她便下去劳作,然后把所得分给我们。她说:“难得有一片菜地。自给自足,又能吃到新鲜无公害的蔬菜,多好!”她并不富裕,但是,她总能与我们分享收成。我便觉得,她是一个诗意的田园派务农者了。她取的不是收成,而是生命的恬淡自得之趣。我羡慕她。有一次,在她将要采摘之时,我跟着她一起到墙外体验田园之趣,有菜有瓜即为“田”,有心有境,不正是“园”吗?

不论是“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还是“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甚或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都是我那颗囚居的心深切的向往:向往宁静,向往古朴,向往诗境。不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繁华便利,不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热闹,内心深处总有一个不羁的向往。就像一匹马,囚于城市久了,总有一天,它会挣破束缚重归原野。在广阔的天地间,它才能找到心的归宿和生命的意义。

只要有心,在这个城市的一角,总能找到几处田园之趣或是山林之妙的——就像我在这个不起眼的学校里觅得一片好林子、一处好菜地一样。在这个纷扰喧嚣的世间,我竟习得了这样一种寻清觅静的技能。不过,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希望,能到真正的山林里住,到真正的田园里劳作。栖于真正的山林,归于真正的田园,让身子和心灵返璞归真,也不枉来这个世间走一遭了。 bj3i7wanNTvHITRme6k/yVn0vLVBee4ai1sjki4OpmGma6lcQFdCENPHkIzHEl9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