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们为什么不结婚

年逾三十,至今未婚。母亲常常催问,我则托故经济条件不好,结不了。于是,母亲便常常洒泪相逼。善心的朋友也多次询问,我的回答也如法炮制。要为我牵线搭桥的朋友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了,只是,每一次,话题刚起,我便硬生生地塞了回去:“我已经有了,多谢您关心。”

想来甚是可笑,甚或可悲:三十余年,未谈过一场恋爱。倒不是我长得奇丑无比,也不是我心肠恶毒,更不是我胸无点墨,而是我真真正正不知道要跟谁谈。读书的时候的的确确“喜欢”过一些女子,但如今想来,那只不过是年少时的一场幼稚心结,不真切。当时也约略明白此点,便始终没有跨出那一步。拖到至今,三十朽矣,没有女朋友,惹人笑话。

其实,在我看来,不论谈恋爱还是结婚,都是一个哲学命题。我不知道为什么恋爱,为什么结婚。想明白就去做,想不明白就这么耗着,许多先哲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柏拉图认为,精神之恋远远高于世俗的婚姻,于是,他写下了《理想国》;康德是个刻板枯燥的小老头,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哥尼斯堡,每天按时起床、用餐、散步、就寝,以至于邻居常常以他散步出行的时间来对表,他的生活里没有爱情,没有婚姻,他就在那样的状态下写了举世闻名且佶屈聱牙的三大批判;叔本华生来对女性持有偏见,以至于孤僻乖戾,终老一生;尼采说,一个哲学家应该是自由的,而要获得自由,就必须摆脱职业、女人、孩子、祖国、信仰,尼采的一生便这样,没有职业、门徒、女人。这便是他们的生活态度,也是他们的爱情婚姻观。

笛卡尔、休谟、克尔凯郭尔、斯宾诺沙、维特根斯坦、萨特……莫不如是。叔本华说,只有哲学家的婚姻才可能幸福,而真正的哲学家是不需要结婚的。这是一种奇怪的悖论。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就如同怪人一般存在。他们守着那样的哲学观,不为世人接纳,也不接纳世人。

对于恋爱与婚姻这个问题,我想,那些先哲尚且不能明了,而我,何时方能知晓一二?想啊想,直至如今,便仍然是形单影只。

身边不乏“剩男”“剩女”,他们的想法似与我不同,有的眼光高,有的未找到合适的,而有一同事,与我说过一句话,使我大为钦佩:“结婚,就要找一个能与之心灵相通的人。否则,再多的金钱,都换不来幸福。”她是个大才女,职位与薪金都不算低,但与我一样,三十之后,还未成家。朋友催,父母逼,但是她都这么挺了过来。我想,我与她的想法是一致的,我们都无法想象,一个形同胶漆,实如陌路的情感和婚姻会是一种何等可怕的生活,何等可怕的炼狱。因此,我为什么至今未谈婚论嫁,也有此理。

世间“悲催”的婚姻还少吗?我想,他们一定是没弄明白这个哲学问题便仓促结婚了,或是轻易就“爱”了,又轻易而“恨”了。恋与婚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就如同儿戏。至今,我将所有的情感都视为神圣之物,不可糟蹋。于是,便固执地想,一定要等弄明白才行动;便固执地想,一定要等到我要等的那个人,方才跨出那一步。然而,我所等待的那个人,我所期待的生活在哪里呢?在古典的中国里,在尘世的桃源里,还是在唐诗宋词里?

我与尘世是如此的格格不入,我不唱歌,不娱乐,不癫狂,只沉醉于我心中的那一份古典桃源,不能自拔。我不知道,似我另类者,世上不知凡几。于是,对于母亲的逼问,对于朋友的善意,我便狠下心来拒绝了。其实,不论于友、于母,我都颇不心安。

世间所有的剩男剩女们,且勿焦躁,且勿悲伤。我们形虽不同,心却一致:非要找到那个人不可。所以,我们还是怀着那颗期待的心,一直等下去吧,一定会等来属于自己的幸福。说不定,桃源尽处,便是你我相逢之时。 ec6JCAfWGUMVBbdjk3SPRTDIkwu17i2msMtsrung+N5zbKDAw47PKQ+uCeCBpQC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