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十六章 壮丁

“来,村长,走一个。”

换上了便衣,许晨风带着宋之龙离开了营地,花了一点钱,买了一只烧鸡和两瓶白酒,两个人来到了营地不远处的一个村子里,以拜访的名义,找到了这个村子的村长,在村长的家中,三个人喝起了酒。

老村长活了快五十年了,这辈子能喝酒吃肉的次数,屈指可数,眼下却有人主动送上门酒肉,托他办事,大喜过望,也不去问这两个人的身份,留在了家中,炒了一盘花生米,配着酒肉,吃喝了起来。

一瓶酒下肚,老村长这张苍老的老脸上浮现出了醉熏熏的红色,嘴里嚼着鸡腿,含糊不清的说话:“这个,你们放心就好了,别看俺是个庄户人,可俺的辈分可不低,在这个村里说话,这群后生们,谁都不敢不听,这事儿就包在俺身上了!更何况,还是能挣钱的买卖呢,村里的闲人这么多,半大的小子一天到晚的闲晃,没个正形,除了多张吃饭的嘴之外,一点忙都帮不上,跟你们走,正好。”

“哈哈哈!那我就先谢过村长了,请!”许晨风微笑着举起酒杯,三个人碰了碰,老村长一口将白酒喝干,朝着烧鸡大快朵颐,生怕他们两个来抢。

暗地里,宋之龙朝着许晨风做了一个竖大拇指的动作,真是佩服,不愧是黄埔生,不仅打仗的时候脑子活泛,“忽悠”人的时候,也是鬼点子颇多,真有你的!

募兵难是个棘手的问题,可活人不能被尿憋死,青年们不想当兵,就得想办法让他们来当兵,没有兵源补充,什么都白搭。

当务之急则是要最大程度的化解长城败仗的影响。

剑走偏锋,也是许晨风的无奈之举,先用别的办法将年轻人“哄骗”到军营里再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留下,招不来新人,谈打仗,都是虚妄之言。

此时,许晨风的身份是一个矿主,借着开矿的名义,来村子里招募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去打工,给村长送礼的目的则是希望借助他的威望在村里多动员年轻人加盟。

无论是看在烧鸡和酒的面子上,还是看在一摞摞银元的面子上,村长一口答应了下来。

许晨风从宋之龙这边了解到,这个村子算是他们营地周边十公里之内,最大的村子了,村里男女老幼将近五百多人,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壮年,就占据一半左右,许晨风并不贪心,不期望把所有人都带走,能带走个一百人就足够了。

毕竟,若是把所有的青壮年都带走的话,这对村子的生产也是个不利的影响。

非常时期非常举动,倘若是其他部队招兵买马,才不会像是许晨风这般柔和呢,抓壮丁,自打军阀混战时期便推行的主要募兵方式,别管愿意还是不愿意,先抓走再说!

愿意当兵最好,发一身衣服,一条枪,直接参军入伍,若是不愿意,那就打一顿,一直打到他说愿意!

简单粗暴的招兵方式,沿用到现在。

但许晨风并不提倡如此行径,这对军人形象,无疑是一种抹黑。

强扭的瓜不甜,若非自愿的话,就算是强行拉拽进了部队之中,对于战斗力的提升,毫无作用,一定要是你情我愿,才是最好保障。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军队的形象在老百姓们的心目中,已是一落千丈,一支连自己国家都无法保卫的军队,谈何前途可言?

难得的在长城抗战初期,凭着他们这群人的拼死抗战,用喜峰口大捷的方式重新为军队正名,让老百姓们重新对军队燃起了信心,军队这个名词再次的神圣起来,却不料,一道撤军的命令让这个名词再度跌进了无底的深渊……

被诋毁的形象、与逃兵和窝囊废挂钩的名词,如今的这个时节,正是中国军队最低谷的时刻,想要从这个深谷中爬出来,何其艰难。

“不过,这话说回来了,俺们村子里虽然不小,闲散的年轻人也多,你要带出去挖矿,没个一年半载,恐怕都回不来,但俺们都是庄户人家,庄户人家就靠种地为生,地虽然不多,但也是个糊口的营生,你们要是把人一下子带走那么多,那地可就一下子荒下来了,没人种地了,俺们吃什么,拿什么来交税呢。”

村长的顾虑不为道理,烧鸡好吃,酒也好喝,一百块银元码在自己桌子上,整整齐齐的,看着可过瘾了,但自己毕竟是一村之长,说话和考虑事情,不能光从自己一个人的角度出发,也得为村子的将来想一想。

他可不希望,到时候,村里的地一下子闲下来一多半,没人去种,断了粮食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哈哈哈,村长所言极是。”许晨风笑了,还好早有准备,就知道一个人头,一块银元的“转会费”价格想把人带走,不太可能。

许晨风朝着宋之龙使了个眼色,宋之龙明白,又从随身带着的皮箱里,拿出来四摞红纸包起来的银元摆在了桌面上,五十个是一摞,算上先前的,统共六摞银元摆在面前,村长瞠目结舌,感觉不可思议,这辈子还没同时见过这么多钱呢!

一块银元能买多少东西呢?在这个通货膨胀的年代里,银元比纸钞更加珍贵,在北平的话,可以买四五斤猪肉,看一个月的报纸,听十场戏,买十六斤大米……

在中国,银的产量,跟不上货币的需求量,因此,在银本位的经济制度里,银元可是绝对的保值产物,刚开始的时候,,一块银元能兑一百个铜子,最疯狂的时候曾经达到过一块银元兑三千铜子!

地区不同,生活水准不一样,所以,银元的购买力也各不相同,放在这等经济落后的地区,一块银元,足够一户普通人家生活一个月之久。

看着村长这副见钱眼开的样子,许晨风庆幸他没见过什么世面,被三百大洋匡住了眼球,三百大洋,他想从这个村子里带走一百人,也就是说,折合一个人的身价才三块大洋……

要是让他知道,每个士兵的军饷是每个月十块钱的话,那还了得……

要是让他知道,三两个月都未必发一次饷钱的话,那就更了不得了…… DPgfoHtr+RPTuCEgVQVpfQHL5hvhBEMp/KU10BcXAA4fQpe0EDFt1zZR9vkjqf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