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十五章 勇士不死(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往往是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古往今来,多少因为谣言而起的教训至今历历在目,子弹只能杀死一个人,无形的谣言却能伤害到不计其数的人。

士兵倔强的说道:“连长,我是您的兵,我平生最佩服的便是你,您要杀我,我绝无二话,但是我不服!到死都不服!若是有支援的话,为何现在还不来呢?阵地早晚会丢,难道说,非要我们全都战死在这长城上的时候,才会有援兵来给我们收尸吗!”

许晨风狠厉的眼神看着他:“我问你,现在,阵地,丢了没有!撤退的命令,来了没有!”

“还没有……”

“既然阵地还在我们手中,那就说明,我们还没有战败!鬼子依旧被挡在喜峰口,没有越过长城一步!什么时候来支援,这是长官部的决定,你我谁都无权过问,无权干涉,但是,既然穿上了这身军装,扛起了枪,来到了这阵地之中,那就要对得起中国二字!随心所欲的消极思想,不是你们消极作战的理由和借口!但却是我处置你们的理由!”

不管是谁,许晨风都不能容忍在战场上,有人散布这种消极的话语,对军心是一种打击,对军人的愿景更是一种极大地负面影响,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有些人,随口说的瞎话,却更容易被不明真相的其他人当真,往往毫无根据的谣言可信程度和传播速度要比真相更加的令人信服……

这种撤退的无稽之谈,虽说不会害死他的士兵们,可是对军心的伤害,却是无以复加的,越是在这种艰苦的时刻,越是需要万众一心,在这种齐心协力的时刻,往往一句荒唐的言论就会毁掉所有人坚持的意念,而恢复这种斗志意念则需要付出成千上百倍的努力。

这让许晨风如何不恨呢!

“动摇军心者,杀无赦!”许晨风一句话给这三个人的命运下了最后的定语,不仅如此,还要将这三个人的处置方式通告全军,让所有人都知道,谁造谣,谁得死!谁都不许动摇长城抗战之决心!

三个人无话可说,低头耷拉脑袋,甘愿受罚。

许晨风的强势是他的一贯作风,如果不是这种性格的话,他又怎敢叫板长官,坚决不撤北大营呢。

这种强势的性格,是他的弱点,也是他的坚持……

许晨风始终认为,男人要狠,这种狠,不仅是对敌人狠毒,对自己更是要狠,婆婆妈妈的男人,一定难成大器,无毒不丈夫,未必不是一句褒义词。

一声炮响,将不远处的长城炸裂,赶紧看过去,鬼子又开始发动了新一轮的进攻。

“全军听令,立刻投入战斗岗位!”随手拿过了一支汉阳造,许晨风便要赶过去。

此时,三个要被处置的士兵尚未被押下长城,连忙大声叫道:“连长,连长!我有话要说!”

许晨风一边往枪膛里塞子弹,一边问道:“还有什么话想说,遗言吗?”

“连长,我知道,我们三个今天难逃一死,死在您的军令里面,我等无话可说,但是与其是死在自己人的枪下,我等愿在这战场上,死在鬼子们的手里!起码,没有那么窝囊,还望连长,给我们这个机会!”

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个钉,许晨风说过的话,从来都没有更改过的先例,但今天,他决定破一个例,看着这三个士兵的眼睛,眼神中的光芒传递着视死如归的神情,可以断定,他们这并不是单纯想要苟且的得到一个活命的机会,而是真的不想死在自己的人手中。

“好,今天我不杀你们,但是,要死,必须给我死在战场上!放开他们。”

三个人投入到了战斗之中,果真没有怯懦的意思,其实,许晨风也知道,他们并非怕死,只是在随口的猜测而已,仗打到这个份上,怕死的人早就不存在了,但是,许晨风却一定要拿他们几个开刀,这是毋庸置疑的决定。

或许,经过了前面日子的试探,鬼子已经察觉出了,喜峰口的守军部队,已是强弩之末,撑不住几个回合的进攻态势了。

许晨风停止了射击,他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家伙,土黄色的装甲坦克轰鸣着转动着履带,在鬼子步兵的簇拥下,正朝着喜峰口长城而来。

坦克车转动炮台,一枚炮弹射出来,在长城上爆炸,三个士兵被爆炸波及,两死一伤。

看着坦克车加入了战斗中,不少的士兵们心中,升起了一种叫做绝望的情绪……

倘若说,纯粹的步兵进攻,二十九军的官兵们,尽管是处于劣势,依然力有可敌之势,然而,面对这种陆战霸主坦克的加入,他们的心中,没有丝毫的胜算,这仗,还怎么打……

他们缺乏重火力武器,仅有的几门炮,也因为缺乏炮弹,成了摆设的铁架子。

单凭子弹的射击,无论如何,都无法给坦克造成伤害。

难道说,这真的是最后一天了吗?看着正在朝着长城前进的坦克,许晨风不由得攥紧了拳头,大声吼道:“给老子拿个炸药包过来,老子去炸了它!”

就算是与之同归于尽,许晨风都不能让鬼子在坦克的掩护下,猖狂的越过喜峰口!

山海关丢失的悲剧绝不能在喜峰口上演!

“连长,我去!”那个曾被许晨风斥责,要杀掉的士兵,一把夺过了炸药包,纵身一跃,跳下了长城,在地上连打三个滚,弯着腰朝着坦克的方向快速的移动。

“重机枪,机枪,掩护他!”

长城上的将士们连连开火,分散鬼子们的注意力,将火力分散开来,给这个勇士的突击创造机会。

在远东战场上,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坦克的数量均是极其稀少,尤其是东北军放弃了东三省撤退之后,几乎将当时中国部队将近一半的坦克飞机留给了鬼子,对军事力量是一种极大地削弱。

好在,因为稀缺的坦克数量,日军尚未形成如同欧洲战场那样的摩托化坦克军团推动战争的进程,仅是以步坦结合的战术方式推进。

以坦克为核心,步兵为辅助的战术方式,充分了利用了为数不多的坦克数量,但也给中国军队的反击突破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tZoDn5ilTFRAHNJ7SHXR/z49CYK6KNgatuaC0vyOlY/SoJAtmLe9pee239sIYYz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