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十二章 长城长(六)

战争正在朝着难以把控的局面发展,鬼子优势装备的逆差比对瞬间逆转投入兵力的不足,装备和火力在战争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正如这位司令官所担心的那样,随着战争时日的推移,即便是在主场作战,但薄弱的后勤却无法为激战的前线投入充分的支援保障,将当前国内工业基础不完善和军备不足的问题缺陷毕露无疑,真的被他言中了,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支撑不起对帝国列强的长时间战争。

东北军放弃整个东三省的同时,也放弃了几乎占据中国军事实力一半的空军和坦克,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落到了鬼子们的手中,削弱了东北军的同时,助长了日军军事实力,日军又用这些装备投入到长城战役之中,极大地增加了守军的抗战难度……

在司令的眼中看来,除非是强力外援的介入,如若不然,战局的恶化扭转是不可逆的。

各战线的求援战报未曾断过,紧张着前线的局势,指挥部却拿不出良策应对,秘书的心里也不是滋味,诚恳的询问道:“司令,难道真的毫无办法了吗?就真的不能继续支援了吗?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前线的将士们浴血奋战,防线一步步被鬼子所侵占吗?”

司令缓缓抬起了头,闭着眼睛,虽然是背对着秘书,可秘书似乎能够感受到他周边气场中的一种叫做无奈的氛围。

“我又何尝不想支援呢?华北还有可调动的部队吗?眼看着将士们在前线厮杀,我的心里难道就好受了吗?指望谁来参战呢?阎老西的晋绥军吗?”

秘书黯然的低头,外面人不知道,但是他绝对知道,这个口口声声说着毫无办法的司令,整日里为了战局而焦急,四处奔走,每日里都与委员长联系,希望能够调集一切力量来支援或者是请求国外势力干预,为了战局,操碎了心,一次次的忙碌,换来的是石沉大海的无声指示。

谁的心里都清楚,长城不能丢,山海关也要拿回来,北平不能丢、华北更不能落到鬼子的手中!

无论是中日哪一边,都在私下里评估这场围绕着长城而打响的战役所带来的利弊影响。

站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在高层长官的眼中,看似势均力敌的局面背后却是悲哀的无能为力,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落后,令中国难以长时间承受这场战争所带来的伤害,薄弱的经济体量和低劣的军事水平无法抗衡虎视眈眈的鬼子。

两年前,军政部曾经邀请过德国军事专家们来探讨中日开战的可能性,经过了德国军事专家们的一致评估,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若是全面开战,依照现有的能力,中国最多支撑三个月……

泱泱大国却只能支撑三个月?说来可笑,可笑至极,可笑的背后,却又透露着浓浓的悲哀。

他得到了军政部的暗示,战争将会结束,极有可能会是一种令所有人不甘心和心寒的方式去结束……

可在前线上厮杀的将士们眼中,他们可不这么认为,他们无法奢求能够干预到长官们的想法,支援何时能来,他们说了不算,战争将会以何种方式结束,他们也不知道,此时此刻能做的,仅是在战场上与侵略者拼个你死我活!

舍生取义,不负炎黄!

挑、刺、挡、劈,通过这实战的环节,许晨风的刀法越来越熟练了,现在的他,自信就算是国内最好的刀法武术家来跟自己较量,也未必会是自己的对手,实战的劈杀喂招,他的那把大刀越来越钝,可他的刀法水准也越来越炉火纯青。

长时间的征战,后续营养无法跟上,体力不支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少的战士们因为体力透支而倒下,咬着牙拼命,靠的是一股子顽强的韧劲儿。

喜峰口的守军们再一次将鬼子们杀退,守护住了这最后的阵地。

许晨风与宋之龙相互搀扶着,望着鬼子们狼狈撤退的背影,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许晨风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连长,这是我第一次见你在这里笑呢。”

许晨风微笑道:“若是现在不多笑一会儿,就怕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了。”

是啊,谁都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活到第二天,眼下的每一秒钟都显得弥足珍贵。

一束耀眼的斜阳从西边斜照在他们的脸上,照耀在了蜿蜒雄伟的长城上,长城的影子在这片荒山之中拉的很长,一眼望不到头,残缺的城墙砖石上洒下了一抹落寞的悲伤。

手扶着冰凉粗糙的城砖,许晨风向身后眺望,身后是关内,是家,是他们这群孤独的人们所守护的希望,是他们竭尽所能,拼死守卫的未来……

伤感的神情从他的瞳眸中流露出来,这个坚强的男人始终是不愿意将最柔软的一面在战场上展现,铁汉无情,他害怕这种多愁善感的情绪将自己的血性和意志带走,他害怕自己情绪失控而崩溃……

在这场看不见明天的战役中,许晨风始终是坚强的面对着这一切,从容的面对多次擦肩而过的死神,在他的心中,家和国,重于一切。

在这个血泪交织的时代里,他不过是一个心怀不甘的普通人,没有通天彻地的能力,没有经络一方的才能,他不甘心承受这等被压迫、被奴役的生活,国人不该如此,我们不该被欺负,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人,而不是卑躬屈膝的奴隶,站起来,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唯一的选择。

直到鬼子退去之后,战地记者方才从战壕中爬出来,庆幸自己又躲过了一劫,眼下,战场的局势越发的严峻,喜峰口随时面临着失陷的可能,是他该离开的时候了,拿着相机,对着这战场不停地拍照,多拍几张照片,他要做一份做好的战场新闻稿,他要让全国的老百姓们都知道抗战将士们的不易,洗刷对“大头兵”们的不良印象。

拍了好多张照片,总感觉缺点什么,直到他看到残缺烽火台上许晨风眺望远方的身影,远去的斜阳给他的身上镀上一层金边,顿时眼前一亮,他知道自己想要寻找的是什么感觉了!

相机发出了咔嚓的声音,将许晨风连同这长城和斜阳一同拍了进去。 vZElYboA52CuZGkvGtOZC2C2u+il+DQ5F6jZMP4lsvoj1pCnppme12tvXb7lAJ1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