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起来,梁羽生对情节的安排,就远不及金庸之变化多样了。金庸小说情节往往出人意外,梁羽生则往往在人意中。尤其是他初期的小说,情节更不注重,很多是模仿前人的。如《龙虎斗京华》丁剑鸣之被劫镖,娄无畏、左含英之争恋师妹等等情节,均脱胎于白羽之《十二金钱镖》(我怀疑他取名“羽生”就是因为佩服白羽,而以私淑弟子自居)虽也加以变化,但蛛丝马迹,究竟处处可寻。
梁羽生在《三剑楼随笔》中曾有一篇文章谈及他的《七剑下天山》是有意写成“中国的《牛虻》”,谈及他的小说是怎样在模拟前人之中,摸索出路。一个作家从幼稚到成熟原也免不了模仿的过程,但若非摆脱前人影响,独树风格,决不能成为一派宗师。
梁羽生是有他独特风格的,不过,他风格的形成、经过与金庸又不相同。金庸的第一部小说是《书剑恩仇录》,一出现即有了他自己的相当“定型”的全新风格,而梁羽生最初那两三部小说,虽然也有他的特点,也有推陈出新的创造,但严格来说,风格还未形成依我看来,要直到他写《白发魔女传》之时,他才摆脱前人影响,树立了他自己独创一家的风格。他的小说,也才由幼稚而趋于成熟。至此,他的小说作风已与白羽完全两样,白羽可称为写实派,而梁羽生在写《白发魔女传》之后,走的则是浪漫派的路子了。
尽管如此,梁羽生初期小说的价值也还是不可一笔抹煞的,对“新派武侠小说”,他确是具有开山劈石之功。即以他第一部小说《龙虎斗京华》而论,也有许多新的创造。例如关于人物描写,前辈武侠作家也有重视性格刻划的(如白羽),但梁羽生则更进一步,写到人物的内心思想,写到这些人物感受的时代苦闷,这么一来,他小说中的人物,就具有时空观念(这是我杜撰的名词,即人物与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社会并不脱节),令读者更感到真实,感到亲切。举例来说,白羽《十二金钱镖》中的飞豹子,性格是写得非常生动了,但放在清朝可以,放在明朝可以,放在宋朝也未尝不可,而梁羽生《龙虎斗京华》中的娄无畏,则非放在义和团的时代不可。对于性格的刻划,总的来说,梁羽生不及白羽但就人物与时代的配合而言,则他是超过白羽,而也为同代其他人所不及的。
另一个特点,是他的武侠小说兼有历史小说之长,尽管他对历史的解释,未必人人同意(如对义和团的评价,对李自成的称颂,就很可能有好些人不能接受了),但这总是他开辟的一条路。就兼有历史小说之长这点而论,梁羽生写得最好的一部是《萍踪侠影录》以明代土木堡之变为背景,写于谦的如何尽忠报国,抵抗外族侵略,而以忠臣受害的悲剧收场。相当符合历史真实而有感人的气氛。
但梁羽生这个优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时又会变成他的缺点。因为他的小说,并不是每一部都似《萍踪侠影录》这样成功的,例如接着《萍踪》的一部小说《散花女侠》就是失败之作,不通过人物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历史真实,而只是通过人物的嘴巴来解释历史,读到这些地方,就不免有使人索然无味之感了。(《龙虎斗京华》也有若干地方犯此毛病,因是初期之作,不深论。还有《散花女侠》另一个失败的地方是结构松散,试拿来与《萍踪侠影录》一比,读者自能感觉得到,这里也不拟详谈了。)
梁羽生的小说有个奇怪现象,水平参差不齐,《散花》不及《萍踪》是个例子。《冰河洗剑录》大大不及前作《云海玉弓缘》又是一个例子。《云海》中金世遗的性格何等生动,富有吸引人的魅力,到了《冰河》中的江海天就平平庸庸,黯然无光了。不但是这一部与那一部之间水平参差,同一部作品,也往往是金屑与砂砾混杂。大致来说,开头结尾较好,中间较弱,是梁着的毛病。相对而言,金庸的水平比较稳定。这恐怕是因为梁的产量较多之故,一多就难免滥了。
梁羽生初期不讲究情节,后期是比较注重了。结构最好的一部,我个人认为,倒是他作品中比较不受人注意的一部——《还剑奇情录》。这部小说是受曹禺名剧《雷雨》影响的,但增多许多变化,人物当然也是完全武侠化了。其变化离奇之处,实不在金庸的《雪山飞狐》之下(也是我个人的意见,我以为金庸小说,结构最好的是《雪山飞狐》,最松懈的是他现在所写的《天龙八部》)。依我看来,梁羽生不是没有构思的能力,而是不够用心。归根结蒂,恐怕还是他写得太多的原故,精力分散,想出的情节要分散使用,这就很难部部都是“精心杰作”了。站在读者的立场,我是希望梁羽生求质不求量,少写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