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杨坚受禅建隋

隋室代周,是以禅让方式实现的新旧更替。隋以前的北周,是鲜卑贵族宇文氏统治的政权。宇文氏汉化较深,武帝宇文邕统治时期相继采取了一些汉化措施。北周国力日渐强大,同时汉人势力在北方也在扩大。武帝灭北齐,中国北部基本统一。

公元578年,周武帝死。他的继位者周宣帝是个荒淫狂乱的人。北周军政大权逐步落到外戚杨坚手中。杨坚是宣帝的岳丈,静帝的外祖。周宣帝时,杨坚以国丈资格拜为上柱国、大司马。静帝时,辅佐朝政。大象二年(580年)杨坚自居大丞相总知中外兵马事,部署力量,作灭周的准备。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人相继发动声势浩大的兵变,反对杨坚,但是很快都被杨坚镇压了。

尉迟迥为代人。其先属魏之别种,号尉迟部,因以为姓。尉迟迥从西魏到北周,历仕两朝,很有军功。孝闵帝及周宣帝两朝,他的官职很大。直到宣帝死了,静帝幼弱,杨坚辅政,有篡夺之意,尉迟迥才开始结合各方面的势力向中央进逼。但结果反为杨坚所击破,尉迟迥最终被迫自杀。

王谦的讨杨运动和尉迟迥的讨杨运动一样,没有成功。王谦字勅万,其父名雄,颇有军功,为周讨齐,死于军中,谦以父功,为柱国大将军。后闻杨坚把持政权,宇文氏的政权将为杨家夺去,乃合益、潼等十八州之师,进讨杨氏。结果被杨坚击败,后被杀。司马消难举兵勤王,也没能成功。消难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名子如,齐神武(北齐)时,曾为尚书令。消难官亦至光禄卿,初为北豫州刺史。后附北周,入朝,授大将军、荥阳公,迁大后丞,纳女为周静帝后。当时中央的政权,快要被杨坚夺去了,尉迟迥正因此发难讨杨。消难闻之,也举兵发难,与迥一致行动。其势力遍布于今之河南、湖北等地。但很快为杨坚的兵击败,投奔南陈,隋灭陈后,仅免一死。

杨坚先后灭掉北周各方讨杨势力。此后,杨坚又乘静帝年幼,大肆杀戮周宗室子孙。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迫使周静帝下了一道禅让诏书,至此杨坚基本上以和平的方式获得帝位。 IXTgTKC2w/n9Bx6Sj1mS5ZSFc9j86+FuAYraQofETGSONOlfT8HQMWau2x4wr7t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