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何人都具备的数学力

每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小学生最喜欢的科目时,数学和体育总是榜上有名。然而如果调查对象换成高中生的话,喜欢数学的人的比例绝对不高,反而永远稳居最讨厌科目的第一名(泪)。说起来实在可惜,但各位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切身感受到世界上真的有很多讨厌数学的人呢?明明小学时数学这么受欢迎,为什么到了高中就反而讨人厌了呢?

用典型解法破解典型问题的小学数学,就像依照攻略的指示玩游戏一样。读了电玩游戏攻略上写的“往右边走有宝物”,按照指示就能获得宝物,这种喜悦是理所当然的。再者,游戏玩得好并不会获得大人的赞赏,而只要按照课堂上学到的方式在数学考试中取得高分,就能获得父母或老师的嘉奖,所以这当然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然而升上初中后,状况可就不一样了。即使像小学一样,用同样的原则背诵解法,但是真正上了考场,也不一定能拿到高分,因为初中数学有很多题目光靠死记硬背是无法解决的,而且这种现象会随着年级的增加越来越明显。其实最后会对数学感到厌倦的人,一开始也曾经做过一番努力。如果做了两遍练习题,成绩还是不见起色的话,下一次就做三遍吧,做了三遍还是不行,下次就做四遍……可是成绩依然没有进步,努力得不到回报。另一方面,英语和历史等科目,通常只要稍微努力就能获得一定的成果。碰到这种情况,任谁都会心想:“也许我就是没有数学天分吧……”到最后会对数学感到厌倦,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近20年来,我累积了许多一对一指导数学的经验,对象大多是无法通过大班授课提高成绩的学生——简而言之,就是不擅长数学的人。就这一层意义而言,我过去的指导经验可以说是每天在与不擅长数学的学生“格斗”。而我在此必须肯定地说一句:数学力是任何人都拥有的能力。数学不好的人,并不是因为没有数学天分,而是因为用了学习算术的方法来学习数学。事实上,在我的补习班里,很多一开始在班上落后的学生,后来都在短时间内进步到班上的前几名(抱歉,我无意在此给我的补习班做宣传)。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我的指导很厉害吗?不不不,绝对没有这种事。我所做的只是让学生停止死记硬背,尝试理解各单元的内容、公式和解法的意思,然后练习如何用稍微有别于以往的视角解读数学而已。如此一来,学生(尤其是语文能力优秀的学生)就会发现,解数学题并不需要特别的天分,只要使用自己原本就具备的能力即可。

我在第一章用阅读测验示范如何以数学式的方式解题,就是为了让各位读者注意到你本身其实早已具备了数学力。 CUzomFmsho+ts+kOZ3/eQ7YWuzr7RATFm0m8xfIb+hQAne/P1TDWrJ5Yzc6VSdE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