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外史》的禅味与敬梓的禅心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
周月亮

内容提要 :不管是吴敬梓有意经营还是无意暗合,反正《外史》浸润、流淌禅味,其总特征可用“无住生心”来概括,细目则有:摩尼珠式互摄映现结构;镜子似胡汉毕现;机锋转语式的拐弯情趣,这些合成《外史》的空灵美。敬梓的禅心首在放下了贪嗔痴。

关键词 :《儒林外史》;吴敬梓;禅心

一、《外史》是敬梓的“日记”

“我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稗说是笔记。笔记是史传、诗歌之外中国最古老而强势的文体。笔记的特点是一则一则的,完全没有结构的负担。每天都写的笔记叫日记。后来日记演变成好像是写给自己看的,如果存了心让别人看就显得“伪”,如鲁迅嘲笑《越缦堂日记》想给皇上看。笔记则可以记考证心得如《日知录》、《十驾斋养新录》,可以记社会新闻、民间笑话,这一类可以“编”,如《笑林广记》。成就最高的当属《东坡志林》。《外史》属于《浮生六记》、《板桥杂记》一类的,固然不宜机械地与普鲁斯特写《追忆似水年华》相提并论,事实上倒都是在处理自己的“非意愿记忆”,用日记来回忆和反思那些“没有要点的故事”。吴敬梓没有留下创作谈,不知道他为什么非要像春蚕吐丝一样非写不可(当然依据创作心理学可以推测出多种可能)—我们姑且简单地说就像普通人非记日记不可吧。反右、“文革”中因日记而招巨祸者比比也。吴宓为防用日记给自己定罪,特在日记中预留辩词,然后抱着你即使明天打死我我今天也要记日记的态度接着天天写。日记和摄影的内在驱动一样都是一种“木乃伊情结”:把自己保存下来。再高一点,是为了从日子中站出来,获得“存在感”。

说《外史》是“日记”,是为了把吴敬梓与“说书人”区别开来,是本雅明意义上的“纯小说”。本雅明在《小说的危机》一文中说,“‘纯小说’实际上就是纯粹的内在性”:“小说中的人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态度,作者对作品中的人物以及自己的创作手法的态度—所有这些都必须成为小说自身的一部分。”靠故事情节和作者的反思对读者造成冲击。说书人乃至史诗作者在岸上,面对海洋作出不同的回应,小说作者则是海上航行,“看不见陆地,除了海面和天空,别无其他”。小说家“是真正的隐居者,一个默默无语的人”,“小说往往诞生于与世隔绝的人之手,这个与世隔绝的人再也不能用日常的语言表达他所关注的事情,他自己没有参谋,也不能给别人提供忠告。创作一部小说,就是把展现人类存在的不可通约性发挥到极致”,“没有任何东西比阅读小说更容易使我们的内心沉静下来”。我觉得本雅明的话句句可以移赠敬梓和《外史》。

二、禅对于《外史》的写作起了“提壶揭盖”的作用

请名医对一久治不愈的病人会诊,名医说你们的方子都对路,再加一味杏仁吧。他的徒弟以为老师乡愿,而病人却果然痊愈,徒弟请益,名医说这叫提壶揭盖。吴敬梓万事俱备,凌然一觉,遂以写“日记”来给自己无处排遣的苦闷来个提壶揭盖以自慰,而禅又是敬梓心思限量之“杏仁”矣:他的儒道思想是其处方的君臣,加了杏仁,有了佐使,才成就了《外史》的空灵美。这当然还是“阐释循环”,证据还只有《外史》本身。这,只看说得中不中,无待乎作者或旁人的证言,譬如王阳明从来不敢说自己学取了禅宗,但是一点也不改变他确实学取了禅宗的事实。反之亦然,有人标榜自己学佛悟禅却未必心里身上有佛禅。

问题可能是:吴敬梓是有意运用佛禅还是暗合了佛禅?赖声川是学佛的,他的《暗恋桃花源》是有禅的意境:什么都忘了就幸福了—这是有意追求出来的境界。吴敬梓应该在有意与暗合之间,禅不是《外史》的主打,只是起了“提壶揭盖”的作用:让人们视火成烟、看水成冰,譬如都说《外史》是士人漂泊的悲歌,这个漂泊感的“结构”底色是作品的流逝感,生活如湍流(道就是旋转本身),一团团的人物来了走了,任谁都是过客,大祭泰伯祠本想留住吴泰伯的礼让精神,人云散了,物成了凄凉的建筑物。整个一部《外史》像片片织锦连缀成河,一直往前流着,无住无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作者努力让读者看到了结尾又回到开头:四奇人是王冕的回声和复制—这个开头和结尾是作者最后“包上去”的“盖”吧。敬梓确确实实觉得人生是座桥,上面不能盖楼房,就盖上一块地毯吧。

禅并不是一种实质性的观点,它并不预设某种观点在事实上是对或错,尽量将形式同实质观点分离(不思善不思恶),它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实质正确,它所追求的是提供一个让任何人都纳入其思维框架的轨道。

文学研究必须重新获得它的重量、重新获得思想性,必须在智慧的高度上思考新老话题—古德有言:“你研究古人的脚板印干什么?好吧,那么,我们研究古人是怎么走出这样的脚板印来的。”

三、围绕着吴敬梓对禅的一点素描

1.禅是不可定义的,才说一物即不中。最简单地说是虚无中的存在。存在是从“什么”中站立起来,譬如中国人站起来了,就是中国人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中站起来了。禅则是在心如虚空一样广大无限中,从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从八万四千尘劳、八万四千法门找自性(佛性、法身),一旦明心见性了就自己成了自己的主人翁。禅悟的简单原理就是:面对五浊恶世、概念法尘,往回找,找到自己本来面目,开悟后“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是“闲居日对钟山坐,赢得《儒林外史》详”时的敬梓的“意境”。当富二代时的他梦不到这个境界,还在四书五经下盘旋时的他也不算觉醒的人。证不得虚空就看不到实相。看不到实相就没有如实描写转成新鲜的美学境界。吴敬梓因能够“自礼空王”而从自己的时代“站了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创作战胜了自己的时代。因此,我们可以说:虚无最积极,虚无最真实。意义在虚无!(中国文化中的虚无主义是实用主义,虚无不能主义,似乎什么东西一“主义”了,就须热播,于是就会在热播中异化了。)

2.这一点是怎么做到的?只有“明心见性”!觉悟的方法是明心见性,觉悟的过程是明心见性,觉悟的结果依然是明心见性。吴敬梓是个精神天才、智慧英雄,他的性格中有一种惊人的单纯。这种单纯最易自见本性,直了直悟。他可能既不诵经也不坐禅,就是因为敢于绝望,置自己于虚空之境 ,从而能够“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反而最能看明白世人因贪嗔痴而误解、失败、再误解、再失败之迷妄颠倒。我们现在只能从果地上这样说,至于因地上他怎么走过来的,只能从他的编年诗文中寻找佐证。或者,再退一步说他即使没有借助禅,至少他与禅是相通的。他找到了自性,就有了真正的创造性,就“站了出来”,就能站了起来!精神的自由带来生命的阔达。

本文的目的是“召唤”今人:通过学习吴敬梓而明心见性,让更多的人通过研究吴敬梓和《外史》而去明自己的心见了自己的性。毕竟,一切的学习和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智慧。吴敬梓是“觉悟”了,他“自觉”后通过创作《外史》来“觉他”—这个他包括代代与他心相印、机相契的人。这样《外史》就“横过了时间和历史”。吴敬梓依着《外史》而超越了分段生死,他有了“事来无所受,即是真菩提”之菩提。

3.吴敬梓是“直心是道场”的活例子。此处简单地说两点,一是他的单纯,“全无算计”,使他能够净心念,不分别、不执著,没有委屈相,念头不拐弯,直心如矢,没有过谄曲之心。他最自豪的是,“一事差堪喜,侯门未曳裾”(《春兴》),谄曲破坏了清净自然的直心,内失质直,外示虚假,是不可能写出传世之作的。儒家讲“不诚无物”,佛家讲真诚为体,慈悲妙用。吴敬梓跟他父亲一样“把教养的辞藻当了真”,他把所有的现实利益都丢掉了,这就是要说的第二点:他那“呆串皮”的活法,把家产挥霍、豪迈地施舍了,他之平居豪举可以从这个角度给我们一个启示:舍得舍得,舍了浮财才得了实慧。“舍是道场”(《维摩诘所说经》)。吴敬梓的禅心的核心就是放下了贪嗔痴:看透了功名富贵味同嚼蜡,把自己的生存本身变成了道场,“真性自用”(《坛经》),每个人都可以这样修行,就看你肯不肯。

4.史密斯在《人的宗教》中说:“禅宗的天才在他既不离弃其所发现的那处于不太理想状态中的世界,也不取高姿态或无动于衷的态度自世界隐退。禅的目标是要求以永恒注入现世—要扩大感知的门,让美妙的悟的经验得以注满这日常的世界。”这在佛法中叫“不二法门”,真妄一念转,烦恼即菩提。在禅宗叫做“那边会了却来这边行履”,觉悟了反而回到日常生活中开步走,在一草一木中展现生命的真趣,最高的味道在“不离世间觉”。开篇的王冕和最后的四奇人是这种境界的“典型”,也是中国艺术禅的经典篇章。当然也是吴敬梓开悟后实证的心得。吴敬梓是否觉得他原先安身立命的儒家文化“老了”,转而从佛禅寻找精神支点、“开步走”的路径呢?李卓吾、蕅益大师都是这样转过来的。四奇人是种文化姿态,这个造型犹如张爱玲那最后的苍凉的手势。《法句经》开宗明义:我们就是我们思想的产物。宋朝宰相张商英说:“吾唯学佛,然后知儒。”

当然,吴敬梓和《外史》的主体内容不是佛禅,特举这个侧面是为了说明传统文化是整体性的有内在要求的文化(嫁接式、换零件式的改造都不可能成功),是价值性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工具性文明),而且是活性的生态化的,譬如,敬梓“灌园葆真素”,这真素是隐士、居士、陋巷儒融合交通的。佛法从汉代传入,在六朝的时候已经润入中国士人心灵,李汉秋老师早在三十多年前就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吴敬梓身上的“魏晋风度”,以后又撰文阐述他的“六代情”,我于此加一句:六代情里面已经有佛法的“气血”了。唐代禅风大盛,宋明理学、心学都融化了禅的原理和思维技巧。禅作为中国的佛法是传统文化整体性的活性元素。在绘画、书法、戏剧中都能看到禅风禅韵。往浅近处说,平伯老的《红楼》色空观今天还有味道,李希凡们的阶级斗争论一去不返了。

禅是种对人生、人性一箭射透、十字打开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句法”),能够给人看透本质的慧眼。今天还活着的王阳明、张岱、龚自珍、鲁迅都对佛禅下过正经功夫,也都得力于这慧眼。慧眼是种功能:功能大了能改变现实,功能小了可以改变对现实的看法。

《外史》是不是吴敬梓“自礼空王”的“日记”?

禅,就是但用此心,直了觉悟。“如来”,就是妙心。

四、《外史》的三大艺术成就都是学习艺术禅的好公案

1.明心见性后的最基本的状态就是“心如明镜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物来则应,物过不留。这叫做“现量”:因概念法尘而设想任何什么都消失了,而由直接的知觉(直觉)来洞见真实的状态。而概念化的创作、主题先行的主旋律制作,都是“比量”、都会假人言假事。鲁迅用白描形容这种现量写作法,推进了艺术经验的积累升华。过去对现实主义成就的最高形容就是“镜子”,列宁说托尔斯泰是俄国的镜子。我们的文学评论也说《外史》是镜子。镜子是怎么工作的?我们该怎样把镜子“发扬光大”?为什么发现大于发明?

2.看透了的慈悲,是《外史》讽刺的底蕴。正是这份慈悲保住了讽刺艺术的生命底线。之后的四大谴责小说一是受西化的影响,失去了慈悲,二是报章体追求吸引眼球,从而失去了纵向上长期吸引眼球的魅力。但是《官场现形记》适合拍成电视剧,《儒林外史》则不适合。高雅的要“品”(冷传),大众的要“炒”(热播)。有的小说家(如聂华苓)就故意避免被影视剧改编。

3.空灵美。空、灵、美三者是相依关系:空才灵,灵了才美。世事如皮影,人物如走马灯,《外史》有种不住不着的美。《外史》展览世相,写透了那些贪嗔痴的人们颠倒、梦想、恐怖,机关算尽,了无可得。他揣着实相写幻相,人物命运之所以不了了之,也是因为“终无所得”。《外史》是一段生活流,也是一部生活禅。流动的漩涡,是道,也是禅:因缘和合而聚起,因缘变易而消散,一切的一切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另外,过去被视为弱点的《外史》的结构其实是华严宗所讲陀罗网摩尼珠式的结构:网上的每一条网线交接之处都有一颗摩尼珠,每一颗珠子都能照见其他的珠子,也能从别的珠子反照自身。用这种方式结构长篇,与说书人的系统有差别也有联系,如人物单元化,如《水浒》之林十回、武十回,但《水浒》有汇聚式的高潮,《外史》则是“曲径分岔的花园”式的,有点《扎哈尔词典》之词典小说的意思,读者须时时启动“互见法”。读者、《外史》、禅、吴敬梓也是这么个珠网互摄互印的关系。

还有,细读《外史》发现活用、化用禅宗的地方太多了:语词上的例子:“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是宗门的常用语;篇章结构的“拐弯法”,大故事写三访杨执中阴差阳错地闪过(二娄看到杨执中家里挂的是公案偈:“嗅窗前寒梅数点,且任我俯仰以嘻;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让人婆娑而舞。”),小细节写余大、余二弟兄俩要自己喝酒,虞家来请,又被凌家请去洗澡,结果到了洗澡处赶上打架,到了虞家酒席散了,回到自己家里酒被娘子们喝了,二人笑叹“一饮一琢啄莫非前定”(第四十五回)。拐弯,是禅宗公案的基本章法。

王骧陆居士说:“禅者,以妄念打除妄念,归入无念时本来面目之妙法也。”(《入佛明宗答问》)让《外史》再活入今人和后人心智中,融入“重新使用”、“再度创新”的“传中之统”中,发掘其禅机、禅味、禅悦可能是个有前途的角度,因为越来越成为“摩登原始人”的人类将不得不“以禅悦为食”,今天心灵鸡汤大热卖就是证据。

五、文化的冷传与热播

达摩一苇渡江、九年面壁,二祖立雪断臂,乃至三、四祖“以心印心”的秘传都是冷传,自古传法,命悬一线,气存一线。五祖千余人听法,六祖千余人听法,当年叫盛况空前,用总人口一除,还是小众传播。六祖艰难传法叫冷传,神秀步入宫廷大行于世是热播,然而六祖一脉雪球越滚越大,神秀一脉几乎及身而绝。横着百人读叫“行”过,纵着百人读叫“成”了。等到禅宗大盛,伪恶迭出,宗门热闹了,禅变味了。对禅宗最严厉的批评在禅宗内部,《外史》中讽刺的和尚、尼姑是佛门中的寄生虫、社会的害虫。他们是吃佛的,热播以后必然异化。

一“热”了就含假招子,小而言之宣传、广告,大而言之政治、经济,包括轰轰烈烈的运动。法西斯美学的特征是热播:举起你森林般的手臂。而冷传的是真东西,然而冷传不能变成“商品”于是只能“自食”。冷传热播真东西假招子之间存在着两马分尸的悖论(自相矛盾的等价式),这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一个“剪影”。

传统文化自1919年以来,被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习俗等方式方法持续拔了“根”,要想恢复这个“根”,最好是艺术地来,而不是宣传着、规定着来,只有艺术是自然而见功夫的,别的方法会造出假树、拔苗助长。只要是强制的就是违背道的。恩格斯说,要想提高哲学水平,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没有更好的方法。我们不妨仿辞:要想提高文学艺术水平,除了学习以往的经典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像《外史》这样的心灵小说是需要用心来读的,他的命运当系在冷传上。《外史》犹如那“两岸猿声”是艺术的宿命、是禅味的本分,如母念子,未来,还会在荒村野店有素心人来“商量”她,在展读她的时候那会心一笑就培了根。热播《外史》的各种运作如轻舟,会赚个瓢满盆满,但也会一去不返,打了水漂。

《外史》破迷破妄,想替众生拔去苦根,吴敬梓的笑,是哭不出来的眼泪。这个智慧英雄给五浊恶世留下了摇曳的幽光。 oVqh5dNSm4FzZJwPqgqsaETUs2AubXHQUWBgE62dVIzcXxWRaJCTlzFEV52PV97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