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城市休闲化已成为时代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休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休闲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成为全球新的发展趋势。城市休闲化业已悄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世界范围看,休闲将成为21世纪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休闲化的发展值得引起高度关注。首先,由于置身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家或地区之间互利互惠、互为影响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当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发展影响程度不断提高,经济贡献率已经超过25%之时 ,中国自然也分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的红利,使我们得以在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从物质层面的休闲设施,到精神层面的休闲理念,乃至于休闲活动方式,无不深受席卷全球的休闲化浪潮的广泛影响,从而不断刺激中国居民产生更高涨的休闲诉求,进一步加快中国社会的休闲化过程。其次,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加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必将有力地推进休闲化进程向前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以现代休闲生活方式为核心内容的休闲时代的形成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成果之一。最后,在遵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前提下,紧紧抓住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战略机遇期,城市要建设成为让人在生活上感到舒适的城市,就要不遗余力地在城市休闲化的过程中,加大在生活环境、消费服务、休闲设施等方面的积极投入,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和愿景。

(二)休闲相关政策指引城市休闲化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居民家庭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休闲旅游发展逐渐步入国家决策层面,出台并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与法规,不断迈出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步伐。2006年国家领导人在“世界休闲高层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强调积极发展休闲服务,不断提高生活质量;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中将休闲作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了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文件的发布,是国家推动旅游及休闲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阐发了促进休闲发展的诸多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这是优化居民休闲生活环境、保障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关键之举。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为城市休闲从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可以看出,休闲被拓展为一个新的产业领域,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休闲产业的发展既为城市休闲经济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休闲经济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居民休闲生活常态化使城市休闲化进程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升,这为居民生活方式的调整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从而促使休闲能够作为一种新的和独立的生活方式出现。因此,要充分利用当前我国新一轮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考虑到这一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加快消费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拓展市场消费容量,提升休闲经济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力。其次,由于休闲时代,居民休闲活动形式的多层次和渠道的多元化,也使精神文明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在推进城市休闲化进程中,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成为我国休闲科学理论发展中需要面对和探讨的新课题。再次,由于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活动以及外来游客的休闲度假活动也遭遇城市休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瓶颈的制约。一是根据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政府为主导,对公共休闲服务体系进行制度安排。二是从空间角度对传统的休闲服务设施的布局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形成社区、中心城区和环城游憩带梯度延伸的分布结构。三是从产品构成多元化入手,以适应不同时段、不同群体休闲消费需求。四是强化价格调控手段,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日益高涨的休闲和旅游需求,还要注意保障城市弱势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最起码的休闲娱乐需求,以防止休闲娱乐活动中“二元化”现象的扩大。最后,休闲生活的富裕化与休闲时间的充裕化,也使得提升居民休闲生活质量和倡导科学休闲生活方式成为一个时代课题。一是关于科学休闲观念的宣传和引导。科学休闲观念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正确引导,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浸染了深厚农耕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言,普及和提倡科学休闲观念任重而道远。既要清除禁锢认同现代休闲生活准则的传统意识障碍,也要摈弃热衷于追逐时尚休闲方式的浮躁和肤浅的庸俗休闲观念。二是关于休闲活动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知识、技术和能力的综合素质。三是关于对休闲时间价值的利用效率,防止随意浪费休闲时间的现象泛滥。因为一个人如果“滥用休闲闲暇时间将损害健康、扰乱家庭、降低工作效率,并破坏公民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生活满意度,提升人民幸福感将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根本。近年来在杭州、成都的实践表明,休闲城市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影响力、改善居民生活方式,促进大众旅游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休闲城市建设亟待城市休闲化理论引导

休闲是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不仅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反映,而且也会影响到城市功能的演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们追求生活质量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休闲城市”的口号,从而不断推进休闲城市建设走向深入。休闲城市的建设以满足本地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为主,这与传统旅游设施以异地游客为目标服务群体的观念不同。通过对城市休闲化功能的升级,能够直接丰富当地居民的精神物质生活,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我国休闲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精神相一致,也与和谐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相吻合。休闲城市建设在我国现阶段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一个方向,成为衡量城市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而城市休闲化质量则是我国休闲城市建设的重要体现。显然,从理论战略高度上讲,加强休闲城市建设已成为一个时代课题,对于当前和谐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理论创新层面上讲,我国休闲科学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有关休闲城市方面的理论研究尤为薄弱。因此,对城市休闲化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城市休闲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综合测度城市休闲化质量,把握城市休闲化发展的规律,认识各地城市休闲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挖掘各地城市休闲化质量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具有一定建设性的城市休闲化提升路径,这对推进我国休闲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尖锐,围绕城市建设发展的各种措施相继出台,园林城市建设,希望解决城市发展的环境问题;生态城市建设,试图解决城市发展中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发展问题;文明城市建设,力图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而城市休闲化建设,则是努力解决城市居民的生存与发展质量问题,提高城市休闲水平是解决当今城市居民的生存与发展质量问题,提高城市休闲化水平是解决当今城市居民生存水平普遍下降的重要手段与必要途径。城市休闲化是席卷全球的发展浪潮。目前,我国城市休闲化过程正蓬勃展开,但是在城市休闲化发展阶段性质把握和功能深化等方面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在城市休闲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方面还是一个软肋,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动和双向突破,以规避发展风险,引导我国城市休闲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本课题论证了城市休闲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通过建立由多维度指标构成的我国城市休闲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质量测度模型,基本把握了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状况以及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为我国城市休闲化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作用。

(二)研究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休闲被认为是21世纪“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城市休闲化是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普遍形式,且进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课题组紧扣国际休闲化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市休闲化概念,并初步形成相应的理论研究框架。课题组论证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构建城市休闲化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评价和分析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与质量,提炼和总结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差异的因素以及各自的发展规律,从而为推动我国城市休闲化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

第二,实践意义。一是本课题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质量测度模型,为测度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手段,为我国新时期城市休闲化发展提供一条可借鉴的路径。二是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发现每一个城市在城市休闲化进程中存在的失衡与错位等问题,为各大城市制定休闲城市发展政策与战略部署提供决策依据。 BQbJeojhnWWiZH/SEDAk4QnhJkmfkuaYSGYxE/31OSOlgiptuBC9d/VgKqMObVG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