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哲学走向生活

在哲学研究中,不同的哲学家可能会关注不同的方面,有的关注形而上的问题,有的更偏向于生活实践。所谓生活中的哲学,并非是生活本身,而是生活中包含的哲学问题。在穿衣吃饭中,也会存在哲学问题。衣服是御寒的,也包括遮羞,但服饰的式样和审美的观点,各个时代和民族都不相同,其中就存在哲学问题。服饰可以反映时代的变化,不同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服装。饮食是为了生存,可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饮食习惯不一样,甚至饮食的方式和礼仪也不一样,其中也包含哲学问题。研究人类社会风俗变迁,就包含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研究。就我们的现实生活方式来说,如何让生活方式变得更有品位、更健康,也需要有哲学思维。现在流行的所谓的养生学就包含很多哲学问题,当然其中有的有道理,有的是推销,这就需要我们分辨清楚。如何让生活变得更自觉、更有品位,需要有点哲学思维。

从更高的程度说,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包含着更深刻的哲学道理,但我们不懂其中的哲学意义。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过:“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发现劳动是打开人类社会的钥匙,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满足,都是由人类自身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恩格斯还说过,历史的基础存在于人们粗糙的物质生活中。

所以哲学研究既要关注形而上的问题,关注纯哲学的问题,更要关注生活实践中的哲学问题,否则,哲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应该学会把生活实践中的哲学变成哲学中的理论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关注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而不能只关心抽象的哲学概念。

我们应该加强哲学的实际运用,使人们能切身感受哲学的重要作用。往大的方面说,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哲学思考;往小的方面说,可以就个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哲学思考。比如,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探求一个普遍性的关于幸福的定义;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个人在生活中对幸福的追求方面进行思考。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所追求的幸福也可能不一样。为什么有的人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而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了。这就是一个怎样看待幸福的问题。对幸福的理解只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不会陷入对物质欲望无限追求的陷阱。幸福既包括物质追求也包括精神追求,凡是以物质欲望满足为标准的幸福,都不可能是持久的。比如,没有汽车的人得到一辆汽车,可能第一个月幸福,第二个月幸福,一年后还幸福,但第二年这种幸福感也许就没有了。房子也是一样,大房子不一定会给人持久的幸福。满足物质欲望的幸福受生理的限制,总是有限度的,而道德的追求和精神的追求,则是没有止境的。《礼记·大学》中说“止于至善”,但什么是“至善”,谁也不能给“至善”一个标准,所以道德追求是无止境的。 Uj1/mR4MmbsS/N2tQNUefpTh755jvAMSdi7RNGG1tjlwZFfKC+89sMPyKe7DMA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