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第十三

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这只算是些句子,很少有一章一节的。后来《周易》卦爻辞和《鲁春秋》也是如此,不过经卜官和史官按着卦爻与年月的顺序编纂起来,比卜辞显得整齐些罢了。便是这样,王安石还说《鲁春秋》是“断烂朝报” 145 。所谓“断”,正是不成片段、不成章节的意了。卜辞的简略大概是工具的缘故,在脆而狭的甲骨上用刀笔刻字,自然不得不如此。卦爻辞和《鲁春秋》似乎没有能够跳出卜辞的氛围去,虽然写在竹木简上,自由比较多,却依然只跟着卜辞走。《尚书》就不同了,《虞书》《夏书》大概是后人追记,而且大部分是战国末年的追记,可以不论,但那几篇《商书》,即使有些是追记,也总在商、周之间。那不但有章节,并且成了篇,足以代表当时史的发展,就是叙述文的发展,而议论文也在这里面见了源头。卜辞是“辞”,《尚书》里大部分也是“辞”,这些都是官文书。

记言、记事的辞之外,还有讼辞。打官司的时候,原被告的口供都做“辞”;辞原是“讼”的意思 146 ,是辩解的言语。这种辞关系两造的利害很大,两造都得用心陈说;审判官也得用心听,他得公平地听两面儿的。这种辞也兼有叙述和议论,两造自己办不了,可以请教讼师,这至少是周代的情形。春秋时候,列国交际频繁,外交的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不用说更需慎重了。这也称为“辞”,又称为“命”,又合称为“辞命”或“辞令”。郑子产便是个善于辞命的人,郑是个小国,他办外交,却能教大国折服,便靠他的辞命。他的辞引古为证,婉转而有理,他的态度却坚强不屈。孔子赞美他的辞,更赞美他的“慎辞” 147 。孔子说当时郑国的辞命,子产先教裨谌创意起草,交给世叔审查,再教行人子羽修改,末了儿他再加润色 148 ,他的确是很慎重的。辞命得“顺”,就是婉转而有理,还得“文”,就是引古为证。

孔子很注意辞命,他觉得这不是件易事,所以自己谦虚地说是办不了。但教学生却有这一科,他称赞宰我、子贡,擅长言语 149 ,“言语”就是“辞命”。那时候言文似乎是合一的,辞多指说出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但也可以兼指。各国派使臣,有时只口头指示策略,有时预备下稿子让他带着走,这都是命。使臣受了命,到时候总还得随机应变,自己想说话,因为许多情形是没法预料的。——当时言语,方言之外有“雅言”。“雅言”就是“夏言”,是当时的京话或官话。孔子讲学似乎就用雅言,不用鲁语 150 。卜、《尚书》和辞命,大概都是历代的雅言,讼辞也许不同些。雅言用得既多,所以每字都能写出,而写出的和说出的雅言,大体上是一致的,孔子说“辞”只要“达”就成 151 。辞是辞命,“达”是明白,辞多了像背书,少了说不明白,多少要恰如其分 152 。辞命的重要,代表议论文的发展。

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游士立谈可以取卿相,所以最重说辞。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婉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那时最重辩,墨子是第一个注意辩论方法的人,他主张“言必有三表”。“三表”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153 ,便是三个标准。不过他究竟是个注重功利的人,不大喜欢文饰,“恐人怀其文,忘其‘用’”,所以楚王说他“言多不辩” 154 。——后来有了专以辩论为事的“辩者”,墨家这才更发展了他们的辩论方法,所谓《墨经》便成于那班墨家的手里。——儒家的孟、荀也重辩,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155 荀子也说:“君子必辩。 156 ”这些都是游士的影响。但道家的老、庄,法家的韩非,却不重辩。《老子》里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57 ,“老学”所重的是自然。《庄子》里说“大辩不言” 158 ,“庄学”所要的是神秘。韩非也注重功利,主张以法禁辩,说辩“生于上之不明” 159 。后来儒家作《易·文言传》,也道:“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不但是在暗暗地批评着游士好辩的风气,恐怕还在暗暗的批评着后来称为名家的“辩者”呢。《文言传》旧传是孔子所作,不足信,但这几句话和“辞达”论倒是合拍的。

孔子开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从此也便有了私家的著作。第一种私家著作是《论语》,却不是孔子自做而是他的弟子们记的他说的话。诸子书大概多是弟子们及后学者所记,自作的极少。《论语》以记言为主,所记的多是很简单的。孔子主张“慎言”,痛恨“巧言”和“利口”;他向弟子们说话,大概是很质直的,弟子们体念他的意思,也只简单地记出。到了墨子和孟子,可就铺排得多。《墨子》大约也是弟子们所记,《孟子》据说是孟子晚年和他的弟子公孙丑、万章等编定的,可也是弟子们记言的体制。那时是个“好辩”的时代,墨子虽不好辩,却也脱不了时代影响。孟子本是个好辩的人,记言体制的恢张,也是自然的趋势。这种记言是直接的对话,由对话而发展为独白,便是“论”。初期的论,言意浑括,《老子》可为代表;后来的《墨经》,《韩非子·储说》的经,《管子》的《经言》,都是这体制。再进一步,便是恢张的论,《庄子·齐物论》等篇以及《荀子》《韩非子》《管子》的一部分都是的。——群经诸子书里常常夹着一些韵句,大概是为了强调,后世的文也偶尔有这种例子。中国的有韵文和无韵文的界限,是并不怎样严格的。

还有一种“寓言”,借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庄子》有些神仙家言,《韩非子》是继承《庄子》的寓言而加以变化。战国游士的说辞也好用譬喻,譬喻成了风气,这开了后来辞赋的路。论是进步的体制,但还只以篇为单位,“书”的观念还没有。直到《吕氏春秋》,才成了第一部有系统的书 160 。这部书成于吕不韦的门客之手,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十多万字。十二代表十二月,八是卦数,六是秦代的圣数,这些数目是本书的间架,是外在的系统,并非逻辑的秩序,汉代刘安主编《淮南子》,才按照逻辑的秩序,结构就严密多了。自从有了私家著作,学术日渐平民化。著作越过越多,流传也越过越广,“雅言”便成了凝定的文体了。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战国末期,“雅言”之外,原还有齐语、楚语两种有势力的方言 161 ,但是齐语只在《春秋公羊传》里留下一些,楚语只在屈原“辞”里留下几个助词如“羌”“些”等,这些都让“雅言”压倒了。

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记事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里《春秋左氏传》是一座里程碑。在前有分国记言的《国语》,《左传》从它里面取材很多。那是铺排的记言,一面以《尚书》为范本,一面让当时记言体的、恢张的趋势推动着,成了这部书。其中自然免不了记事的文字,《左传》便从这里出发,将那恢张的趋势表现在记事文里。那时游士的说辞也有人分国记载,也是铺排的记言,后来成为《战国策》那部书。《左传》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它最长于战争的记载,它能够将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次分明,它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它的记言也异曲同工,不过不算独创罢了。它可还算不得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书,它的顺序是依着《春秋》的。《春秋》的编年并不是自觉的系统,而且“断如复断”,也不成一部“书”。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才是第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史书,他创造了“纪传”的体制。他的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五十多万字。十二是十二月,是地支,十是天干,八是卦数,三十取《老子》“三十辐共一毂”的意思,表示那些“辅弼股肱之臣”,“忠信行道以奉主上”; 162 七十表示人寿之大齐,因为列传是记载人物的。这也是用数目的哲学做系统,并非逻辑的秩序,和《吕氏春秋》一样。这部书“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以剪裁与组织见长,但是它的文字最大的贡献,还在描写人物。左氏只是描写事,司马迁进一步描写人;写人更需要精细的观察和选择,比较的更难些。班彪论《史记》“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 163 ,这是说司马迁行文委曲自然,他写人也是如此。他又往往即事寓情,低徊不尽;他的悲愤的襟怀,常流露在字里行间。明代茅坤称他“出《风》入《骚》” 164 ,是不错的。

汉武帝时候,盛行辞赋;后世说“楚辞汉赋”,真的,汉代简直可以说是赋的时代,所有的作家几乎都是赋的作家。赋既有这样压倒的势力,一切的文体,自然都受它的影响。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西汉记事记言,都还用散行的文字,语意大抵简明;东汉就在散行里夹排偶,汉、魏之际,排偶更甚。西汉的赋,虽用排偶,却还重自然,并不力求工整;东汉到魏,越来越工整,典故也越用越多。西汉普通文字,句子很短,最短有两个字的;东汉的句子,便长起来了,最短的是四个字;魏代更长,往往用上四下六或上六下四的两句以完一意,所谓“骈文”或“骈体”,便这样开始发展。骈体出于辞赋,夹带着不少的抒情的成分,而句读整齐,对偶工丽,可以悦目,声调和谐,又可悦耳,也都助人情韵。因此能够投人所好,成功了不废的体制。

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可以说是骈体发展的指路牌。他不选经、子、史,也不选“辞”。经太尊,不可选;史“褒贬是非,纪别异同”,不算“文”;子“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辞”是子史的支流,也都不算“文”。他所选的只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之作。“事”是“事类”,就是典故,“翰藻”兼指典故和譬喻。典故用得好的,譬喻用得好的,他才选在他的书里。这种作品好像各种乐器,“并为入耳之娱”;好像各种绣衣,“俱为悦目之玩”。这是“文”,和经、子、史及“辞”的作用不同,性质自异。后来梁元帝又说“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165 这是说,用典故、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作品才叫作“文”呢。这种“文”大体上专指诗赋和骈体而言,但应用的骈体如章奏等,却不算在里头。汉代本已称诗赋为“文”,而以“文辞”或“文章”称记言、记事之作。骈体原也是些记言、记事之作,这时候却被提出一部分来,与诗赋并列在“文”的尊称之下,真是“附庸蔚为大国”了。

这时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佛典的翻译,一是群经的义疏。佛典翻译从前不是太直,便是太华;太直的不好懂,太华的简直是魏、晋人讲老、庄之学的文字,不见新义,这些译笔都不能做到“达”的地步。东晋时候,后秦主姚兴聘龟兹僧鸠摩罗什为国师,主持译事。他兼通华语及西域语,所译诸书,一面曲从华语,一面不失本旨。他的译笔可也不完全华化,往往有“天然西域之语趣” 166 ;他介绍的“西域之语趣”是华语所能容纳的,所以觉得“天然”,新文体这样成立在他的手里。但他的翻译虽能“达”,却还不能尽“信”,他对原文是不太忠实的。到了唐代的玄奘,更求精确,才能“信”“达”兼尽,集佛典翻译的大成。这种新文体一面增扩了国语的词汇,也增扩了国语的句式。词汇的增扩,影响最大而易见,如现在口语里还用着的“因果”“忏悔”“刹那”等词,便都是佛典的译语。句式的增扩,直接的影响比较小些,但像文言里常用的“所以者何”“何以故”等也都是佛典的译语。另一面,这种文体是“组织的,解剖的” 167 。这直接影响了佛教徒的注疏和“科分”之学 168 ,间接影响了一般解经和讲学的人。

演释古人的话的有“故”“解”“传”“注”等。用故事来说明或补充原文,叫作“故”。演释原来辞意,叫作“解”。但后来解释字句,也叫作“故”或“解”。“传”,转也,兼有“故”“解”的各种意义。如《春秋左氏传》补充故事,兼阐明《春秋》辞意。《公羊传》《谷梁传》只阐明《春秋》辞意——用的是问答式的记言。《易传》推演卦爻辞的意旨,也是铺排的记言。《诗毛氏传》解释字句,并给每篇诗做小序,阐明辞意。“注”原只解释字句,但后来也有推演辞意、补充故事的。用故事来说明或补充原文,以及一般的解释辞意,大抵明白易晓。《春秋》三传和《诗毛氏传》阐明辞意,却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所以支离破碎,无中生有。注字句的本不该有大出入,但因对于辞意的见解不同,却取字义,也有各别的标准。注辞意的出入更大,像王弼注《周易》,实在是发挥老、庄的哲学;郭象注《庄子》,更是借了《庄子》发挥他自己的哲学;南北朝人做群经“义疏”,一面便是王弼等人的影响,一面也是翻译文体的间接影响,这称为“义疏”之学。

汉、晋人做群经的注,注文简括,时代久了,有些便不容易通晓。南北朝人给这些注做解释,也是补充材料,或推演辞意,“义疏”便是这个。无论补充或推演,都得先解剖文义,这种解剖必然的比注文解剖经文更精细一层。这种精细的克制不算是破坏的解剖,似乎是佛典翻译的影响。就中推演辞意的有些也只发挥老、庄之学,虽然也是无中生有,却能自成片段,便比汉人的支离破碎进步。这是王弼等人的衣钵,也是魏、晋以来哲学发展的表现,这是又一种新文体的分化。到了唐修《五经正义》,削去玄谈,力求切实,只以疏明注义为重。解剖字句的功夫,至此而极详。宋人所谓“注疏”的文体,便成立在这时代。后来清代的精详的考证文,就是从这里变化出来 的。

不过佛典只是佛典,义疏只是义疏,当时没有人将这些当作“文”的。“文”只用来称“沈思翰藻”的作品,但“沈思翰藻”的“文”,渐渐有人嫌“浮”“艳”了。“浮”是不直说,不简截说的意思。“艳”正是隋代李谔《上文帝书》中所指斥的:“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那时北周的苏绰是首先提倡复古的人,李谔等纷纷响应,但是他们都没有找到路子,死板地模仿古人到底是行不通的。唐初,陈子昂提倡改革文体,和者尚少。到了中叶,才有一班人“宪章六艺,能探古人述作之旨” 169 ,而元结、独孤及、梁肃最著。他们作文,主于教化,力避排偶,辞取朴拙。但教化的观念,广泛难以动众,而关于文体,他们不曾积极宣扬,因此未成宗派,开宗派的是韩愈。

韩愈,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宪宗时,他做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被贬;后来官至吏部侍郎,所以称为韩吏部。他很称赞陈子昂、元结复古的功劳,又曾请教过梁肃、独孤及。他的脾气很坏,但提携后进,最是热肠。当时人不愿为师,以避标榜之名;他却不在乎,大收弟子。他可不愿做章句师,他说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 170 ,他实在是以文辞为教的创始者。他所谓“传道”,便是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道;所谓“解惑”,便是排斥佛、老。他是以继承孟子自命的,他排佛、老,正和孔子距杨、墨一样。当时佛、老的势力极大,他敢公然排斥,而且因此触犯了皇帝 171 ,这自然足以惊动一世。他并没有传了什么新的道,却指示了道统,给宋儒开了先路。他的重要贡献,还在他所提倡的“古文”上。

他说他作文取法《尚书》《春秋》《左传》《周易》《诗经》以及《庄子》《楚辞》《史记》、扬雄、司马相如等。《文选》所不收的经、子、史,他都排进“文”里去。这是一个大改革、大解放,他这样建立起文统来。但他并不死板地复古,而以变古为复古。他说:“惟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 172 ”又说:“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173 ”他是在创造新语。他力求以散行的句子换去排偶的句子,句逗总弄得参参差差的。但他有他的标准,那就是“气”。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174 。“气”就是自然的语气,也就是自然的音节。他还不能跳出那定体“雅言”的圈子而采用当时的白话,但有意的将白话的自然音节引到文里去,他是第一个人。在这一点上,所谓“古文”也是不“古”的,不过他提出“语气流畅”(气盛)这个标准,却给后进指点了一条明路。他的弟子本就不少,再加上私淑的,都往这条路上走,文体于是乎大变。这实在是新体的“古文”,宋代又称为“散文”——算成立在他的手里。

韩愈像 唐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誉其“文起八代之衰”

柳宗元与韩愈,宋代并称,他们是好朋友。柳作文取法《书》《诗》《礼》《春秋》《易》,以及《谷梁》《孟》《荀》《庄》《老》《国语》《离骚》《史记》,也将经、子、史排在“文”里,和韩的文统大同小异。但他不敢为师,“摧陷廓清”的劳绩,比韩差得多。他的学问见解,却在韩之上,并不墨守儒言。他的文深幽精洁,最工游记,他创造了描写景物的新语。

韩愈的门下有难、易两派。爱易派主张新而不失自然,李翱是代表;爱难派主张新就不妨奇怪,皇甫湜是代表。当时爱难派的流传盛些,他们矫枉过正,语艰意奥,扭曲了自然的语气、自然的音节,僻涩诡异,不易读诵。所以唐末宋初,骈体文又回光反照了一下。雕琢的骈体文和僻涩的古文先后盘踞着宋初的文坛,直到欧阳修出来,才又回到韩愈与李翱,走上平正通达的古文的路。

韩愈抗颜为人师而提倡古文,形势比较难;欧阳修居高位而提倡古文,形势比较容易。明代所称唐宋八大家 175 ,韩、柳之外,六家都是宋人。欧阳修为首,以下是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曾巩、苏轼是欧阳修的门生,别的三个也都是他提拔的,他真是当时文坛的盟主。韩愈虽然开了宗派,却不曾有意立宗派,欧、苏是有意的立宗派。他们虽也提倡道,但只促进了并且扩大了古文的发展。欧文主自然,他所作纡徐曲折,而能条达疏畅,无艰难劳苦之态;最以言情见长,评者说是从《史记》脱化而出。曾学问有根柢,他的文确实而谨严;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三苏长于议论,得力于《战国策》《孟子》;而苏轼才气纵横,并得力于《庄子》。他说他的文“随物赋形”,“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176 ,又说他意到笔随,无不尽之处 177 ,这真是自然的极致了。他的文,学的人最多,南宋有“苏文熟,秀才足”的俗谚 178 ,可见影响之大。

欧、苏以后,古文成了正宗。辞赋虽还算在古文里头,可是从辞赋出来的骈体却只拿来做应用文了。骈体声调铿锵,便于宣读,又可铺陈词藻不着边际,便于酬酢,做应用文是很相宜的。所以流传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死去,但中间却经过了散文化,自从唐代中叶的陆贽开始。他的奏议切实恳挚,绝不浮夸,而且明白晓畅,用笔如舌。唐末骈体的应用文专称“四六”,却更趋雕琢,宋初还是如此。转移风气的也是欧阳修,他多用虚字和长句,使骈体稍稍近于语气之自然。嗣后群起仿效,散文化的骈文竟成了定体了,这也是古文运动的大收获。

唐代又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语录,一是“传奇”,都是佛家的影响。语录起于禅宗,禅宗是革命的宗派,他们只说法而不著书。他们大胆地将师父们的话参用当时的口语记下来,后来称这种体制为语录。他们不但用这种体制记录演讲,还用来通信和讨论。这是新的记言的体制,里面夹杂着“雅言”和译语。宋儒讲学,也采用这种记言的体制,不过不大夹杂译语。宋儒的影响究竟比禅宗大得多,语录体从此便成立了、盛行了。

传奇是有结构的小说,从前只有杂录或琐记的小说,有结构的从传奇起头。传奇记述艳情,也记述神怪,但将神怪人情化。这里面描写的人生,并非全是设想,大抵还是以亲切的观察做底子,这开了后来佳人才子和鬼狐仙侠等小说的先路。它的来源一方面是俳谐辞赋,一方面是翻译的佛典故事,佛典里长短的寓言所给予的暗示最多。当时文士做传奇,原来只是向科举的主考官介绍自己的一种门路。当时应举的人在考试之前,得请达官将自己姓名介绍给主考官,自己再将文章呈给主考官看。先呈正经文章,过些时再呈杂文如传奇等,传奇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人又爱看,是科举的很好媒介,这样,作者便日见其多了。

到了宋代,又有“话本”,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话本是“说话”的底本,“说话”略同后来的“说书”,也是佛家的影响。唐代佛家向民众宣讲佛典故事,连说带唱,本子夹杂“雅言”和口语,叫作“变文”,“变文”后来也有说唱历史故事及社会故事的。“变文”便是“说话”的源头,“说话”里也还有演说佛典这派。“说话”是平民的艺术,宋仁宗很爱听,以后便变为专业,大流行起来了。这里面有说历史故事的,有说神怪故事的,有说社会故事的。“说话”渐渐发展,本来由一个或几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短故事,引出一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长故事的,后来却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

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就中《三国志演义》还夹杂着“雅言”,《水浒传》和《西游记》便都是白话了。这里除《西游记》以设想为主外,别的都可以说是写实的,这种写实的作风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得着充分的发展。《三国志演义》等书里的故事虽然是关联的,却不是联贯的。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明代用八股文取士,一般文人都镂心刻骨地去简练揣摩,所以极一代之盛。“股”是排偶的意思,这种体制,中间有八排文字互为对偶,所以有此称。——自然也有变化,不过“八股”可以说是一般的标准。——又称为“四书文”,因为考试里最重要的文字,题目都出在四书里。又称为“制艺”,因为这是朝廷法定的体制。又称为“时文”,是对古文而言。八股文也是推演经典辞意的,它的来源,往远处说,可以说是南北朝义疏之学,往近处说,便是宋、元两代的经义,但它的格律,却是从“四六”演化的。宋代定经义为考试科目,是王安石的创制,当时限用他的群经“新义”,用别说的不录。元代考试,限于四书,规定用朱子的章句和集注。明代制度,主要的部分也是如此。

经义的格式,宋末似乎已有规定的标准,元、明两代大体上递相承袭。但明代有两种大变化:一是排偶,一是代古人语气。因为排偶,所以讲究声调。因为代古人语气,便要描写口吻;圣贤要像圣贤口吻,小人要像小人的。这是八股文的仅有的本领,大概是小说和戏曲的不自觉的影响。八股文格律定得那样严,所以得简练揣摩,一心用在技巧上。除了口吻、技巧和声调之外,八股文里是空洞无物的。而因为那样难,一般作者大都只能套套滥调,那真是“每下愈况”了。这原是君主牢笼士人的玩意儿,但它的影响极大,明、清两代的古文大家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八股文出身的。

清代中叶,古文有桐城派,便是八股文的影响。诗人作家自己标榜宗派,在前只有江西诗派,在后只有桐城文派。桐城派的势力,绵延了二百多年,直到民国初期还残留着,这是江西派比不上的。桐城派的开山祖师是方苞,而姚鼐集其大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当时有“天下文章在桐城”的话 179 ,所以称为桐城派。方苞是八股文大家。他提倡归有光的文章,归也是明代八股文兼古文大家。方是第一个提倡“义法”的人,他论古文以为六经和《论语》《孟子》是根源,得其枝流而义法最精的是《左传》《史记》,其次是《公羊传》《谷梁传》《国语》《国策》,两汉的书和疏,唐宋八家文 180 ——再下怕就要数到归有光了。这是他的,也是桐城派的文统论。“义”是用意,是层次,“法”是求雅、求洁的条目。雅是纯正不杂,如不可用语录中语、骈文中丽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俊语,《南史》《北史》中佻巧语以及佛家语。后来姚鼐又加上注疏语和尺牍语,洁是简省字句,这些“法”其实都是从八股文的格律引申出来的。方苞论文,也讲“阐道” 181 ;他是信程、朱之学的,不过所入深罢了。

方苞受八股文的束缚太甚,他学得的只是《史记》、欧、曾、归的一部分,只是严整而不雄浑,又缺乏情韵。姚鼐所取法的还是这几家,虽然也不雄浑,却能“迂回荡漾,余味曲包” 182 ,这是他的新境界。《史记》本多含情不尽之处,所谓远神的。欧文颇得此味,归更向这方面发展——最善述哀,姚简直用全力揣摩。他的老师刘大櫆指出作文当讲究音节,音节是神气的迹象,可以从字句下手 183 。姚鼐得了这点启示,便从音节上用力,去求得那绵邈的情韵。他的文真是所谓“阴与柔之美” 184 。他最主张诵读,又最讲究虚助字,都是为此,但这分明是八股文讲究声调的转变。刘是雍正副榜,姚是乾隆进士,都是用功八股文的。当时汉学家提倡考据,不免繁琐的毛病,姚鼐因此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端相济,偏废的就是“陋”儒 185 。但他的义理不深,考据多误,所有的还只是词章本领。他选了《古文辞类纂》,序里虽提到“道”,书却只成为古文的典范。书中也不选经、子、史,经也因为太尊,子、史却因为太多,书中也选辞赋。这部选本是桐城派的经典,学文必由于此,也只须由于此。方苞评归有光的文庶几“有序”,但“有物之言”太少 186 。曾国藩评姚鼐也说一样的话,其实桐城派都是如此。攻击桐城派的人说他们空疏浮浅,说他们范围太窄,全不错,但他们组织的技巧,言情的技巧,也是不可抹杀 的。

姚鼐以后,桐城派因为路太窄,渐有中衰之势。这时候仪征阮元提倡骈文正统论,他以《文选序》和南北朝“文”“笔”的分别为根据,又扯上传为孔子做的《易·文言传》。他说用韵用偶的才是文,散行的只是笔,或是“直言”的“言”,“论难”的“语” 187 。古文以立意、记事为宗,是子、史正流,终究与文章有别。《文言传》多韵语、偶语,所以孔子才题为“文”言。阮元所谓韵,兼指句末的韵与句中的“和”而言 188 。原来南北朝所谓“文”“笔”,本有两义:“有韵为文,无韵为笔”,是当时的常言 189 。——韵只是句末韵。阮元根据此语,却将“和”也算是韵,这是曲解一。梁元帝说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作品是文,骈体的章奏与散体的著述都是笔 190 ,阮元却只以散体为笔,这是曲解二。至于《文言传》,固然称“文”,却也称“言”,况且也非孔子所作——这更是附会了。他的主张,虽然也有一些响应的人,但是不成宗派。

曾国藩出来,中兴了桐城派。那时候一般士人,只知做八股文;另一面汉学、宋学的门户之争,却越来越厉害,各走偏锋。曾国藩为补偏救弊起见,便就姚鼐义理、考据、词章三端相济之说加以发扬光大。他反对当时一般考证文的芜杂琐碎,也反对当时崇道贬文的议论,以为要明先王之道,非精研文字不可;各家著述的见道多寡,也当以他们的文为衡量的标准。桐城文的病在弱在窄,他却能以深博的学问、弘通的见识、雄直的气势,使它起死回生,他才真回到韩愈,而且胜过韩愈。他选了《经史百家杂钞》,将经、史、子也收入选本里,让学者知道古文的源流,文经的一贯,眼光便比姚鼐远大得多。他的幕僚和弟子极众,真是登高一呼,群山四应,这样延长了桐城派的寿命几十年。

但“古文不宜说理” 191 ,从韩愈就如此,曾国藩的力量究竟也没有能够补救这个缺陷于一千年之后。而海通以来,世变日亟,事理的繁复,有些绝非古文所能表现。因此聪明才智之士渐渐打破古文的格律,放手做去。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他的文“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而“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 192 。但这种“魔力”也不能持久,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快,这种“新文体”又不够用了。胡适之先生和他的朋友们这才起来提倡白话文,经过五四运动,白话文是畅行了,这似乎又回到古代言文合一的路。然而不然,这时代是第二回翻译的大时代。白话文不但不全跟着国语的口语走,也不全跟着传统的白话走,却有意地跟着翻译的白话走。这是白话文的现代化,也就是国语的现代化。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并不足怪的。

[1] 原文为“孤负”,今改正。

[2] 《淮南子·本经训》及高诱注。

[3] 古代简牍用泥封口,在泥上盖印。

[4] 《说文·文部》。

[5] 民国时期通用的汉语注音符号,“ㄐ”相当于汉语拼音之“j”,“ㄧ”相当于汉语拼音之“i”。

[6] 《说文序》。

[7] 语见《易·系辞》。太极是混沌的元气,两仪是天地,四象是日月星辰。

[8] 《左传·僖公四年》。

[9] 《周礼·春官·太卜》。

[10] 《古论语》作“易”,《鲁论语》作“亦”。

[11] 《庄子·天运篇》和《天下篇》所说六经的次序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到了《汉书·艺文志》,便成了《易》《书》《诗》《礼》《乐》《春秋》了。

[12] “雅言”见《论语·述而》。

[13] 《说文·言部》:“谟,议谋也。”

[14] 《说文·书部》:“书,著也。”

[15] 《论衡·正说篇》。

[16] 《劝学篇》。

[17] 裴骃《史记集解》引张晏曰:“伏生名胜,《伏氏碑》云。”

[18] 《论衡·正说篇》。

[19] 《汉书》本传。

[20] 语见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上。

[21] 《后汉书·杨伦传》。

[22] 《家语》托名孔安国,《孔丛子》托名孔鲋。

[23] 桓谭《新论》作五十八,《汉书·艺文志》自注作五十七。

[24] 见真德秀《大学衍义》。所谓十六字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伪《大禹谟》里,是舜对禹的话。

[25] 以上引顾颉刚《盘庚中篇今译》(《古史辨》第二册)。

[26] 《晋书·荀嵩传》。

[27]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四。

[28] 见《朱子语类》七十八。

[29] 《吕氏春秋·古乐篇》。

[30] 英美吉特生《英国民歌论说》,译文据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歌谣章》。

[31] “土鼓”、“土槌儿”(蒉桴)见《礼运》和《明堂位》,“芦管儿”(苇蘥)见《明堂位》。

[32] 今《诗经》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

[33] 《卫风·淇澳》的句子。

[34] 《论语·学而》。

[35]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的句子,“素以为绚兮”一句今已佚。

[36] 《论语·八佾》。

[37] “思无邪”,《鲁颂·駉》的句子;“思”是语词,无义。

[38] 《论语·阳货》。

[39] 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40] 《周礼·大师》郑玄注。

[41] 《礼论篇》。

[42] 《礼记·郊特牲》。

[43] 《礼记·乐记》。

[44] 《老子》三十八章。

[45] 阮籍语,原文见《世说新语·任诞》。

[46] 《荀子·乐论篇》,《礼记·乐记》。

[47] 《礼记·乐记》。

[48] 《礼记·乐记》。

[49] 《礼记·乐记》。

[50]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51] 《论语·泰伯》。

[52] 《左传·宣公二年》。

[53]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54] 《史记·孔子世家》。

[55] 《孟子·滕文公下》。

[56]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是“鲁君子”,《汉书·刘歆传》说“亲见夫子”,“好恶与圣人同”,杜预《春秋序》说是“身为国史”。

[57] 九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十三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58] 《汉书·艺文志》有《中庸说》二篇,《隋书·经籍志》有戴顒《中庸传》二卷,梁武帝《中庸讲疏》一卷。

[59] 原文见《大学章句》卷头。

[60] 原文见《中庸章句》卷头。

[61] 原文见《中庸章句》卷头。

[62] 朱子《大学或问》卷一。

[63] 《孔子世家》。

[64] 《中庸或问》卷一。

[65] 《公孙丑》。

[66] 《滕文公》。

[67] 《孟子集注序》说引程子说。

[68] 《离娄》。

[69] 罗根泽《战国策作于蒯通考》及《补证》(《古史辨》第四册)。

[70] 李格非《书战国策后》。

[71] 原文见《史记自序》。

[72] 原文见《史记自序》。

[73] 《后汉书·班彪传》。

[74] 《汉书·司马迁传赞》。

[75] 《后汉书·蔡邕传》。

[76] 《汉书·司马迁传赞》。

[77] 《汉书·叙传》。

[78] 刘向著有《别录》。

[79] 《通志总序》。

[80] 《通志总序》。

[81] 《超奇篇》,这里据《史通·鉴识》原注引,和通行本文字略异。

[82] 《超奇篇》。

[83] 原文见《晋书·张辅传》。

[84] 原文见《史通·杂说》上。

[85] 《通史·六家》。

[86] 《通史·六家》。

[87] 《通志总序》。

[88] 《后汉书·班固传赞》。

[89] 《汉书评林序》。

[90] 《文史通义·诗教》下。

[91] 《史通·书事》。

[92] 语见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上。

[93] 《论语·卫灵公》。

[94] 《论语·述而》。

[95] 《论语·颜渊》。

[96] 《孟子·公孙丑》。

[97] 《论语·宪问》。

[98] 《淮南子·氾论训》。

[99] 《老子》十六章。

[100] 《老子》三十六章。

[101] 《老子》四十五章。

[102] 《老子》五十七章。

[103] 《庄子·在宥》《庄子·天运》。

[104] 《吕氏春秋·审应览·离谓篇》。

[105] 语见《庄子·秋水》。

[106] 《荀子·非十二子篇》。

[107] 语见《韩非子·孤愤》。

[108] 《韩非子·定法》。

[109] 《韩非子·定法》。

[110]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11] 《吕氏春秋·有始览·名类篇》及《文选·左思<魏都赋>》、李善注引《七略》。

[112] 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序》说《春秋》中“多非常异议可怪之论”。

[113] 《史记·秦始皇本纪》。

[114] 原文见《汉书·董仲舒传》。

[115] 《楚辞·渔父》。

[116] 《史记·屈原传》。

[117] 王逸《离骚经序》,班固《离骚赞序》。

[118] 刘熙载《艺概》中《赋概》。

[119] 《史记·屈原传》。

[120] 王逸《楚辞章句序》。

[121] 《朱子语类》一四〇。

[122] 《文心雕龙·谐隐篇》。

[123] 《汉书·王褒传》:“宣帝时……徵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

[124] 《汉书·司马相如传赞》引扬雄语。

[125] 《法言·吾子篇》。

[126] 《两都赋序》。

[127] “俳体”的名称,见元祝尧《古赋辨体》。

[128] “文体”的名称,见元祝尧《古赋辨体》。

[129] 以上参用朱希祖《汉三大乐府调辨》(《清华学报》四卷二期)说。

[130] “诗教”见《礼记·经解》。

[131] 《与吴质书》。

[132] 《咏怀》第一首。

[133] 《诗品序》。

[134] 《诗品》论陶语。

[135] 原是贺知章语,见《旧唐书·李白传》。

[136]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37] 胡适《白话文学史》。

[138] 《沧浪诗话》说诗的“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沈着痛快”。“优游不迫”就是“温柔敦厚”。

[139] 白居易《与元九(稹)书》。

[140] 以上参用胡小石《中国文学史》(上海人文社版)说。

[141]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142] 周必大跋杨诚斋诗语。

[143] 陆游《文章诗》。

[144] 《诗大序》。

[145] 宋周麟之跋孙觉《春秋经解》引王语,“朝报”相当于现在政府公报。

[146] 《说文·辛部》。

[147] 均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148] 《论语·宪问》。

[149] 《论语·先进》。

[150] 《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里用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解释。

[151] 《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

[152] 《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153] 《非命》上。

[154]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55] 《滕文公》下。

[156] 《非相篇》。

[157] 八十一章。

[158] 《齐物论》。

[159] 《问辩》。

[160] 上节及本节参用傅斯年《战国文籍中之篇式书体》(《中央研究院语言历史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二分卷)说。

[161] 《孟子·滕文公》:“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楚人要学齐语,可见齐语流行很广。又《韩诗外传》四:“然则楚之狂者楚言,齐之狂者齐言,习使然也。”“楚言”和“齐言”并举,可见楚言也是很有势力的。

[162] 《史记自序》。

[163] 《后汉书·班彪传》。

[164] 《史记评林》总评。

[165] 《金楼子·立言篇》。

[166] 宋赞宁论罗什所译《法华经》语,见《宋高僧传》卷三。

[167] 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六之二。

[168] 佛教徒注释经典,分析经文的章段,称为“科分”。

[169] 李舟《独孤常州集序》。

[170] 《师说》。

[171] 《谏佛骨表》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172] 樊绍述《墓志铭》。

[173] 《答李翊书》。

[174] 《答李翊书》。

[175] 茅坤有《唐宋八大家文钞》,从此“唐宋八大家”成为定论。

[176] 《文说》。

[177] 何薳《春渚纪闻》中东坡事实。

[178] 陆游《老学庵笔记》。

[179] 周书昌语,见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180] 《古文约选·序例》。

[181] 见雷《卜书》。

[182] 吕璜纂《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

[183] 刘大櫆《论文偶记》。

[184] 姚鼐《复鲁絜非书》。

[185] 《述庵文钞序》,又《复秦小岘书》。

[186] 《书震川文集后》。

[187] 根据《说文·言部》。

[188] 阮元《文言说》及《与友人论古文书》。

[189] 《文心雕龙·总术》。

[190] 《金楼子·立言篇》。

[191] 曾国藩《复吴南屏书》:“仆尝谓古文之道,无施不可,但不宜说理耳。”

[19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tsWXjCV1vrgx/9P125OiKCK3KUmopqXObOfqbWt+aFrD2qdhIjL5SsKOzeCyeX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