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快乐?白居易认为,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乐人者,便是快乐。何谓笑容?格拉索说,笑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镇静剂。很多人汲汲一生都在追求快乐,但到头来,依旧不明白什么是快乐。其实,快乐很简单,就是我们心中的那份纯真。
一个国王终日闷闷不乐,愁眉不展,大臣和御医束手无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后来得到一位道士指点,说只要能找到一个快乐的人,将他的鞋子让国王穿上,国王的病就能不治而愈。于是,大臣们四处寻找快乐的人。一天,他们听到一个农夫在田间引吭高歌,就上前询问,你觉得自己快乐吗?农夫说,当然,我没有一天不快乐。大臣听了欣喜万分,立刻向农夫索求鞋子。然而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农夫穷得连一双鞋子也没有。
人们往往以为,快乐是与金钱挂钩的,钱越多快乐也就越多。殊不知,钱与快乐,从来没什么必然联系,更不存在正比例关系。诚然,人的生存需要基本的物质条件来满足。但在满足了这个条件之后,再谈我们快乐与否,也就与金钱没有了必然的联系。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满足。当我们没有房屋遮风避雨时,我们以为只要拥有一间房子,就一定会很快乐。可等到我们真正拥有它时,我们依然不快乐,因为我们发现拥有的这间房子太狭小、太简陋。当我们一天吃不上一碗大米饭时,以为只要一日三餐衣食无忧,自己就一定会很满足。可等到我们真正拥有它时,我们依然感到不满,因为我们发现别人吃的都是山珍海味……
人的欲望无穷尽也,倘若以金钱作为快乐的衡量标准,那么,我们注定只能走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而永远不会有满足的那一天。其实,很多时候,快乐只与我们的心态有关。正如那句名言所说,心若不自由,到哪里都是奴隶。同样的道理,只要我们的心是快乐的,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都是快乐的。一个人想要的东西越多,他所能获得的快乐也就越少,反之,越是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保持自己的纯真,他所能收获的快乐也就越多。
因为买不起车,叶晓彤天天需要骑车上班。慢慢地,她感到很痛苦,觉得自己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真是太辛苦了。为此,她很是羡慕那些有车的人,不必风吹日晒,省时又省力,舒服气派。这种对比时常令她心理失衡,郁闷不快。
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发现路上骑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她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近几年在欧美不少国家兴起了“骑行”活动。大意是,骑自行车既省钱又健身,有利于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和环境保护。所以不少人家里有车也不开,专门骑车外出。听到这则信息,她一下子又觉得自己骑车不是件“命苦”和“没面子”的事了,反而有种莫名地优越感,情绪也高涨起来。每天再骑车时,她都觉得自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是在欣赏风光。
若想与快乐结缘,我们就需要改变“只有赚很多钱,我才能快乐”这种思维模式。生活快乐的取得,在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精神,而不是生活方式的本身;在于我们对过程的积极投入和体验,而不是一定要获得某种具体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活的快乐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发掘、认识和创造,而非某种时尚的外部界定、他人的认可,以及与他人的攀比。因此,想要生活快乐,需要的是意识里的乐观选择,而不是什么既定的条件。
20世纪初,一位少年梦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闲就练琴,练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却进步甚微。最后,就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但又怕讲出真话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支,简直破绽百出,不堪入耳。一曲终了,老琴师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少年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琴师又问道:“你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对他说:“孩子,你非常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在我看来,快乐本身就是成功。”
少年听了琴师的话,深受触动。自那以后,他再拉小提琴,父母发现他的琴音中多了几分平缓,少了以前那种刻意和急躁的味道,反而有点儿像模像样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一类人,他们脸色红润,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心情愉快,虽然在事业上没有太大的建树,与功成名就也不怎么沾边。但他们活得顺心,不会“早生华发”,我们能说他们是失败的吗?
有人问一个清洁工:从雄心勃勃的少年,到现在的孤身老人,你什么时候最快乐呢?“当我知道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的时候。”清洁工想也不想地答道。
可见,快乐是不须要附加什么特定条件的,也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和界定,更无须在攀比中获得快乐。快乐是一种意识,只要我们想,就能快乐。保持住心中的那份纯真,让我们待人做事,不是为了去获得什么,而只是享受那份乐趣,这便是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