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马克·吐温坐火车到一所大学去讲课。因为离讲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十分着急,可是火车却开得很慢,于是幽默家想出了一个发泄怨气的办法。
当列车员过来检查票时,马克·吐温递给他一张儿童票。这位列车员也挺幽默,故意仔细打量,说:“真有意思,看不出来您还是个孩子啊。”幽默大师回答:“我现在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我买火车票时还是孩子,火车开得实在太慢了。”
萧伯纳曾说:“幽默是使人发笑的一种主要因素。”中国作家王蒙也认为“幽默感是智力上的优越感,幽默的话语能减除痛苦,抵消伤感,缓解紧张,松弛情绪。”可以说,幽默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反射出我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调剂着我们单调、乏味的生活。那么,既然幽默如此重要,那怎么才能让我们的语言也变得幽默,说出“笑”果呢?
诚然,幽默是聪明人和达观者的智慧游戏,是心智的释放,是心理优越感在骤然间能量的积聚。但是,幽默的产生,除了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的丰富程度之外,还离不开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如夸张、比喻、排比等,用好了它们,幽默才有了实质。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在幽默中的运用:
一位女教师在课堂上提问:“‘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去死’这句话是谁说的?”过了一会儿,有人用不熟练的英语答道:“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
“对,同学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是日本学生,你们生长在美国却回答不出来,而来自遥远的日本的学生却能回答,多么可怜啊!”
“把日本人干掉!”教室里传来一声怪叫。女教师气得满脸通红,大声问道:“谁?这是谁说的?”沉默了一会儿,有人答道:“1945年,杜鲁门总统说的。”
以前有两个特别爱吹牛的人,有一天他们撞上了。甲说:“前几天家里蒸了个包子,一家四口围着吃了三天三夜,你猜怎么着,没见着馅儿。于是又吃了三天三夜,突然发现我儿子正在里面吃馅呢!”乙不甘示弱道:“那算什么!我家那个包子才是真的大,一家八口吃了八天八夜,却只见一块碑,上书‘此地离馅还有三十里’。”
这就属于扩大夸张,将事物往大的方向夸说,脱离客观现实,在吹嘘渲染时往往产生幽默效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本正经、实事求是又何来幽默呢?不合逻辑,不重约束,让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想象,才能引起注意,产生共鸣。
有人在网上贴出了一则“春运期间乘火车须知”:
1.须提前5~10天去旅行社、宾馆、学校或其他各种类型的订票处订票,以亲身感受“每逢佳节倍挨宰”的滋味。
2.上火车时不须用力,只需在人群中缩成一团,悄悄扯住前面老乡的裤带,充分享受被几十人的伟大合力挤成肉饼后,自然而然地被“带”上车的感觉。
3.落座后需立即脱鞋,以使臭味共享之,落座后须立即点燃香烟,以尽快使车厢内烟雾弥漫,恍若仙境,咳嗽声四起,功德无量。
4.两人座位须坐三人,三人座位宜挤五人,以示亲热、和谐与团结。
5.所有的瓜子皮儿、苹果核、鸡骨头、茶叶根儿、易拉罐,千万不可丢进垃圾篓,须随地乱扔,以显示我国地大物博,人人步入小康生活。
6.乘务人员不必送水,更须将茶炉锁死,以使大家充分体验先烈的革命艰苦。
该“乘车须知”一经展示,即迎来网友围观点赞,对其中所描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大感愤慨。与呆板的报告不同,这篇“乘车须知”灵活生动,极富吸引力。
传说李鸿章有一个远房亲戚,胸无点墨却热衷于科举,一心想借李鸿章的关系捞一官半职。他在考场上打开试卷,竟无法下笔。眼看就要交卷了,便灵机一动,在试卷上写下“我乃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戚)”,指望能获主考官录取。
主考官批阅这份试卷时发现他竟将“戚”错写成“妻”,提笔在卷上批到:“所以我不敢娶你。”“娶”与“取”同音,主考官针对他的错字,来了个双关的“错批”,既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又极富情趣。最后,李鸿章得知此事,反而称赞他机智过人。
在钱钟书的《围城》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要赶,不知不觉又走了一站。到时候它是否吃得上萝卜,那就得看驴夫高兴。一切机关里,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譬如高松年就允诺方鸿渐到下学期升他为教授。
初看时只觉得忍俊不禁,但仔细看,通过描写赶驴人的奸诈,以此来讽刺机关单位、企业里的驭人之术,既入木三分,又不至于说得太明,惹人反感。
幽默含义是有趣或可笑且又意味深长的,是思想、学识、品质、智慧和机敏在语言中综合运用的成果。而修辞则是幽默的艺术。不同的修辞手法有着各自的功能,或婉约含蓄,或扣人心弦,或新巧灵动,或形式整齐,或幽默诙谐。根据需要灵活巧妙地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往往能产生百花齐放的效果,增添多彩的元素和快乐的因子。
学会妙用修辞,我们可以用更多的词汇和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同时让语句增添趣味性和幽默感,让我们说话或写作时更有感染力,“笑”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