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澹泊,遗个清白在乾坤。
译文
人宁可保持纯朴、自然的本性,而摒除后天的聪明才智,以便保留一点浩然正气,还给孕育灵性的大自然;人宁可抛弃俗世的荣华富贵,而过着清虚恬静的生活,以便留一个纯洁高尚的美名,还给孕育本性的天地。
评析
吴时来,字惟修,号悟斋,本县厚仁人,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登进士第,首任松江推官,因抗倭有功,累官至左都御史(督察院长官,正二品),人称吴都堂。
当时严嵩、严世蕃父子把持朝政,结党营私,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北方少数民族犯中原,而边关守备荒疏,长官克扣军饷,“兵卒冻馁,朝不保夕”,形势危若累卵。为此,吴时来上疏弹劾兵部尚书许论、宣大总督杨顺、巡按御史路楷,结果许被罢官,杨、路下狱。此三人皆严党羽翼,今吴时来剪其羽翼,严嵩父子恨之入骨,欲置他死地而后快。适逢朝廷要遣使琉球(今台湾省),严嵩父子便推荐吴时来出使。吴时来受命后慷慨陈词:“男儿死当葬身鱼腹中,此何足辞,第权奸不除,何以报朝廷。”嘉靖三十七年三月,吴时来在出使琉球前,毅然上疏奏劾严嵩父子操纵朝政、祸国殃民的滔天大罪。明世宗见疏,“为之动容,留中三日不行”。
因同日弹劾严嵩父子的还有刑部主事张子仪、董策两人,严嵩父子便以礼部尚书徐阶主使三人构陷为由密奏,诽谤吴时来上疏的目的是不愿出使琉球。以此激怒明世宗,遂将吴、张、董三人下狱。锦衣卫审问吴时来,要其交出主使。吴答:“祖宗立言,官为国除奸,此是主使。”锦衣卫怒再问,又答:“孔子教人,臣事君尽忠,此是主使。”锦衣卫大怒,尽执刑具,齐来拷问。严家羽环立,一日讯拷三百,吴时来被折磨得七孔流血,体无完肤,但他拒不认罪。最后被遣戍横洲(今广西边境横县)。
吴时来虽然上疏失败,但他“抗疏请剑,一言批鳞,九死无憾,雷轰电掣,大节凛然”的正气长留人间,英名永垂青史。
原文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译文
要想制服邪恶,必须先制服自己内心的邪恶,只有将自己内心的恶制服,其他一切邪恶自然都会消除。要想控制不合理的横逆事件,必须先控制自己容易浮动的情绪,这样所有外来的横逆之事自然不会侵入。
评析
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地对待,一个人首先要认识自我,但认识自我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认识到自己的劣根性以后,就要根除自己的劣根性,认识自我就是为了战胜自我。
培养自己的克制力和意志,与发展自己的智力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强迫自己干完一件好事情的自制力,那么任何理想都不能实现,不管你有多么聪明。
老子说:“自制者强”,“强行者有志”,的确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值得我们三思。应当说,强制自我完善和心性修养,达到精神境界的升华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