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理学家这样想
——经典的心理学流派

精神分析诞生之初,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中记录了一个经典的运用谈话治疗的案例——安娜·O。起初,安娜·O是布洛伊尔的病人,初见时,她只有21岁,因为被各种奇怪的症状困扰着,寻求布洛伊尔的帮助。那一年是1880年。

安娜·O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说来话长。安娜·O的症状首次出现在亲爱的父亲患病之后的一个月,一开始,她身体虚弱、贫血、厌食、咳嗽,每到下午便疲惫不堪,傍晚时分进入类似睡眠状态,而后则表现得高度兴奋。后来,她开始出现内斜视且卧床不起,由于一系列的机能紊乱,安娜·O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卧床期。

安娜·O是精神分析发展历史上第一个被记录的病例,相应地,由于那个时代神经科医生对精神障碍的了解有限,只有一些助眠药物和法国夏可的催眠术能用于治疗实践,布洛伊尔在对待安娜·O时,除了以上的治疗方法,他运用了谈话的方法,以耐心观察、翔实记录、催眠宣泄的方法治疗,开创了治疗癔症的新方法。

当然,谈话疗法被运用之初——布洛伊尔称其为“谈疗法”(Talking Cure)或者“清扫烟囱”,治疗效果有限,安娜·O断断续续地接受治疗,她的症状时好时坏,并没有彻底治愈,对于她的病因,布洛伊尔也没有寻得正解。在症状集中爆发的高峰期,安娜·O一天之内只有短暂的时间可以保持正常,其他时间里,她不是表现出身体痉挛,就是陷入困顿状态。在痉挛发作的同时,安娜·O的言语功能也出现问题,她变得不能说话,她本人表现出表达的欲望,语言能力却受到了抑制。

卧床四个月后,安娜·O的身体逐渐恢复,左侧肢体力量恢复,言语抑制消失,斜视也消失了。而后,安娜·O长期卧床的父亲去世,她的症状变得更为强烈,曾经陷入深度昏迷的状态,清醒过来后,她不能识别探访者,认不出她的治疗师布洛伊尔,可是,她却捂着疼痛的肚子,说出了“我要生出布洛伊尔的孩子了”这样的话。如果布洛伊尔消失几天,安娜·O的状况会变得糟糕,表现为拒绝进食、焦虑难耐、在幻觉中见到死人、骷髅等可怕的形象。接受催眠治疗之前,安娜·O白天困顿失神,下午睡觉,晚上神经兴奋,经过催眠治疗,她的这种异于常人的生物节律被催眠状态取代,身体上的痛苦也随着进入催眠状态而消失。

综合安娜·O的生活状态反思这个病例,今日的精神分析者很容易找到她的病因。其一,单调的家庭生活让她常以幻想作为情绪发泄的渠道,构成她出现人格分离的心理基础,这种分离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不属于病态;长久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她的生物节律呈现出陪护护士的习惯,夜里紧张兴奋,下午困顿休息,并且表现出癔症的症状。

从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安娜·O的真实名字是伯莎·帕彭海姆,当布洛伊尔结束对她的治疗时,她的癔症并没有彻底治愈,因为在长久的谈话治疗中,病人对治疗师产生了移情——这是弗洛伊德的看法,布洛伊尔为了自身清白,回避了这个问题,草草结束了治疗,直到十年后,布洛伊尔才在弗洛伊德的劝说下把他的一些想法写入了二人合著的《癔症研究》当中。

纵观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安娜·O的案例是里程碑,同时是沧海一粟。在整个心理学发展中,人们对异常心理的研究岂能止步于此。与弗洛伊德提出人的正常与否取决于无意识过程的同时,行为主义理论反驳了人的无意识冲突决定行为,相反地,行为主义者更看重强化、惩罚和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正常的或异常的)的影响。

拿嗜赌行为来说,部分奖励就能强化赌博行为,即使是一百次输中的一次赢,也会刺激赌徒继续赌博下去。拿弹子球来说,二战之后,弹子球游戏一度成为日本成年人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直到今日,日本的车站、商业街等人潮聚集的地方,依然可以看到专心致志打弹子球的上班族们。弹子球机是一个长方形的机器,里面有很多小洞,小洞周围设有障碍物,玩家通过操作手柄,设法将弹珠射入小洞,如果射中了关键部位,机器会吐出大量钢珠,这些钢珠可以用来兑换烟酒、玩具、蔬菜、大米等。

弹子球游戏具有赌博的性质,这也是成年人沉迷其中的原因之一。人因为受到短暂的奖励而不断沉迷其中,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却始终不能明白小小弹子球不过是行为强化的一种,如村上春树在《1973年的弹子球》中所说,“……除了换成数值的自尊心,从弹子球机中你几乎一无所得,而失去的却不可胜数”。

话说回来,世界本是一个充满各种强化物的空间,人混迹其中,不得不选择被这种或者那种刺激强化。在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之外,人因其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能从模仿、观察中学习。一个小孩子因为曾经掉入水塘险些淹死,从此对水塘心生恐惧,每次靠近类似水塘的地方,如泳池、浴缸就会生出焦虑感。其实人还有从他人经验中观察学习的能力,如掉入水塘的是朋友或者兄弟姐妹,一样能够学习到水塘是危险的地方。

同样的道理,人的异常行为也可以从条件反射和观察模仿中学习到。生活在贫民窟的青少年更容易表现出问题行为,而在中产阶级社区长大的孩子偏离社会主流成长轨迹的概率相对小一些。当然,行为主义过度强调外界环境的影响,忽略了人的人格因素,因而备受人本主义者诟病,当一个人表现出粗鲁、暴力行为时,我们可以把它归因于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也可以归因于人格因素。

当心理学家们逐渐从关注个体转移到关注生活在社会环境下的个体,将个体作为大环境的一个单元,异常行为的研究也开始从个人的潜意识和成长环境,逐渐涵盖到个人的婚姻、原生家庭、邻居、社区、阶层和社会文化。这是一种社会学的方法,社会学理论将人际关系、家庭动力和社会大气候作为三个重要的考察标准。人的心理障碍起源于与早期看护者之间相处的经验,类似于弗洛伊德强调的人生早期经验,但是社会学派不强调性、无意识等。家庭结构是一个小型社会结构,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开始于童年时期与家人相处的经验,一生之中,我们对任何一个他人做出的反应,信任或者不信任,自信还是自卑,亲密或者孤独,往往反映出在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模式。 XyX6U/Q2dcQmatr8VOL7uo8eFG/vQ9SDlqk69Ec7RpGu7YJpTxXI8fpSxYTdOuW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