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唐江山为何传至“傻”皇帝之手

大唐江山竟然传至一个傻子之手?为什么?他是唐朝历史上惟一以皇太叔身份即位的皇帝,也是晚唐皇帝中顺宗以后的十一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就是这个“傻”皇帝,还是晚唐的皇帝中得到较高声誉的一个。就连《资治通鉴》也说:“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这样说来他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

唐会昌六年(846年),武宗皇帝病卒,下步谁会继位呢?满朝大臣都在猜测中,可不想结果竟然是傻里傻气的唐宣宗。

唐宣宗是宪宗第十三子,元和五年(810年)生于大明宫。他是敬宗、文宗、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唐敬宗和唐文宗还小一岁,在穆宗长庆元年(821年)三月,被封为光王。

当时,宣宗的父亲李纯——他的第三个儿子李恒即位,是为穆宗。穆宗死了以后,紧接着是敬宗、文宗、武宗皇帝,都是穆宗的儿子。

唐宣宗

从穆宗到武宗的这段时间约为27年,而这段时期中,李怡从来不多讲话,是被大家公认的“傻子”。有一次,文宗、武宗在宣宗所住的“十六宅”举行宴会,几杯酒下肚,文宗、武宗非得逼着李怡说话,以作笑料,又因为李怡被穆宗封为光王,并戏称其为“光叔”。这样的称谓显然是大不敬,但不管你怎么捉弄、耍戏、取笑,李怡始终是一个劲儿: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一副坦然受之的样子。这样,久而久之,宫里上上下下的人都认为他是缺心眼的傻子了。

大唐江山竟然传至这样一个傻子之手?别说一般人不理解,就连当时的宰相李德裕都没有想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旧唐书·武宗本纪》有这样一段记述:(武宗)疾既笃,旬日不能言,宰相李德裕等请见,不许。中外莫知安否,人情危惧。是月二十三日,宣遗诏以皇太叔光王柩前即位。

这段记述很叫人不理解:其一,武宗皇帝快死了,后事的处理却连宰相都不让参与,这是为什么?其二,十多天连话都不能说的皇帝,居然颁布出来一个遗诏,这是怎么回事呢?很显然这遗诏是假的。那么,制造假遗诏的人是谁?其三,武宗有五个儿子,他不是没有继承人,而且退一步说,即使选别的接班人似乎也轮不到这个给人傻里傻气印象的宣宗,这样的安排目的何在?

究其真相,原来,这些都是宦官们搞的鬼。唐朝后期,宦官势力膨胀,极大地限制了宰相的权力。宦官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简单,宦官们尽管轻视皇帝,气焰嚣张,但他们毕竟是寄生在皇权上的政治势力,选什么样的皇帝对他们至关重要。因此,在他们看来选一个傻里傻气的皇帝,肯定会对自己俯首贴耳、言听计从,便于操纵。

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被他们精心选出的傻皇帝,其举止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刚即位的宣宗,立即就免去李德裕的宰相一职,贬为潮州司马,再贬为潮州司户,又贬为崖州司户,使持续了几十年的牛李党争宣告结束,也给那些尔虞我诈的人一个沉重的警示。针对宦官嚣张的气焰,宣宗“复诛其太甚者”,尽管这种打击不是很彻底也不可能彻底,但毕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唐宣宗非常重视儒士,关注科举,并经常微服到民间,采听老百姓的意见,“以观选士之得失”。

还有一点叫人钦佩的,就是每当有公卿出行,宣宗都要赋诗饯行。对手下的大臣亦彬彬有礼,每当读大臣们的奏章、上疏时,都要先洗手焚香而后览之。对老百姓更可以说是体贴爱护。有一次,有老百姓数千人请求见他,他不仅亲自接见,听他们述说求见的理由,并且还一次赏绢十五万匹。得民心者得天下,当时的老百姓都说宣宗之政有“贞观”之风。

可见,宣宗的“傻”是装出来的。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原因说起来并不复杂,就是迷惑他人,保护自己。所有的人都认为,傻子是没有野心的,不会对他人的地位、利益构成威胁,也就不会把傻子放在心上。

中晚期的唐帝国,藩镇战争且不说,光朝廷里的党派之争和宦官专权就足以叫人如临深渊。这种情况在顺宗以后,愈演愈烈。党派之争,如牛僧孺李德裕两党,简直势不两立。而宦官的专权,似乎比党派之争还厉害,顺宗时发生的“王叔文革新事件”、文宗时发生的“甘露之变”,很生动地说明了宦官专权对于朝政的影响。宣宗的父亲唐宪宗就是被宦官毒死的。

在这样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宣宗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不拉帮结派,不依靠显宦。不过,中立的立场,在政治斗争里也往往会两面受敌,于是装傻也就自然成为聪明的宣宗在这种政治风浪里生存下去的唯一选择。

就这样,宣宗在一个哥哥、三个侄子的眼皮子底下,一装就是二十多年。说起来,他真的很不容易,概括地讲就两点:夹紧尾巴,闭紧嘴巴。总之,就是要做一个没有尊严的人,你认为我越窝囊、越傻帽越好。 7Rgy1aLR0VIc3VzJPUtV/PA+NqaidgzYLM+OCM4yXCTJRBEesDD/b58KIQThZA/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