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孙权为什么最后才称帝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将曹操击败于赤壁,从此天下三分的局面初步形成。但在曹操之子曹丕与刘备相继称帝之后,孙权虽占有大部分领土却不急于称帝,从而成为三国时期最后一个称帝的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可谓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孙权就是其中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东汉末年,孙权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在军阀混战中占据了江东六郡之地。其父孙坚去世不久,孙策也在一次射猎中被人杀害。孙策死前对谋臣张昭等人说道:“你们要努力辅助我弟弟。”就这样,年仅18岁的孙权继承了哥哥的职位,成为江东最高的统治者。

孙权题跋立像

孙权从小就与哥哥南征北战,而且敏而好学,对历史和兵法都有所研究和涉猎,初步具备了文韬武略的才能。他比较注意团结各方力量,胸襟宽广,在军队中的威望很高,混乱一时的东吴局势重新稳定下来。孙权即位吴主以后,采取了对外联弱汉(刘备)、抗强曹(曹操)的战略。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再一次巩固了自己在江东的统治地位。219年,孙权又趁汉魏用兵之际,派吕蒙攻下荆州。221年,又派一个不知名的将领陆逊火攻刘备,打败蜀军,大获全胜。

220年,一代枭雄曹操去世。众所周知,曹操在生前并没有称帝,同年,其子曹丕称帝,将延康元年改为黄初元年,并追尊父亲曹操为“武帝”。面对曹丕篡夺大汉皇位一事,刘备与孙权的反应是迥然不同的。刘备一直以汉室正统自居于世,曹丕篡夺了大汉江山,从此天下就要由刘姓改为曹姓了,大汉的正统刘氏要就此灭亡了。刘备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的反应最为激烈。他要重树大汉的正统地位。《三国志》中记载,刘备的部下曾上书言:“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这里“天罚”说的就是曹丕称帝是一件大逆不道、犯上作乱的事情,刘备应该及时称帝,以汉室正统的身份去击垮曹丕的伪政权。221年,刘备在蜀地称帝,改元章武,与曹丕所建立的政权开始了对抗阶段,并准备用武力去讨伐曹魏政权。

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孙权却没有紧接着称帝,一直到229年才称帝。这是为什么呢?仔细想想,孙权的此番举动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曹丕与刘备先后称帝的时候,孙权权衡了一下江东的实力,觉得当时江东的政权在综合实力上还远远比不上蜀汉与曹魏。权衡利弊之后,孙权在刘备称帝后,自己不但没有称帝,反而还向曹丕上书称臣,并接受了曹丕的封号——于222年被封为吴王。孙权之所以会这样做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的,他担心刘备称帝后会因为关羽被杀一事而攻打东吴。他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刘备攻打东吴的时候,魏国能出手相助自己而已。果不其然,刘备在称帝后并没有急于北伐中原,而是首先东征东吴。但是没有想到的却是败在了一个无名小卒陆逊的火攻之下。孙权打了大胜仗,他对曹魏也就不再像以前那么谦卑了。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记载孙权“外托事魏,而诚心不款”,此番举动引来了曹丕的强烈不满,为了惩治孙权的不忠,曹丕动用三路大军开始攻打东吴。东吴此时夹在曹魏和蜀汉之间,综合实力又是三国中最弱的,所以两边都得罪不起。且当时东吴内部也不稳定,境内的一些少数民族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所以孙权也就不能急着当皇帝了。

陆逊

直到刘备死去,陆逊又打败了魏国的曹休,国内的山越等少数民族问题也解决了,于是孙权在吴黄武八年(229年)四月十三日,在武昌称帝,因为夏口、武昌都相继传言黄龙、凤凰出现,于是孙权改元黄龙,立国号为吴,并大赦天下。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兄长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子孙登为皇太子。同年九月,孙权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的称帝,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三国之中,尽管孙权称帝最晚,但要从割据江东起开始计算,他却是历时最久的,这应该是孙权权衡时势后的务实之举。孙权的政治才能,更是得到了曹操的赞扬,曹操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252年,孙权去世,终年70岁,死后被追尊为吴大帝。 Lkh01ASoTGPrvo9LYDiRsU6Gphc2GMXc8vjKZXeVLx6ZlYCpT5vRedlVrFBoSd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