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要铸造“十二铜人” |
|
在贾谊的《过秦论》中,流传着一个给后人带来无限遐想、无限探究的句子:“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贾谊文中的金人,也就是铜人。秦始皇为何要铸造这十二个铜人呢?贾谊所谓的“以弱黔首之民”可信吗?这些铜人到底有多高、有多大?这些铜人现在又在何处呢?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在秦始皇的指挥下,率兵向南攻齐。齐国君主昏庸、臣子暗弱、军队涣散,所以,秦军一到,齐国立即土崩瓦解了。就这样,随着齐国的灭亡,中国历史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战国的历史至此告终,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筑长城、通驰道、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革,使得天下九州更趋近于同一和谐。虽然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国内也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六国的国民也不甘于被他人统治,而在暗中进行着坚韧的反抗和斗争。为此,秦始皇大伤脑筋,既不能对这些民众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剿杀,又不能对其进行说服教育,真是进退两难。
就在秦始皇为此事头痛之时,民间流传着出现了十二个巨人的故事,而且还盛传着一首童谣:“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听后,心生一计,就假托征兆,借助天意,说是皇天显圣,这十二个巨人都是黄金力士,需要把这些力士铸成塑像,供奉起来,如果不这样就会得到上天的报复。于是就颁布一道圣旨,命天下百姓将家中所藏的兵器全部上缴,然后将这些兵器运到咸阳城中,融化成金属水,铸成十二个铜人(铜人,也称金人,并非只是一种,而是多种金属的统称),后来又将这些铜人树立在了阿房宫的殿前。
这些铜人到底有多重呢?《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而《三辅旧事》却说:“聚天下兵器,铸铜人十二,各重二十四万斤。”还有的史书中记载,这些铜人“各重三十四万斤”。之所以铜人有着多种重量的记载,是因为“千石”是一个大致的重量数字,十二铜人之间也有着大小的差异。(石是秦时的重量单位,一石为一百二十斤。秦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56.26克,如此计算下来,这些铜人的重量应该在30吨到80吨左右。)
铜人像
史书上还记载,这些铜人背后铭刻着李斯撰、蒙恬书的“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样。
关于秦始皇为何要铸造十二铜人的原因,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有一天,秦始皇梦中遇到天象大变、昏暗无光,且鬼神作怪,遂惊恐不已。后来经过历官推算,这个梦主大凶,而且历官也不知道如何破解这个不祥之兆。在万般无奈之际,秦始皇请了一位得道的仙人来指点迷津。这位仙人对秦始皇的这个梦反复推究之后,认为只有铸造十二黄金力士,让这些黄金力士站立在阿房宫的殿宇前面,这样才可以对那些作乱的魑魅魍魉们进行震慑,这样它们就不敢再胡闹了,秦始皇的江山社稷也就稳如泰山了。秦始皇本来对这个所谓仙人的话有些怀疑,但是几乎每个夜晚都会做那样的梦,一连数日,秦始皇终于不堪忍受噩梦的干扰,只好叫人筹备铸造铜人之事了。但是,由于统一六国的战争刚刚结束,国家没有那么多的铜铁使用,秦始皇只好下令叫天下百姓将家中的兵器都交上来,集中于咸阳,铸成十二铜人,竖立在阿房宫前。有的学者指出,这个说法看似荒诞不经,但秦始皇一生极信方士道人之言,此说也是可信的。
但以上两种说法究竟孰是孰非,抑或是二者都不对,还有其他不为世人所知的原因,还是有待思考探究的。
十二铜人虽然高大,但工艺精巧、精美绝伦,不失为艺术之精品。据《关中记》记载,这些壮美的铜人在东汉末年被王莽将其中的十个铸成了铜钱,其余的两个运到了长安城清门里。后来,魏明帝曾经下旨将剩下的两个铜人运到洛阳,船到霸城时,由于铜人太重,只好中途放弃了。后来,苻坚又将这最后的两个铜人运到长安销毁了。
大营宫室
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被毁一说所有正史均无记载,所见到的只有《关中记》一家之言。《关中记》非正史,其可信性本身是需要打折扣的,其记叙的内容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苻坚将铜人运回长安,既已运回为什么又要毁掉?既然要毁掉为什么不在邺地毁掉,而要运回长安后再毁掉?所以说《关中记》中的记载似乎是不可信的。
因此,就有人提出,楚霸王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这十二个铜人也一起烧毁了。
还有人认为这十二个铜人并未被毁掉。由于秦始皇死后害怕被魑魅魍魉所打搅,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十二个铜人和其他精美的物品一起被当做随葬品而葬于陵墓之中,以求这些铜人能保护他。
十二铜人下落如何,一时间也成了悬案,这些铜人是不是被埋在了秦始皇的陵墓中,或许只有在今后对秦始皇陵墓的挖掘工作中才能得出结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