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楚威王真的“埋金镇王气”了吗

“王气”、“龙脉”这大约是中国古代所有君王共同追逐的东西。它们神秘莫测,又异常诱人;它们蕴藏于山川大河之中,也发微于青囊罗盘之上……在那个七国并立、战火弥漫的年代里,为了一扫六合、统一八荒,各国的诸侯王们除了在军事上下功夫外,就是在这“王气”、“龙脉”上做文章了。据说,楚威王在现在的南京埋藏过大量的金银,他埋金真的是为了“镇王气”吗?抑或是另有所图?

南京是名称最多的中国城市,它先后使用过六十多个名称。其中,以“金陵”为最悠久、最为著名,从《景定建康志》的记载来看,“金陵”得名于楚威王在龙湾“埋金”。据说,楚威王埋金是为了“镇王气”。

“王气”又叫“天子气”、“紫微气”,是瑞气中最高贵的一种。王气与天地相通,上天入地、出神入化;在天则主宰环宇,在地则统治人间,能得王气者,必得江山。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掉了东边相邻的越国,杀掉了越王无疆,尽取越国夺取的吴国地域,并在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称为“金陵邑”。

据说,楚威王来到金陵邑后,站在清凉山上向西北方望去,看到庐龙山(今名狮子山)一带“气射斗牛,光怪烛天”。有术士告诉楚威王说这是一股王气,山里埋有宝剑,地下可能还有宝藏。但是这样的风水宝地,非有极富极贵之命的人不能开启宝藏。如果遽然挖宝,不但不会得到金银珠宝,还有可能反受其害。然而,俗话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如果不作为,任它“气射斗牛,光怪烛天”,王气就会外泄。一旦王气外泄,金陵本地就会出现一个有帝王之命的人,到那时,楚国的大好河山就定会易主了。

所以术士献计,在出现王气的地方埋金,以镇住王气。庐龙山紧靠江边,术士在附近的“龙湾”金陵冈处,埋下了厌胜物(“厌胜物”即“厌而胜之的物件”,就是用具有灵性的物件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这厌胜物据说是体型巨大、威武雄壮的金人。当然,楚威王埋金的地点,除了传说在庐龙山附近龙湾金陵冈外,还有称在今城西的清凉山,或城北的幕府山,以及城东的钟山。这也许是怕有些心怀不轨之徒,为了得到价值连城的金人,或者是想要撼动楚国的统治而盗取金人的“障眼法”吧。

吴越楚地图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楚威王“埋金”镇王气的行为是假的,他真正的目的是让人凿泄庐龙山的王气。据术士说,在庐龙山一带有王气缭绕,不出30年,金陵一定会出现有“帝王之尊”命运的人,为了防微杜渐、扼杀隐患于摇篮中,只有凿开庐龙山,使王气尽泄,才可以使江山稳固。可是凿山工程巨大、耗费颇多,而且此时正是楚国对外扩张之际,人力、物力、财力都有限,于是楚威王想出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他叫人对外散布了在庐龙山四周埋了金人的谣言,当时老百姓听说后,发财心切,纷纷赶到庐龙山的四周,胡乱挖凿。《景定建康志》中介绍说:“人皆有求金于山之心,则皆不爱其凿山之力,求不获则凿不已,不待驱而从也”。

为了迷惑老百姓,楚威王又进一步让人散布谣言,称金人埋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四个地方,这正是古代术士泄王气必选的“四维”。同时又在庐龙山附近立了一石碑,题为“埋金碑”,上面刻了24个字:“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这样一来,埋金的地方更是扑朔迷离、难以寻觅了。可是“富了一国”的号召又太有诱惑力了,百姓挖山热情高涨无比,把好端端一座庐龙山凿得到处都是窟窿,而且,原本连在一起的庐龙山与马鞍山都被挖断了。可是到最后谁也没有找到金人,一场发大财的梦就这样结束了。可楚威王不费一兵一卒、一钱一粮,“泄王气”的目的就达到了,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还有的学者对以上两种说法都不予认可。刘宗意先生认为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楚国在西方,五行属金;吴越在东方,五行属木。西方的王气压制东方的王气,就要用金来克木,埋金也就在五行道理之中。另外,汉代《白虎通德论》中也说:“金之为言禁也”,这是用谐音来表示金的特殊含义,金即为“禁”,埋金就有“禁王气”的用意。这些都是古人象征性地表达意愿的荒唐之举。楚威王埋金的记载在宋代才出现,而且是出现在笔记小说中,所以不可能是史实。早在唐代的《建康实录》中就明确记有楚威王是“因山立号,置金陵邑”,是用山名作为邑名,并未提到埋金之事。先秦时,钟山叫金陵山,它的余脉小山都还没有自己的名字。楚邑建在清凉山下,而清凉山当时是金陵山的一部分,所以楚邑就称金陵邑。金陵邑名是“因山立号”,而不是“埋金为名”。而且在春秋战国之际,南京并不是战略要地,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王气”之说了。金陵王气的传说实际是在三国东吴才出现,楚威王当然是不会知道的,至于埋金镇王气,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匆匆往事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两千多年前的故事浸没已久,诸多观点也都是一家之言,不能定论。楚威王到底埋没埋金,南京等中国古都到底有没有所谓的王气,是否真的有人挖到了金人……这些似乎都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历史带给人们的思考和遐想。这思考和遐想使人们在万丈红尘、千条紫陌的人世生活中得以片刻的宁静和慰藉,这就足够了。 3MsXTgk+Wq9MwOqhvqQgb46W8mshPZ38BUhnM3QGehpU0oEbSbgnVI+jReDGvB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