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伯姬为什么宁愿葬身火海

在我国的春秋时期,一般来说,诸侯国君的女儿嫁给别的诸侯国君,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大致对等的政治联姻,另一种是高攀,如纪侯的小女儿季姜嫁与周桓王,做了周天子的王后,这对于一个小诸侯国来说,自是莫大的荣耀。伯姬属于前一种。透过她甘于被火活活烧死的背后,我们能读到笼罩在这个悲剧性人物身上的什么呢?

伯姬,春秋时期鲁宣公的女儿,鲁成公的妹妹。

鲁成公九年(前582年)二月,鲁宣公把伯姬嫁给宋共公时,共公没有亲自来迎娶,伯姬在父母的逼迫下只得前行。已经到了宋国,三个月后在宗庙中举行仪式,伯姬因为共公没有亲自迎娶,所以不肯听从安排。宋国人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鲁国,鲁国派大夫季文子到宋国,向伯姬传达了鲁国的意思,这样,鲁宣公的长女伯姬出嫁成为宋共公的夫人,因此历史上又称为共姬。

按理来说,这些事情本来不必写,可《春秋》却破例地写了,为什么呢?《春秋公羊传》作了解释,明确说出是为了“录伯姬也”。只是,这个“录”字的意思比现在的意义广阔,它不单指“记录”,还包含着“彰扬”的意思。除此之外,《春秋》还将卫国、晋国、齐国“来媵”之事也都分别写上一笔,同样是为了“录伯姬也”。

那么,什么是“来媵”呢?所谓“来媵”,是指送随嫁女。按周代礼俗,诸侯嫁女“以侄娣从”,即新嫁娘的妹妹和侄女也要跟随嫁过去。不仅如此,还得有另外两个诸侯国同样“以侄娣从”的三个随嫁女。这就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一娶九女”,即某诸侯国君娶一个夫人,同时随夫人而来的,还有八个妾。然而这位伯姬出嫁时,竟有三个诸侯国“来媵”,致使宋共公一娶而得十二女,这就有点超出礼仪了。可《春秋·公羊传》对此的诠释是,虽然“三国来媵非礼”,但将这件事记录下来,正显示出伯姬的美德——有包容众多媵妾的气量。

《春秋》为什么对伯姬如此格外青睐,不吝笔墨呢?东汉经学家何休在其《春秋·公羊传·解诂》中指出:“伯姬守节,逮火而死,贤,故详录其礼,所以殊于众女。”确实是如此。倘若伯姬不是“守节”焚死,她会在《春秋》中得到“殊于众女”的被书写的特殊优遇吗?显然是不会的。

伯姬之死是在鲁襄公三十年(前543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夜里,伯姬的宫舍忽然发生火灾。眼看火越烧越大,宫里侍者惊慌地说:“火要烧进来了,请夫人快出宫吧!”伯姬却镇定说道:“按妇人的规矩,保母、傅母不在,夜里便不能出厅堂,等她们来后再说吧。”保母到后,傅母还没有来,左右的人又说:“夫人现在是不是稍微避避火?”伯姬说:“按照妇人的规矩,傅母不到,夜间是不可以下厅堂的,越过礼仪而求生,不如坚守礼仪而死去。”人们更急切地规劝伯姬快离开火场,伯姬还是不肯,说不见傅母,她绝不能下堂一步。就这样,伯姬被活活烧死在大火之中。

对伯姬焚死的情况,《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都有大致相同的记述。据《解诂》称:“礼,后夫人必有傅母,所以辅正其行,卫其身也。”可知当时国君夫人身边有傅母和保母,前者类似“辅正其行”的私人教师,后者则是负责照料她生活起居的人。为恪守“妇人夜出,必待傅母”之礼,伯姬宁可焚死。

伯姬死后,诸侯们知道了这件事情,没有不痛悼伯姬的,宋、晋、齐、卫等十二国的卿大夫,专为宋国遭遇火灾的事在澶渊这个地方聚会,以表彰伯姬。卿大夫们认为,妇人以贞节行事,可谓完全坚守了妇道。同时认为,死了的人不可以复生,但财物还可以复得,所以诸侯们一起归还了宋国丧失的地方。

今天读这个故事,的确让人感到十分悲哀,伯姬是个不幸的女人,她嫁到宋国仅过了六年,宋共公就撒手人寰,正当妙龄便开始了寂寞而漫长的寡居生活。为了坚守所谓的妇道,最终被那场大火活活烧死,这简直是让人很难思议的事情。因为她完全可以逃生,但由于她坚守了当时的所谓妇道,所以才被烧死。与其说伯姬是死于火灾,倒不如说她是死于礼教。

然而,在当时古人尤其是儒家看来,伯姬则是难能可贵的贞节女子——丧夫之后守寡三十多年,恪守“妇人夜出,必待傅姆”之礼而不惜殉身,真正是守礼的典范了。因此,儒家经典《春秋》以及《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等要不惜笔墨,破例地书写、诠释有关伯姬的行迹和事件,对贞女伯姬特加彰显和褒扬。或可以说,《春秋》最早用文字树起了一座垂范天下女子的“贞节牌坊”。

不过,就在春秋时代,对伯姬焚死事件,也曾有不同的看法,如《左传》所记:“宋大灾,宋伯姬卒,待姆也。君子曰:‘宋共姬,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事也。’”当时,有些君子议论:伯姬之死,是因为她守的是未婚闺女的礼则,而不是已婚妇人的礼则,闺女家夜晚下堂要等待保母,已婚妇人则可以相宜行事。这就是说,伯姬既然不是未婚闺女,就没必要为了等待傅母而殉命。这些君子一方面对伯姬表示了惋惜之意,而另一方面也还是认为如果是未婚闺女,要是遇到与伯姬类似的危情,哪怕焚死也须恪守“必待傅姆”。这同样也是非常残酷的礼仪。

这件事情的影响可以说几乎有数千年。只是昔日人们认为伯姬的行为值得表彰,可为恪守妇道的典型人物,而今天人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可惜的规矩。关于这件事,一些历史学者指出,伯姬是礼教的忠实奴隶,她为此成了殉葬品,实是很可悲哀的。 AIOiu/BZT+XU3A9xG9Xp2yE8mu8ZAZqzkpjKAwp85GoFnJb4fep+oeLiTq/Yj0P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