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明仁宗朱高炽暴亡背后有何隐情

明仁宗确实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仅仅在位十个月。他很难有所作为,因为时间实在太短!但令我们感到纳闷的是,在朱棣夺取皇位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曾经做过世子的朱高炽,为什么会突然间死亡?这究竟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隐情呢?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在北伐回程当中死在榆木川。八月,太子朱高炽即位,改年号为“洪熙”。他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他父亲的政策,国家面貌大大改观。第二年五月,朱高炽暴亡,在位不足十月,享年四十八岁。

朱高炽去世前三天还在和大臣们商议处理政事。他从感觉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明代学者黄景称其“实无疾骤崩”。壮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无疾骤崩”,其中必有不为人知的缘由。但与朱高炽有关的明史料如《明仁宗实录》、《明史·仁宗纪》等,都只字未提其死因。究竟朱高炽因何暴卒呢?

明仁宗朱高炽

一种观点认为,仁宗是死于纵欲过度。仁宗的贪欲好色人所共知,当时的大臣李时勉在仁宗即位不久上了一份奏疏,其中有劝仁宗谨嗜欲之语:“侧闻内宫远自建宁选取侍女,使百姓为之惊疑,众人为之惶惑。若曰,天子之宫,古有常制,则大孝尚未终;左右侍御,不可无人,则正宫尚未册。恐乖风化之原,有阻维新之望。”仁宗览奏后,怒不可遏,当即令武士对李时勉动刑,李时勉险些丧命。直至垂危之际,仁宗仍难忘此恨,说“时勉廷辱我”。由此可见,朱高炽确实纵欲无度,否则不会如此耿耿于怀。继他即位的宣宗朱瞻基曾御审李时勉:“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李时勉叩首答曰:“臣言谅阁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朱瞻基叹息,称李时勉“忠”,复其官职。可见,朱瞻基对仁宗嗜欲之事也一清二楚。

朱高炽因纵欲过度而得不治之症,在明人陆釴《病逸漫记》中有记述:“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阴症”之说出自朱高炽时一太监之口,应当有一定可信度。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治疗此等“阴症”恐无特效良药,这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机可乘。对此,《明史·罗汝敬传》中曾有记载,“……先皇帝(仁宗)嗣统未及期月……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由此看来,导致仁宗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服用治“阴症”的金石之方而中毒不治。

另一种观点认为,五月是张皇后的生日,宫中的嫔妃要给她上寿敬酒,郭妃按照规矩给张皇后送了一杯酒,张皇后接下来以后,放到桌子上没有马上喝。当时在场的朱高炽说:“皇后,你是不是又多心了?”说着,就把这杯酒拿起来喝了,第二天,仁宗病逝。

明仁宗的死很奇特,是一个历史之谜。是不是因为宫中嫔妃、皇后之间的矛盾,误杀了朱高炽呢?还有更为骇人听闻的,有人说明仁宗在安葬的时候,只有尸体而没有头颅。那么明仁宗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还有一个说法,认为朱高炽是被其长子,即继他之后登位的宣宗朱瞻基害死的。朱瞻基善骑射,谙武事,热衷权力,工于计谋。深得祖父朱棣赏识。后来朱高炽即位,虽立朱瞻基为太子,但对其充满警惕。可是,朱瞻基为了自己早日登位筹谋,全然不顾亲情。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朱高炽命朱瞻基南行祭陵(凤阳的皇陵与南京的孝陵),朱瞻基于四月十四日离京,随侍朱高炽的宦官海涛原本是朱瞻基亲信,他按预先密谋,五月十三日加害朱高炽。

朱瞻基离京后,没有按既定日程行进,而是直奔南京。但在离开南京前,南京城中就有传言“仁宗上宾”。要知道,当时北京还未发丧,亦无如今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可见朱高炽“上宾”是在一些人预料之中的。当时,朱瞻基还说:“……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显示他有人们难以想象的重大安排。他匆匆北返,在途中等待赍诏而来的海涛,于六月三日抵北京。一到北京,就有大臣劝诫:人心汹汹,不可掉以轻心。朱瞻基答曰:“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况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显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流露出对弑父谋位活动的自信和自得。

明仁宗死以后,他的儿子朱瞻基担任了皇帝,这就是后来的宣宗。后人对明宣宗如何评价呢?历史上把明仁宗和宣宗统治时期称作“仁宣之治”。因为宣宗实在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几个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人们大概都不愿相信,这样一个难得的好皇帝的皇位居然是靠谋杀自己的父亲而得来的,所以一直不赞成这种说法。

仁宗之死,众说纷纭。不过,现在历史学界流行的主流说法仍是仁宗死于纵欲过度。 Wpc+H6gCdC1EZDWa+17Gk0UdG6UE+lvUUfmIyYK1/3pPYVLD0RsZXKz43CAsvZR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