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元朝公主多嫁高丽为哪般

昭君出塞演绎了一出女子救国的慷慨悲歌,当年汉元帝因不堪匈奴的骚扰,为了确保国境安宁,便用与匈奴通婚的方式来约束匈奴,于是便有了昭君外嫁匈奴。元朝在最兴盛的时候,也曾有过很多公主或者皇室宗女外嫁的事件,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元朝的实力不够强大以致要用和亲的方式来换取片刻的苟延残喘吗?还是另有原因呢?

我国与高丽联系最密切的时候应该是在元朝,元朝与高丽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比较特殊的关系。自忽必烈以后,高丽的历代国王几乎都是元朝皇帝的女婿,其中忠肃王因为丧偶的原因,还娶了三位元朝公主。元朝公主之所以源源不断地嫁到遥远的高丽国,这还得从元朝与高丽国的政治关系说起。

自元朝建立以后,蒙古国就与高丽建立了正式的藩属关系。1216年,契丹首领金山、六哥等率领9万人反抗蒙古,结果被蒙古大军赶到高丽,并占领了高丽国的江东城。1218年,蒙古大军以追击契丹军的名义进入高丽国,并与高丽军联手攻下江东城,由此,高丽与蒙古结盟,从此高丽国“每岁遣使十人入贡”。这便是最初确定的蒙古与高丽之间的藩属关系。

元朝皇子和公主

此后,蒙古不断派遣使臣向高丽索要贡物,并且数额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使臣的态度也越来越蛮横强硬,高丽君主对他们的要求稍有犹豫,便以战争相威胁。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蒙古以帮助高丽歼灭契丹军为理由,向高丽索要贡物。“九月,皇太弟、国王及元帅合臣、副元帅札剌等各以书谴宣差大使庆都忽思等十人趣其入贡,寻以方物进。十五年九月,大头领官堪古苦、着古欤等复以皇太弟、国王书趣之,仍进方物。”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一年间,高丽向蒙古国进贡的物品有:1万领獭皮、3000匹细紬、2000匹细苎、1万斤绵子、1000丁龙团墨、200管笔、10万张纸等。元太祖十七年(1222年)十月,“诏谴着古欤等十二人至其国,察其纳款之实”。元太祖十八年(1223年)八月,“宣差山术等十二人复以皇太弟、国王书趣其贡献”。这一时期,高丽国不断向蒙古人进贡,还动辄受到他们的威胁,在如此的高压环境下,高丽王疲于应付。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高丽国的这种命运。

记录元朝公主入朝的朝鲜史籍

蒙哥去世后,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战中胜出,忽必烈在汗位之争中赢得了胜利,并建立元朝。而在此之前,在蒙古汗国做质子的高丽世子倎投靠忽必烈,在汗位还未确定时投靠他,这代表倎认定了他才是最终成为大汗的人,他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对忽必烈的仰慕。因此,元朝与高丽的关系有了些许的改善。

高丽人发现不受蒙古人欺负的生活原来如此的美好,因此难免会想办法将这种生活继续下去,怎么继续呢?答案是和亲。这里的和亲并非指将高丽的公主嫁给元朝皇室,而是反过来,高丽元宗为了王位的稳定,主动向世祖忽必烈求亲。

1270年,元宗前往大都(今北京)朝见忽必烈,为世子(即太子)谌求婚。世子谌时年35岁,早在25岁时他就纳有嫔妃。因此,任何人都能看出元宗的请求是出于政治动机,并非单纯是为儿子娶妻。因此忽必烈并没有立即应允。1271年,元宗再次派使者前往元朝为世子请婚。这一次,忽必烈才同意将幼女齐国长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嫁过去。这位公主当时年仅13岁,3年后,元朝与高丽才完成了第一次联姻。

对于高丽人来说,元朝公主下嫁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元宗逝世后,世子谌即位,即忠烈王。据说,公主与忠烈王乘车来到高丽国都开京(今开城)时,高丽的父老们纷纷奔走相告:“没有想到百年战火之余,还能再见太平。”可见高丽人也深知是元朝公主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福音。

除此之外,高丽国的国王或使者在元朝的宫廷上再也不会受到任何人的轻视,凭借“和亲”,他们又重新找回了自尊。对高丽国来说,娶元朝的公主实在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自从公主嫁过去后,蒙古不再向高丽逼贡。相反,他们每年还会给高丽国的使者颇为丰厚的回馈,其价值往往高于或者等于高丽国的贡品总价值。元朝不仅赏赐前来朝贡的王公贵族、使臣,对其随从也加以赏赐。忠烈王在位34年间,在元朝与高丽的都城间往返14次,每次都带有众多随行人员,最高的一次竟达1200人。元朝给忠烈王的赏赐最多的一次是3万两白银。总体来说,在高丽凭借和亲换取安宁的这些年中,元朝皇帝始终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

齐国长公主的下嫁,揭开了元朝与高丽王室联姻的序幕,在后来的近百年中,高丽国从忠烈王到恭愍王,一共有7位国王,其中就有5个娶了元朝的公主。而另外两位,一位是因为即位时年纪尚小,且12岁就去世了,另外一位也是因为即位时年龄太小,无法娶到元朝公主。

在嫁往高丽国的众多公主中,除了齐国长公主是名副其实的公主,后来大多数都并非元朝皇帝的女儿,而是在和亲前临时封的公主。但无论如何,她们还是起到了帮助两国联络感情的作用,这对高丽人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高丽国与元朝的这种政治婚姻往来一直持续到元顺帝逃回漠北后,高丽国见风使舵,又向明朝投降,如此,蒙古与高丽国才停止联姻。 HrZb/XDdcouBIw8037AlPEK6xAiTTvs+Kvoe2SgtRJoFHPB4a4kM2wNXEQQrGpi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