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阿里不哥为何在争夺皇位中失败

皇位的争夺总是一个充满血腥的过程,无论是推翻一个王朝,还是与自己最亲的人争夺,有人胜利就会有人牺牲。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夺位,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四弟;忽必烈为了争夺皇位,与亲弟弟阿里不哥之间也发生了数次冲突,但他最终战胜阿里不哥,夺得皇位,那么,他是如何战胜阿里不哥的?在胜利后,他又会如何对待与自己抢皇位的亲弟弟呢?

蒙哥死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希望自己能继承汗位。旭烈兀当时在西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因此没有参与到这场汗位的争夺中来。尽管如此,他更支持自己的二哥忽必烈,因为他们有着一样的雄心壮志,而阿里不哥始终都只想坚守蒙古的那片大草原,唯一的野心就是能够继承汗位。

1259年秋,蒙哥在钓鱼城下突然去世,阿里不哥凭借留守和林的地理优势,决定立即行动,用武力夺取汗位,同时派出使者安抚忽必烈。而忽必烈为了争夺汗位,也是早早就做足了准备。

元朝皇子争位之战

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忽必烈也从他开平的宫殿出发,挥兵南下,蒙哥授命他统领东路军。忽必烈希望这次远征和上次征战大理一样顺利,为了收买人心,他警告官员不得滥杀汉人,违令者严惩不贷。就在忽必烈到达鄂州地区后没多久,他接到了异母兄弟穆哥派人送来的消息,告诉他蒙哥已死,要他回到北方,为选举新汗做准备。从《元史》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穆哥的建议,忽必烈并没有接受,反而认为“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返还?”要继续攻打南宋。

忽必烈想要称汗,这是很明显的事情,如果他真的不想和自己的四弟阿里不可争夺汗位,完全可以如旭烈兀一样置身事外,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可是,对于穆哥的劝说,他为什么要拒绝呢?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知晓忽必烈的真实意图,不过,既然他有意要争夺汗位,而对于穆哥让他为选取新汗做准备的建议又置之不理,那么,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希望用征宋战役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他夺取汗位增加筹码。

忽必烈不断攻取南宋的领土,并把目光投向了鄂州(今武汉)。这是一座并不容易攻取的沿江城市,而且南宋显然并不愿意失去它。南宋丞相贾似道一方面派军增援鄂州,一方面派出将领宋京和蒙古人谈判。贾似道提出:蒙宋双方以长江为边界,只要忽必烈不再入侵南宋领土,南宋每年都会向蒙古提供丝和白银。但是忽必烈的目的并不是宋人的丝和白银,而是夺取蒙古大汗的筹码,他要拿下鄂州,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如果时间充足,忽必烈必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和谈。但是在这节骨眼儿上,继位危机帮了南宋一个大忙。

蒙哥死后才几个月,阿里不哥便为自己赢得了大批支持者。蒙哥的皇后、蒙哥的儿子阿速台和玉龙答失、窝阔台的孙子朵儿只、察合台的孙子阿鲁忽和术赤的孙子忽鲁木失等,都是阿里不哥的拥护者。而在皇室之外,阿里不哥还有一位蒙哥执政时的重要官员孛鲁合作为盟友。在一切准备妥当后,阿里不哥开始扫除一切反对自己的力量,为继承汗位做准备。

元宪宗九年(1259年)十一月下旬,阿里不哥派阿蓝答儿向忽必烈的新都开平进发。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一方面想办法阻止阿蓝答儿,一方面派遣使者将阿里不哥的计划告知忽必烈。此时,正在攻打鄂州的忽必烈别无选择,只能与南宋和谈,留下霸突鲁率领的一支军队保卫战果后,就动身北返去制止阿里不哥。

中统元年(1260年)三月,忽必烈到达燕京,并在开平会集东西道诸王,宣布即位。四月,阿里不哥也在和林召开忽里台大会,宣布称汗。如此一来,蒙古国有了两位大汗。面对如此局面,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都在进行积极的协调,中统元年的整个夏天,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两方的使者不停往返。双方都希望对方能够放弃汗位,好让自己独自称汗。结果可想而知,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既然协商的方法行不通,就只能采取武力了。

1260年入秋,阿里不哥命旭烈兀汗长子药木忽儿及其他宗王数人率左路军向南进军,与忽必烈的先锋移相哥、纳邻合丹等大军正好相遇。两军大战,阿里不哥兵败。这次战役的结果是阿里不哥退出和林,向其母后唆鲁禾帖尼的封地谦州逃去。

阿里不哥战败退居谦州后,军队粮草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忽必烈又下令封断运送粮草的官道,致使阿里不哥的军队陷入饥荒中。在此关键时刻,察合台汗国可汗阿鲁忽又背叛他,停止为阿里不哥收集粮草,转投忽必烈。当时阿里不哥正在与忽必烈激战,阿鲁忽叛变的消息传到漠北时,阿里不哥再也无心恋战,节节败退。正在此时,山东李璮叛变投降南宋,忽必烈不得已退兵,给了阿里不哥喘息之机。

1263年,阿里不哥将背叛自己的阿鲁忽撵出亦列河流域,为了报复当日阿鲁忽的背叛,也是为了储备更多的粮草,阿里不哥大肆屠杀阿鲁忽的无辜兵民,以至于让他身边的将士倍感心寒,觉得跟随这样一个主子没有前途,多数离他而去。众叛亲离的阿里不哥势力大衰,只得率残存士卒留驻阿力麻里,缺粮少食,窘迫万状。见主子落得如此颓状,蒙哥之子玉龙答失便派使者到阿里不哥处索要蒙哥汗玉印。不知内情的阿里不哥将玉印交还玉龙答失。结果玉龙答失便携带蒙哥汗玉印及手下的一帮千户投奔忽必烈。而阿里不哥最终也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忽必烈抗衡,投降了自己的二哥。

忽必烈以绝对的胜利夺取了蒙古国的汗位,念在同胞兄弟的情分上,忽必烈没有杀阿里不哥,但是把辅佐阿里不哥夺位的谋臣孛鲁合、秃满、脱忽思等统统杀了。 mpRikDs8PgpHYBEMm9NPiSBL9OTOFeuSzj/V5I7e6pJQDZFoWbzfSQcZCh9wVmT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