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鲜卑“条顿”
——拓跋魏的一统

鲜卑族是五胡的强者,他们与汉族通婚的后人建立了北魏、东西魏、北周、隋朝、唐朝,这几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影响深远。为什么鲜卑族能够建成如此伟业呢?这就要从鲜卑族的族源、文化来分析。在鲜卑建立魏国的早期,鲜卑族异质文化因子表现得比较充分。可以说,鲜卑族就是中国的“日耳曼”,而拓跋鲜卑就是其中的“条顿”(参见梁启超《中国历史》)。

鲜卑族拓跋部,原居大兴安岭附近。东汉前北匈奴西迁后,在酋长拓跋诘芬的率领下西迁漠北。酋长拓跋力微时期,又南下来到了云中,后来又迁徙到了盛乐(现在的内蒙古和林格尔),与魏晋往来。338年,什翼犍建立代国,都城位于盛乐,逐渐强大起来。376年,前秦苻坚攻打代国,什翼犍战死。386年,鲜卑拓跋珪(什翼犍孙)再次建立代国,改国号为魏,历史上将其称为北魏或拓跋魏。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拓跋珪称帝,即北魏道武帝。

鲜卑族是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民族,民族影响直到隋唐,堪称中国的“日耳曼”。拓跋魏一如取代东法兰克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跨越天险黄河,重新征服北方。依照梁启超的观点,他们堪称鲜卑的“条顿”。在鲜卑同族中力挫群雄,拔得头筹,获得了统治权!

拓跋珪子拓跋嗣(明元帝)死后,16岁的太武帝拓跋焘即位。他即位初就以少胜多,顶住了漠北政权——柔然的入侵。后主动反击柔然,13次出兵,于429年征服柔然,兼并漠北。427年,用3万骑兵攻破统万城。431年灭夏,平定了山胡,在西方驱逐了吐谷浑。436年灭掉了北燕。439年消灭了北凉,北方终于统一,南北朝对峙局面也正式宣告形成。拓跋焘马踏漠北,击败柔然,避免了又一次的中原混战。

拓跋魏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封建化”制度,使其不致沦为昙花一现的十六国。

鲜卑族的军事政治制度。八部大人相当于日耳曼帝国的大公,构成了中央的军政中枢。八部大人掌管着京畿亦农亦兵的部落成员,毕竟汉族占据农耕之先,历史不会给鲜卑族几百年漫长的“封建”发展。八部大人直接听理百姓诉讼,构成了当时的军事领导机构。内侍官相当于皇帝直属的“骑士团”,宿卫皇宫、禁中,也参谋国事,甚至充任中央军政领导。另外还从这些内侍中提拔外朝大人,掌管宣布诏书和发布命令。

经济制度上的建树。军事胜利给拓跋族带来了数以千万计的牲畜、广袤的牧场和众多的劳动力,使北魏的畜牧业一花独放,飞速发展。官方牧场遍布全国,且规模巨大。孝文帝迁都前,特命宇文福为都牧给事 ,让他到中原先选好牧场。宇文福一下子将黄河北岸东起石济(河南淇县南)、西至河内(河南沁阳),近7.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都圈了进去,然后从平城迁来牲畜。到中后期仍然保持一定水平。离散游牧诸部、一部分部落如高车等难以改变其原有的生产方式。北魏给酋长以封号、封地,让其放牧,为政府提供畜产皮毛。尽管从太武帝开始便逐渐开弛禁苑,改牧为农,但官方在河阳的军马场仍然存在,民间如尔朱氏的牧场等也保持着原来的规模。

北魏前期的经济,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混合体:掠夺经济、畜牧经济、屯田及郡县农业,构成了北魏经济的四大支柱。

拓跋珪石像

意识形态的建设。440年,皇孙拓跋睿出生,大赦天下。根据寇谦之《神书》“辅佐北方太平真君”之意,太武帝决定改年号为太平真君。第二年,寇谦之趁热打铁,建议太武帝:“现在陛下用真君来统治,建立静轮天宫法术,自古未有,应登受符书,以表彰圣德。”第三年正月,太武帝准备法驾,登上道坛接受符箓,遍地插满了清一色黑旗。从此以后,北魏每个皇帝即位时都要接受符箓。这表明太武帝拓跋焘已接受天命,有充分理由做一统天下的皇帝。太武帝一手掌握道教,一手掌握佛教,欲将两教融合,成为自己统治的思想武器。佛教的迅速蔓延,严重地危及了北魏政权。444年正月,太武帝诏令灭佛。其根源在于王权和神权的斗争!

太武帝擢用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渤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数百人担任官职,形成了拓跋贵族与汉人世家豪族的联合政权,国势大盛,后来才有了孝文帝的改革。 4YnF+DYyaFNRsGLGjaGSR1TRN/nwWUo4rs0F67RC88Qdrppxv1gl5GLF16a+cDD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