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生家庭之伤的四种类型

在临床心理咨询中,原生家庭之伤可以简单归为以下几种类型:身体之伤、言语之伤、性之伤和情感之伤。

痛在身上,伤在心里:身体之伤

“第一次心理咨询师让我回忆童年时,我就想到了自己两条布满乌青的大腿,小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挨揍简直是家常便饭。但是……”朋友小林尴尬地笑了笑,“我们这代人,谁小的时候没有被打过呢?”

小林和我一样,也是土生土长于中国的留美学生。她第一次接受美国的心理咨询时,云淡风轻地描述了自己童年被父亲殴打的片段。说完,美国白人咨询师用一种充满怜惜的眼神看着她,对她说:“亲爱的,你遭遇到了身体虐待。”

小林不服气地说:“你不了解中国文化,这是中国父母教育子女的一种办法。”

咨询师问:“那么,你从父亲的殴打里,学到了什么吗?”

小林绞尽脑汁地想了想,说:“不要在我爸心情不好的时候惹他……”

说完,小林哭了。因为她突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规律,那就是自己现在对待丈夫、老板、朋友都是这样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生怕在他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惹到对方。只要发现对方脸色一变,小林的心就会突突乱跳,双手颤抖,脖颈冒汗,那种熟悉的恐惧感和身体的疼痛感像大山一样,把她压得动弹不得。

在中国,千千万万个和小林一样的成年子女,在“不打不成器”的文化氛围中,用“教育手段”来解释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之伤。来听听这些我在咨询中听到的真实故事。

我不知道它(身体之伤)什么时候会来,会怎么发生,我甚至不知道这一次,我还能不能承受得住。

我的母亲常常用塑料尺子打我的手,直到打断尺子。我今年40岁了,看到塑料尺子,我依然会浑身发抖。

我的父亲每次打完我都跟我说,他打我是为了我好。所以长大以后我嫁给了一个发脾气时会揍我的男人,这难道不是男人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吗?

在中国文化环境中,作为教育手段的体罚和身体虐待常常被混淆。体罚是父母对于特定不良行为的一种惩罚措施,是父母事先与孩子商量好的规则。当孩子做了某种不良行为的时候,他(她)是能够预料到自己会被体罚的。体罚虽然是一种便利的育儿手段,但是大量现代家庭心理实证研究表明,体罚在改善儿童不良习惯上效果最差,而且会极大地损伤、破坏亲子之间的信任感和亲密度。

然而,身体虐待则是另外一回事。身体虐待常常是突如其来的暴力,孩子不能预料身体虐待会在何时发生,往往也不知道自己被父母暴力对待的原因。父母事先没有与孩子达成过规则,孩子不知道他(她)做了什么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体罚和身体虐待往往都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愤怒。然而,父母体罚孩子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和教育孩子,告诉孩子怎样做才能满足父母的希望。体罚有度有量,不会因为父母的情绪而改变。而实施身体虐待时,父母的主要目的是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并且用“打”来告诉孩子:我的力量比你大,你必须无条件服从我。所以父母越是愤怒,身体虐待越严重。

许多父母以“玉不琢,不成器”为理由对孩子动辄打骂,然而这些父母其实是在以体罚为幌子对孩子进行身体虐待。就像朋友小林所遭遇的那样,她并没有从父亲的殴打“教育”中学到任何有利于自身成长的信息,相反,她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出了“我要一直小心翼翼地对待别人,才能确保我的安全”的讨好型性格。

除了身体虐待,父母对子女的生理需求不闻不问,甚至恶意忽视,也是一种身体之伤。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合理的饮食、保暖的衣物、干净的住所、医疗的照料等必要的物质条件,有些父母以自我的方便为中心,或者根本就是想要遗弃孩子,不能够或者不愿意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例如,我在美国儿童保护机构实习的时候,遇见过一些有酗酒或者毒瘾问题的父母,把完全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一个人扔在家中,任其挨饿受冻,自己外出逍遥。无法满足儿童基本生理需求的父母,在美国会以儿童忽视罪的名义被起诉,轻者失去儿童的抚养权,重者被判刑坐牢。

身体之伤极大地破坏了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面对施与身体之伤的父母,孩子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信任和依赖一个常常会给他们带来身体痛苦和伤痕的成年人,也不知道该怎样去适应一个充满了突如其来危险与伤害的生活环境。身体之伤也极大地破坏了孩子对于身体的珍视。在父母的身体虐待和身体忽视之中,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了“我的身体并不珍贵,也不重要”的想法。自然而然地,孩子不知道应该如何去保护自己的身体,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尊重他人的身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看到,有些经历了原生家庭身体之伤的成年子女,在亲密关系中总是会被有暴力倾向的伴侣所吸引;或者,有些成年子女在组成了自己的家庭之后,无法控制地对自己的孩子、伴侣实施暴力。

第一母语是自我贬损:言语之伤

高中时,我常常去同学凯丽家串门玩儿。凯丽的妈妈是一位高个儿、大嗓门的女士,她对凯丽的长相、身材、谈吐、学业等都不满意,而且喜欢当着所有人的面宣泄她的不满意。

有天我和凯丽正在她家吃饭,突然之间她妈妈把炮火转向了凯丽:“你看你,那么肥,还吃那么多,以后可怎么办啊!像你这样的,谁会看上你啊,赔钱货!”我尴尬又担心地回头看看凯丽,而她只是默默地扒饭不说话,好像已经对妈妈的言语攻击习以为常了。

多年之后,在中学同学聚会上,我看到了几年不见的凯丽,她比中学时代胖了整整一圈,还是单身,也没有找工作,还和父母住在一起。其他同学打趣说她越长越富态,凯丽嬉皮笑脸地说:“哎呀,我一直就是那么肥,多吃点有什么关系,反正也没有男人会看得上我这样的赔钱货……”我十分吃惊地看着依然笑嘻嘻的凯丽。我发现,凯丽评价自己时的言语之刻薄、神态之不屑,和她妈妈当年在饭桌上对她的攻击如出一辙。

开始做心理咨询师后,我看到越来越多像凯丽这样的人,他们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第一母语,就是对自己直接的攻击和贬低,或者是间接的挖苦和讽刺。因此,长大后,他们评价起自己来只会更加残酷且刻薄。来听听这些我在咨询中听到的真实故事。

我妈常说,她最好当年直接把我流掉。我同意她,因为我确实一文不值啊。

我爸发现我16岁开始初恋之后,骂我是不要脸的贱货。现在成年的我一直约炮,可能我确实比较贱吧。

我爸常说我不如弟弟,因为我不是男的,不能给他续香火。我妈常说因为生了我,她受了好多气,还好后来有了个弟弟,她才能在婆家直起腰板说话。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很没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希望一夜醒来能变成个男的。

这些来访者口中令人震惊的自我侮辱和贬低向我证明,幼年时的我们在父母施加的言语之伤面前是异常脆弱的。由于我们脆弱和不成熟的儿童天性,父母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我们不得不尊重和依照父母创建的世界规则来生存。如果父母说我们是糟糕的、没价值的、不堪的,作为孩子的我们是没有能力和力量去反驳他们的。慢慢地,我们也就逐渐相信了自己确实是糟糕的、没价值的、不堪的——只有这样,幼小的我们才可以更好地“适应”父母创建的世界规则,在原生家庭中生存到成年。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内化现象 ”,即我们相信了父母口中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并且把这些负面评价在内心转化为对自己的信念。这便是言语之伤最具有“杀伤力”的地方,它迫使我们从心底屈服于父母带来的伤害,并且扭曲了我们对自我与世界的认识。

家的终极背叛:性之伤

“你的爸爸不会抚摸你的下体吗?”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个女同学曾经这样问过我。

在我成长的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尽管社会正在迅速开放,却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任何关于性方面的知识,我自然也不知道她口中的“爸爸抚摸下体”是什么意思。于是在和伙伴们打打闹闹之际,我就把这事儿给抛到了脑后。

直到成年,我才明白过来,她正在经历的可能是多么骇人的原生家庭之伤。

《中毒的父母》一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把父母施与的性侵害称为“ 终极背叛 ”。因为,性之伤具有损害孩子所有宝贵天性的毁灭性,它玷污了亲子间最重要的信任,也触碰到了人类道德的底线。更可怕的是,因为性之伤天然的隐蔽性和禁忌感,孩子无处可逃。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保护者变成了侵害者,港湾变成了地狱。

如今的中国社会,性依然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乱伦,更是社会禁忌。这些都成了发生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性侵犯的保护伞。在工作中我了解到,遭受过原生家庭性之伤的子女们,很多人因为性教育的缺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知道自己经历的就是性侵害,只是懵懵懂懂地感到羞耻和困惑。等到明白过来的时候,这些子女一方面不知道该向谁求救;另外一方面因为强烈的羞耻感也不愿意去向外人求救。研究显示,在所有的童年创伤中,遭遇童年性创伤的成年子女更加强烈相信“这些都是我的错”,这使得他们的愈合之路比其他人更加艰难。

除了直接的性侵害,性之伤还包括对于孩子 性边界 (sexual boundary)的侵犯。孩子的性边界指的是儿童和成年人一样享有性方面的隐私权和被尊重权。美国儿童心理发展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儿童在5岁之后,就已经有明确的性别意识,他们知道男性与女性的区别,也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认同性别。因此,在五岁之后,父母就应当按照儿童的认同性别来对待他们,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懵懂无知的“无性别生物”随意对待。

许多时候,由于自身知识的匮乏,父母对我们性边界的侵犯常常是无心却不以为意的。例如,一位朋友告诉我,十来岁时他在家里洗澡,母亲竟然随意走进厕所拿东西。我的朋友当时立刻表示了强烈的抗议,但是母亲无所谓地说:“都是一家人,你还是个小孩子,哪有那么多讲究。”我朋友的母亲可能不是喜欢偷窥儿子洗澡,而是并不知道年幼的儿子也需要隐私和尊重。又例如,酷暑天的时候,父亲或者母亲毫无顾忌地在儿女面前裸露自己的身体。这类父母可能并不是依靠裸露身体来获得快感的暴露狂,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需要去保护子女的性边界。

尽管父母侵犯子女的性边界大多是出于无知,但他们的行为可能造成子女严重的性之伤。性边界经常被侵犯的子女,长大成人之后很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父母时常的跨界行为而对性产生恐惧心理;另一种是和父母一样漠视自己和他人的性边界,对性产生无所谓的心理。

看不见的伤口也疼:情感之伤

诚然,以上所叙述的身体之伤、言语之伤和性之伤都会造成孩子在情感上的创伤。然而,在这里我想特别指出四种常见的中国式情感之伤:情感忽视、过度控制、情感敲诈,和被迫卷入父母的婚姻。

◎情感忽视

爸妈,你们能关心我一下吗?我学习压力真的很大。

我们还要怎样关心你?为你花了那么多钱,不算关心吗?我小的时候,哪有爸爸妈妈愿意花钱给我报辅导班的?你成绩都这样了,还好意思跟我们提要求!

以上亲子对话,对许多成年子女来说并不陌生。

由于文化以及历史原因,中国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比起西方来,是更加“现实”的亲子关系:父母和我们之间讲究的是实际的生活琐事,常常忽视了彼此的情感需求。父母擅长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的吃穿用度,却不懂得如何关怀我们的情绪和感受,更不可能像西方父母那样把“我爱你”挂在嘴边。甚至有时,当我们主动要求父母来关心或者安慰自己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提供这样情感上的支持。

然而,正如前文所说,孩子的天性特质是依赖性强并且不成熟,因此幼年的我们需要父母提供持续的、稳定的情感滋养,才能成长为健康和独立的人。特别是当遭遇情绪上的低谷时,我们需要来自父母的抚慰和鼓励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因为幼年的我们还未能发展出健全成熟的自我安抚办法。

但是,如果父母此时不但不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反而对我们的情感需求感到厌烦,甚至用言语和行为惩罚我们的情感需求,这便向我们传达了一条错误的信息: 我的感受是不重要的。 当这样的信息不断出现在生活中时,它便成功地阻碍和抑制了幼年时我们渴望倾诉情绪的本能,以至于渐渐地我们不再期待和他人进行情感交流,也习惯了忽略自己的情感需求。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造成的另一个非常可惜的结果是:尽管父母在生活方面对我们尽心尽力地照料,可是由于父母没有办法与我们在情感上相互联结,我们还是很有可能完全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变成了“ 假性孤儿 ”——我的父母可能爱我,但我感受不到。

◎过度控制

妈妈天天给我安排相亲,她说我今年必须要找到结婚对象,不然就嫁不出去了。我心里虽然很烦她,但也有点害怕自己真的嫁不出去。

我爸妈每天打电话、发短信连环骚扰我,逼迫我回老家做公务员,我都快纠结死了。

我都已经25岁了,周末出门还得跟父母报告自己准备去哪儿、和谁去、什么时候回来,父母就是不同意我搬出家门独居。

以上是我在咨询工作中所听到的,父母对于成年子女过度控制的真实故事。这些来访者常常向我抱怨,父母完全不懂得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私人空间,继续像小时候一样“无微不至”地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父母的羽翼下,这些来访者生活得压抑而矛盾,既无法心甘情愿地被父母继续掌控,又感到自己并没有多少能力可以脱离父母、独立生活。

进一步了解到这些来访者的成长经历后,我发现,这些父母的过度控制行为从子女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比如,不许子女看课外“闲书”,不许子女和长辈顶嘴,偷看子女日记,不敲门就随意闯入子女的卧室,规定子女的穿着打扮等。这些父母只想要培养出“听话懂事”的孩子,却没有考虑过如何发展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未成年时的我们因为心智发育尚未完全,确实需要在父母的监护和照顾之下,才能够健康平安地长大。然而,在一个健全家庭中,虽然父母对于孩子的生活有一定的掌控,但同时父母也会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程度,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生活选择,并且容许孩子质疑和挑战父母的决定与想法。随着孩子的成长,真正理解和支持孩子成长的父母,会给予孩子越来越多可以做决定的空间,来帮助孩子从懵懂无知的儿童、青少年发展成能够独当一面的成年人。

而在过度控制的家庭中,我们经常会因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而遭到父母的嘲弄、攻击和打压。我们从小到大的衣食住行都被父母严格地控制着,完全不需要自己花精力和时间来思考、做出决定以及承担后果。父母的过度呵护和照顾,把“失败”和“问题”从我们的生活中完全剔除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一些必要的人生起伏,也没有机会来看清这个世界的本来面貌。

美国心理咨询师皮娅·梅乐蒂(Pia Mellody)称父母这样的做法是一种“ 知性虐待 ”(intellectual abuse),即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过度控制,抑制了我们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阻碍了我们发展面对挑战和困难的适应能力。因此,成年后踏入社会,我们常常会感到迷茫和沮丧,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和勇气,行为举止稚嫩随性,也没有足够的自信心与人社交。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若不改善现状,我们必然会被其他自信、果敢、独立的同龄人超越,最后不得不继续依附着父母,成为“啃老族”。然而,归根到底,这“啃老”背后的原因是父母根本没有给我们机会从儿童的状态中成长起来,父母的过度控制剥夺了我们的知性发展。

◎情感敲诈

爸妈生你养你不容易,你怎么还不去做×××?

你看你把你妈妈的头发都气白了,你还不赶紧去做×××?

要不是为了供你上学,爸爸妈妈早就过上好日子了,你还要这样对我们!

我的朋友黄从小到大都深受父母的唠叨之苦。他经常愁眉苦脸地跟我说:“我感到我欠父母的债一辈子都还不完!”

黄遭遇到的,是中国亲子关系中最常见的心理操控术—— 情感敲诈 ,父母一方面以受害者的姿态在道德和良知层面上指责、攻击子女;一方面利用子女的内疚感迫使子女顺从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情感敲诈对于我们幼时的宝贵天性具有威力十足的打击。作为儿童,我们的天性是充满“魔力幻想”的,我们会认为自己说的某些词语、做的某些手势或者行为真的会改变现实,就像在英文中,有句儿童之间口口相传的谚语:“踩裂砖块,妈妈背断”(Step on a crack,break your mother’s back)。而父母情感敲诈的做法,往最糟糕的方向鼓励和强化了这种魔力幻想。当父亲或者母亲说“都是因为你,所以我才……”时,作为儿童的我们会真的认为是自己的某个行为才造成了父母的生活不顺、衰老或者贫穷。因此,我们会陷入极度的恐慌和内疚之中,认为自己是家庭中一切不幸的来源和开端。

同时,情感敲诈以恐吓、贬低子女的个人价值为代价,来 神化 父母在家中的权威。由于相信了自己是“导致”父母生活不幸的罪魁祸首,我们会感到自己永远都不够好,永远都偿还不了亏欠父母的债,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努力达成各种各样的目标才能“赢得”父母的爱。然而,健康的父母之爱是不需要条件的。孩子从未主动要求降生,是父母将孩子带到世界上来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滋养,是上天赋予父母的责任,也是每个孩子应当享有的权利。

◎被迫卷入父母的婚姻

我爸妈说要不是为了我,他们早离婚了。

小时候我妈让我跟我爸说,她再也受不了我爸的冷漠了。而我爸又让我跟我妈说,她已经年老色衰了,所以他根本不想正眼看她。

爸爸打妈妈的时候,我就在门边看着,因为害怕,我的手指甲一直抠着门上的裂缝,等他打完了我才发现我的手上全是血。

在中国传统的信念里,婚姻是为了传宗接代,孩子就是维系父母婚姻的纽带。因而很多我们这一代的子女,一出生就被迫赋予了保卫、维持,甚至修复父母婚姻的“使命”。

然而,这“使命”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作为天真烂漫的孩子,我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又怎么能够保护得好父母的婚姻呢?传统的家庭观念迫使我们承担了远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责任和压力。就算如今我们已经成年,也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修复父母数十年来的裂痕。这“使命”也深深地挫伤了我们的自我价值感。我们会错误地认为,相比于父母的婚姻完整,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不重要,必要的时候,我们需要牺牲自己来成就他人的幸福生活。

许多来访者在回顾童年时也发现,父母明明婚姻十分不幸福,却因为想要给子女“一个完整的家”而硬撑着不离婚,其实这是对子女更大的伤害,因为这些来访者从小便在父母糟糕的婚姻生活中过早地学到了痛苦和寂寞,甚至暴力和背叛。父母迫使子女目睹貌合神离的婚姻生活,甚至迫使子女和自己一起“扮演”幸福家庭的假象,极大程度上造成了子女长大以后对于亲密关系的不安全感,以及对他人信任感的崩塌。

目睹父母家暴是另一种被迫卷入父母婚姻状况所造成的严重创伤。拳脚虽然没有落在我们身上,却落在了儿时我们最亲近和最依赖的人身上,而施暴的人也是我们不得不去亲近和依赖的人,这就对我们的内心造成了无法排解的矛盾和撕裂。家庭从此不再是温馨的港湾和庇护所,而是如履薄冰的人间地狱。而作为儿童的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力量阻止和改变家庭暴力的发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暴力一次又一次地发生。我们为自己的弱小和无助感到内疚,也为父母的失控而感到恐惧。长大成人之后,我们也很难摆脱这种根植于心的无力感。

总结

任何父母对子女并非出于滋养或爱护的言行举止,或者任何父母让子女为自己的天性而感到羞耻的做法,都可以被称为“原生家庭之伤”,即使有些社会和文化默许了父母的一些行为和言语,这也并不代表这些行为和言语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有益。只有正视原生家庭之伤,我们才有可能从这伤口中复原。原生家庭之伤主要分为四种类型:身体之伤、言语之伤、性之伤和情感之伤。每一种伤害,都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造成了影响。 0iib6HUAW67kriuOXZAxEW2cZHYvpu9hIejs3pf4vk50ru5w/ydlLA9LHUrqvBU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