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最依赖的人,却伤我最深

时隔多年,我依然忘不掉唐颤抖的、挂着泪珠的花白胡子。我还有很多的问题想要问他:

如果你真的像自己所说的一样获得了永久的平静,又怎么会颤抖着泪流满面?

你的泪水究竟包含了什么,是喜悦,是忏悔,是痛苦,还是激动?

你以付出毕生自由为代价,杀死了伤害自己的父母,这样到底值不值?

杀死父母之后,你真的获得了解脱吗?

……

唐的故事,只是为我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让我初次探知人性的复杂多变与家庭的千疮百孔。

在精神病房里的那一年,以及后来做心理咨询师工作的几年里,我有幸走入了许多像唐所经历的苦涩的人生故事。我发现,许多在生活中艰难挣扎的灵魂,都背负着沉重而痛苦的原生家庭回忆。在暴力失控、犯罪、恋爱成瘾、性成瘾、酒精和药物成瘾、自恋、缺乏信任、不安全依恋、社交恐惧、自我斥责、空虚感等“不正常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背后,这些迷路的灵魂想要保护和补偿的是在10年前、20年前、30年前,甚至更久以前那个因为父母的拒斥、虐待、忽视而躲在角落里默默哭泣的孩子。

在听到许多令人心碎的原生家庭故事后,我发现, 如果我们假装看不见心灵中的原生家庭伤口,我们就永远无法从这伤痛中复原。

未被正视和处理的原生家庭伤口,就像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一不小心碰开了盒盖,悲哀、羞耻、怨恨、愤怒、暴力就会像潮水一样涌出来,把人淹没在痛苦的洪流之中。也许,精神病房里的唐,也正是被这股痛苦的洪流夹带而走,付出了毕生的代价。

在心理咨询室里,提起原生家庭中遭受的伤害,许多来访者一开始会轻描淡写地对我说:“这些都是发生在我小时候的事情,早就已经过去了。”可是,他们的眼眶里含着泪,攥紧了拳头,皱起了眉头,身体也跟着紧绷了起来。

看到这些来访者想起原生家庭之伤时情不自禁的身体变化,我明白,虽然这些伤痛发生在多年之前,但是他们的身体和心灵从未真正走出这伤痛的泥沼。这些来访者嘴上说“已经过去了”,不过是他们在用自欺欺人的方式躲避着直面原生家庭之伤的痛苦。然而,无法正视原生家庭之伤的结果是,这些来访者一直找不到活在当下的宁静,以及憧憬未来的勇气。他们不敢回想自己从哪里来,也自然不敢畅想自己要到哪里去。常常,这些来访者人云亦云地追逐着世间的功名利禄,却发现无论自己拥有多少外在的成就,都填补不了内心的空洞。

在直面伤口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原生家庭之伤。显然,唐所遭受的,是毋庸置疑的原生家庭之伤。然而,在工作中接触到更多饱尝原生家庭痛苦的成年子女后,我逐渐开始领悟到“原生家庭之伤”这一词覆盖的层面远比一般人想象得广泛,并不是只有像唐的父母那样极端的伤害行为,才能够算得上是原生家庭之伤。

埃里克森、温尼科特、皮亚杰等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都在各自的研究中发现,在孩童时期,人类的天性是乐观的、脆弱的、不完美的、依赖性强的以及不成熟的。这是每个孩童一生下来就具有的自然特质,无一例外。因此,幼年时期的我们需要的是父母不间断的滋养和爱护,才能充分发展每一项特质,成长为成熟的、健康的成年人。

所以,任何父母对子女并非出于滋养或爱护的言行举止,或者任何父母让子女为自己的天性而感到羞耻的做法,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原生家庭之伤”。 即使有时我们的社会和文化默许了父母的一些行为和言语,这也并不代表这些行为和言语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有益。比如,父母从小对我们严格管教,时常严厉指责我们的行为举止,却从来未曾关心过我们的情感需求。尽管周围人都表示“父母这是在为你好”或者“中国家庭都是这样的”,这些理由也并不能抹去父母对我们的情感忽视造成的实际伤害。我们当然可以体谅和理解父母对我们情感忽视的缘由,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父母的忽视确实伤害了我们幼年渴望爱护和滋养的心灵,造成了我们成年之后的低自尊心,习惯性地讨好他人,惧怕亲密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在看清了原生家庭之伤的广泛覆盖面之后,我开始能够更加深刻地感悟原生家庭经历对于个人的巨大影响,我也开始能够更好地帮助来访者以及我自己直面原生家庭的痛苦经历,寻回当时遭受原生家庭之伤的感受,并从自我理解和关怀中酝酿出愈合伤痛的力量。同时,我既惊讶又心痛地意识到,造成原生家庭之伤的父母,甚至是唐那样可怕的父母,他们也很有可能是上一代原生家庭之伤的受害者。在时代环境的限制和生活重担的压迫之下,这些父母一辈子都浸染在苦涩的原生家庭泥沼之中,同时不假思索地把自己身上的痛苦又传递给了下一代。 FK8TWg1cOUFs5hbpiZA62UyLffDpSAXRTjv8gsRcfQnJs+QXz/jr5dDUAbfGEyB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