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黄金分割与五角星的故事

发现音乐与数字比例之间的秘密,这大概是物理学定律的第一次数学公式表达。

——[美]乔治·伽莫夫

黄金分割和黄金矩形

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这个比值约为0.618,被公认为最美的比例,叫作黄金分割比或黄金分割率。

如果用线段表示,就是把一条线段 AB 分割为两部分,

黄金分割比

使较长部分 AC 与全长 AB 的比值等于较短部分 CB 与较长部分 AC 的比值,即

AC = a CB = b ,则得 a 2 = b ( a + b )。经过移项配方,可得

开方再合并同类项,得到 b a 的比值为

当线段长度 a b 满足上述比例关系时, C 点就被称为“黄金分割点”。

除了黄金分割,还有黄金矩形,即短边与长边之比为0.618的矩形。黄金分割和黄金矩形都能给人以美感,令人愉悦。我们在很多艺术品和大自然中都能找到它,希腊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达·芬奇画中人物的脸部构图也符合黄金矩形。

任给一条线段,如何作延长线,使延长线与该线段的比为黄金分割比?古希腊人的方法是先作出一个黄金矩形,黄金分割比自然而然就有了。如下图所示,先作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 ABCD ,连接上下两条边的中点 E F ,把正方形均分为左右两部分。

黄金分割比和黄金矩形作图法

F 点为圆心、 FC 为半径画圆弧,交 AD 的延长线于 G 点。过 G 点作垂线,交 BC 的延长线于 H 点,则四边形 ABHG 就是一个黄金矩形。这是因为,由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可知, 。所以矩形 ABHG 的宽与长的比为

对线段 AG 而言, D 点就是黄金分割点。

五角星与正五边形

五角星是5条等长的线段构成的星形图案。如下图所示,它的每个尖角都是36度。

五角星图案

五角星可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在苏美尔人发明的象形文字中,五角星表示墙角、隐蔽处、小房间、空洞、陷阱等意思。而在古巴比伦文明中,它又有了占星术的意味,代表5个星球: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和金星。

一直以来,五角星都与人类对金星的崇拜有密切关系。在造成这一关系的各种可能的原因里,最可信的是古代天文学家的观察。在地球上遥望天空,金星的绕日轨道每8年重复一次,它自成的5个交叉点恰好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五角星。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里,地球离太阳是第三近的,金星离太阳是第二近的。金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约为224.70地球日,这个数字与地球的公转周期365.26天的比值接近于黄金分割率。事实上,地球每绕太阳运行8圈,差不多相当于金星绕太阳运行13圈,8和13是两个相邻的斐波那契数(斐波那契数列的第6项和第7项)。

由五角星可以得到正五边形,只要把5个顶点连接起来或把5个伸展出来的三角形去掉就可以了。反之,有了正五边形之后,分别延长5条边,原本不相接的两边相交之后,连同原先的正五边形,就构成了一个大的五角星。有意思的是,美丽的牵牛花外形是正五边形,而花蕊恰好是五角星。

美丽的牵牛花。作者摄于张家口

可以证明,五角星(或正五边形)中也存在着黄金分割率,而且错综复杂。举例来说,任取五角星所包含的那个正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它与五角星最近的尖点的距离,与它到这两点连线延长线上的另一五角星尖点的距离的比值,恰好是黄金分割率,即0.618…。

五角星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徽章,据说门徒们身上都佩戴着这样的徽章。由此可见,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和他的门徒们已经知道黄金分割率了。事实上,毕达哥拉斯生活的年代要比帕特农神庙的兴建时间早,这就合乎情理了。

传说公元前6世纪的一天,毕达哥拉斯走过一个铁匠铺时,觉得铁匠打铁的声音很好听,便驻足倾听。毕达哥拉斯发现打铁声音的高低与铁锤的重量有关,于是,他比较了不同重量的铁锤发出的不同音高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测量出各种音调的数学关系,这可能就是他后来探究黄金分割率的开始。

在发现了音乐中的数字比例之后,毕达哥拉斯进一步提出了“万物皆数”的观点,这是他“宇宙和谐论”的主要论点,后来被柏拉图所继承。以倡导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的理论而闻名的俄裔美国物理学家乔治·伽莫夫(G. Gamow)曾经赞叹:“发现音乐与数字比例之间的秘密,这大概是物理学定律的第一次数学公式表达。”

因为黄金分割率是无理数,不能表示成两个正整数的比值,因此要精确地画出五角星,徒手或只用直尺是不可能做到的。在一些非正式的图形中,不精确的五角星反而给人轻松的感觉,但用在国旗、国徽中或其他正式场合,五角星则必须是精确的,这就需要借助工具——圆规和直尺(可以没有刻度)来作图了。这种方法被称为尺规作图法,又叫欧几里得作图法。

五角星有不同的作图法,下面这种方法比较简洁,但要完全理解还需动些脑筋,读者不妨先行跳过。

1. 在白纸上画一个任意半径的圆 O ,在其中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 AB CD 。取 OB 的中点 E ,连接 CE ,如下页图a。

2. 以 E 为圆心, CE 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交 OA 于点 F 。以 C 为圆心, CF 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交圆 O 于点 G ,再以点 G 为圆心, CF 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交圆 O 于点 H ,以此类推,得到点 M N ,这样, C G H M N 五个点即为圆 O 的五等分点,如下页图b。

3. 连接 CH CM GM GN HN ,即得到五角星,如下页图c。

1796年,不满19岁的德国青年高斯(C. F. Gauss)证明上述作图法可以推广,并发现了它与著名的费尔马素数之间的秘密关系。

五角星的欧几里得作图法

所谓费尔马素数是形如

的素数。已知 F 0 = 3, F 1 = 5, F 2 = 17, F 3 = 257, F 4 = 65537均为素数,1642年,法国数学家费尔马(Fermat)曾猜测对所有的非负整数 n F n 均为素数。但在1732年,客居俄罗斯的瑞士数学家欧拉(L. Euler)发现,641是 F 5 的真因子,因此 F 5 是合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发现一个大于5的整数 n ,使得 F n 是素数。可是,也没有人能够证明费尔马素数仅有5个。

高斯给出了正十七边形的欧几里得作图法,解决了2 000多年前古希腊人留下的数学难题。从那以后,他便下决心献身数学,后来成为同行赞誉的“数学王子”。只不过,正十七边形不再与黄金分割率有关,而是与 这个数有关。

从柏拉图到开普勒

帕特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77年至前432年,它坐落在希腊首都雅典卫城的最高点上,是为了庆祝雅典战胜波斯而建。帕特农是雅典保护神雅典娜的别号,意为“处女”。这座神庙历经2 500多年的沧桑巨变,如今庙顶坍塌,雕像荡然无存,浮雕剥蚀严重,但从仍巍然屹立的柱廊不难想象神庙当年的雄伟,可以说它代表了古希腊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准。

修道士想象中的帕特农神庙

从外表看,帕特农神庙气势非凡,光彩照人。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许多创新。神庙的南北长、东西短,东西两面各宽31米,顶部距离地面19米。也就是说,其立面的高与宽比例为19∶31,接近古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率”。庙内原有一尊黄金和象牙镶嵌的雅典娜女神像,由著名雕塑家菲迪亚斯(Phidias)创作,女神身材的比例(肚脐高与身高之比)也符合黄金分割率。

在帕特农神庙建成的一个世纪以后,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蒂迈欧篇》里提到了5种仅有的正多面体,即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世人称之为“柏拉图多面体”。但也有人认为它们并非柏拉图本人的发现。

公元前3世纪,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里第一次给出了黄金分割率的严格定义,他称之为“中外比”。此书共13卷,这个定义出现在第6卷,并随着1607年利玛窦和徐光启合作的《几何原本》前6卷简译本而被引入中国。在第8卷,欧几里得在讲述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的构成时,反复利用了“中外比”及其相关性质。

之后,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数学家、意大利人斐波那契在他的《算经》里提出了“兔子问题”,引出了斐波那契数列。如前文所说,这个数列的前两项均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即 F n = F n–2 + F n–1

更为有趣的是,斐波那契数列前一项与后一项比值的极限趋近于黄金分割率。即

不过,这一事实直到4个世纪以后的1611年,才被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开普勒(J. Kepler)发现。他还从柏拉图多面体中获得启示,相信天体的运行轨道应是几何图形,由此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至于这个极限的证明,则要等到19世纪,由法国数学家比内(J. P. M.Binet)给出,利用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式。

1909年,美国数学家马克·巴尔(M. Barr)建议,用希腊大写字母Ф来表示黄金分割率,并沿用至今。除此以外,人们还用它对应的小写字母 ϕ φ 来表示黄金分割率的倒数1.618…。

除了古典艺术以外,黄金分割率在20世纪的艺术领域里也有应用。1912年巴黎举办过黄金分割画派的展览,参展的有后来移居美国的法国画家马塞尔·杜尚(M. Duchamp)。在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S. Dali)和瑞士建筑师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的作品里,也都有黄金矩形这一元素。1953年,美国统计学家杰克·基弗(J.Kiefer)提出了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20世纪70年代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对其进行了推广。 BrSOcfjFIfApoOE1FJRt22wRbAQcUUrVD/a1fXkZdmkG1GEAIyHfqHI7TnB8bCj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