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有选择的自由

洛克John Locke

英国经验主义

人出生时,内心如同全新的白纸。

英国 经验、观念、认识  1632年—1704年

《政府论》《人类理解论》

思考所谓“认识”的意义

认识论哲学的源头

1673年冬天,洛克与朋友聚在房间里展开复杂的辩论,他们讨论神是什么,何谓信仰,是否有人人都能认同的道德等议题。此时洛克却说,做再多的哲学讨论,倘 若不知道议论者本身的知识程度,就没有意义 ,所以在谈论神和道德前应该先做的是仔细考量人的能力。“人类的认知具有怎样的组织结构?”这就是 认识论 的起源。

笛卡尔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拥有一定程度的知识( 天赋观念 ),也就是大众认同的普遍知识(原理)。相对地,洛克却认为没有与生俱来的道德原理(不是出生就具备的意思)。

并非只要在神的世界里,“正义”的概念都固定不变,正义会因时代变迁与社会差异而有所不同。换句话说,通行于各个时代和国家的正义并不存在。当然,洛克并没有否定神与道德的意义,他只是说,必须依据人的知性来理解。

洛克认为我们的知识是由 观念 形成的,观念是思考时浮现于脑中的事物(也就是意识的内容),桌子的观念、椅子的观念等,都存在脑袋里。但它出自于曾经看见过或碰到过的经验。因此我们的内在,最初就如同 白纸(tabula rasa) ,是经验为它提供了观念。

人,有选择的自由

洛克认为,不管物质处于何种状态,形状、固体性、延展、运动、静止等观念,都不能与该物质分割,例如,当我们思考足球时,即包含形状、延展、运动、静止等观念。

洛克将物质的原初性质,称为“ 初性 ”;另一方面,颜色、声音、香气、冷暖、软硬等观念,则是人所感知到的东西,并非物质原本的性质,故洛克命名为“次性”。

洛克说,“初性”实际存在于物质之中,“ 次性 ”则是唯有人类才能感受到的东西,不能视为物质的本质。洛克用火来说明,暖炉的火令人温暖,但太靠近却会烫伤;火本身并没有改变,问题出在人的感觉。

话说,各种观念都会变成物质欲望,例如,对于烧肉的观念,会联结到想吃的欲求,也就是说,物质的观念会影响心理。此外,即便一直有想吃烧肉吃到饱的欲望, 人类还是会通过自省克制欲望 。能控制欲望,便可发现自发性,于是产生了“自由观念”。动物依本能行动,人类却有能力对下一个行为做出抉择,这就是洛克说的“ 自由观念 ”,因此人类能自由地创造未来。

练习思考

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

学生A君不满自己的出生环境,对父母不满,对学校老师不满,简直就是不满的集合体,他甚至说“这是个莫名其妙的世界”。他认为自己的不幸全都是外界事物的错,假如环境好一点,自己的人生就会不同了,“唉,我真是身不由己啊!”

A君的想法在洛克来看,哪里不对劲?

提示!

外因不能主导一切,有一半是自己造成的,所以要反求诸己。

解说解答

学会正面积极的自由哲学

有学生不满学校老师教学方法拙劣,害得自己成绩不好。但是,吸收学问与老师教学方法的是自己,当资讯从外在世界进来时,人可以对内心的观念做出取舍。不要机械地回应来自外界的输入, 保持适当距离,选择后再做决定, 这就是人类的“自由观念。” 6H7jtrH5ilXSC5IOu5hfeZPD1avMxH8SlveOnA7Av95gLeUV81gXkZI8Ju+8UyU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