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抛开执着,一切痛苦都能消除

佛陀(释迦牟尼)Buddha(ākyamuni)

佛教始祖

抛开执着,一切痛苦都能消除。

古印度 缘起、无我  前463年—前383年(说法不一)

摆脱人生痛苦的终极方法

人生一切皆苦

佛教教义有四法印之说: 一切皆苦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一切皆苦”指的是人的欲望无法满足,所以会感到一切都是痛苦的。“诸行无常”意指 世间一切都生生流转,所有事物都在变化 。同时,万事万物皆不具自我同一性,会不断变迁,但人缺乏对自身的认识,我们总以为自己拥有不变的“ 自我 ”,其实并非如此,这个真理就是“诸法无我”。若能理解这一点,舍弃 烦恼 ,安乐的境界就在那里了,这也就是所谓的“涅槃寂静”。

我们渴望青春永驻,期待受人尊敬,想当有钱人,还要长命百岁……然而,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断在变动,所以人的期望都是痴心妄想,违反了宇宙法则,就好比人生道路逆着走,只会徒增痛苦而已。

了解缘起,就能轻松自在

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就是“ 缘起 ”,原意是“因缘而起”,也就是,一切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假如万事万物都因相互作用而存在,一切都是“ 无常 ”(都会变化)的话,那么处于各种交会与关系中的个人(我),也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存在吧!换言之,并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我这个实体(诸法无我)。再则,所谓的我,是由各种零件组成的集合体,因此佛教把人的组成要素称为“五蕴”(色、受、想、行、识)。

释迦牟尼(佛陀)一边如此说法,一边倡导能解脱人生痛苦的修行法门,就是实践“ 四谛 ”与“ 中道 ”中的“八正道”。他说,若能由此开悟,便可进入烦恼烟消云散的涅槃之境。所谓“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四谛就如同人生的指南。

第一个真理是:人生是痛苦的(苦谛);其次痛苦的原因来自烦恼(集谛);而人活着之所以有痛苦,是因为对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无常之世),总是心怀欲望。集谛就好像是在说“ 人痛苦的根源其实都是自找的”(集的意思是原因) ,进而揭示了消除烦恼,痛苦也会随之不见的观念(灭谛),亦即 消除欲望便可解除痛苦 的真理。那么,要如何才能消除欲望、挥别痛苦呢?他揭示了第四个真理,也就是摒除痛苦的修行法门(道谛),方法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冥想)这八正道。释迦牟尼所倡导的佛教后来通过许多弟子,超越了时间,一直流传至今。

练习思考

我才是人生的主角!

自己赚的钱自己花,有什么错?人生只有一次,不好好享乐就亏大了,所以当然要全身心感受快乐,才不会后悔!你问我是谁?我就是我!我就是一切的一切,这全部都是我自己的功劳,没有靠任何人!没办法,我就是这么厉害!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位仁兄的想法哪里有错?

提示!

你忘记你还有父母吗?忘记空气、水和食物都是外界来的吗?忘记这个世界全都是别人努力的成果了吗?

解说解答

连你自己都不曾拥有自己

假如这世间万物都相互依存,没有任何东西能独立存在(缘起),那么你所拥有的也都只是暂时性的,甚至连你都不曾拥有过自己(无我)。快乐不可能永远持续,若过分自信,误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而忘记感恩,就会坠入地狱。珍惜相互依存的关系,对所有的人、事、物心怀感激, 不耽溺于极端的快乐,而能确切实践中道(八正道), 就是迈向涅槃之路。 /yUpX9rWTR16fHwcFy8mJJ6FLSCc4I74zx5oKhjRXR92dZ+Dh+ivjeJsAV0mUb1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