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生平简介

《清史稿》载:章楠,“字虚谷,浙江会稽(绍兴)人,著《医门棒喝》。”章氏是清乾隆后期、道光年间一位很有学术成就又很有个性的医家,同时代绍兴名医田晋元称他为“夙具灵根,具大气魄,能悟天下妙理者”(《医门棒喝·初集·卷一·田晋元序》)。

章氏幼年羸弱多病,遂留意医学。曾遍游广东、河北、江苏、北京等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历渐丰,领悟日深,于是,对医学理论中向有争议而重要的问题,加以阐释,撰成《医门棒喝》。清道光五年(1825)写成初稿,清道光八年(1828)重游广东,对旧稿加以整理,并有同乡田晋元(雪帆)加以评点。次年,由浙江海宁人应秋泉、纪树馥等在广州刻版问世,是即《医门棒喝》初集。书名之意,据章氏自己说:“医者既患多书,余又何述焉?特以向来未明之义,各相抵牾而滋流弊之害者,举其百中一二,论其大略;并《内经》所列六气,历来注疏有未尽当者,据理辨之,就正有道,以为保卫性命之一助,爰名为《医门棒喝》,聊取解粘去缚,俾洞本源之意耳。”章氏信佛,“棒喝”尚有佛教当头警示的意思。

章氏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写成《医门棒喝》二集(一名《伤寒论本旨》或《活人新书》),由浙江山阴人陈祖望、钱昌等校刻行世。其内容以阐释《伤寒论》及发挥温病学说为主。

章氏对研究《黄帝内经》也有重要贡献。章氏因《黄帝内经》年代久远,“其文义多古奥难解,间有脱讹”,故历经多年,在清道光十四年(1834)著成《灵素节注类编》,即《医门棒喝》三集。在该书自序中,章氏谓《黄帝内经》为“圣人阐明生死之理之书”,足见其对《黄帝内经》的重视。针对当时“业医者,不肯究心圣经理法,陋习相沿,不识阴阳虚实,通套一方,混治诸病,而谓道止如是,名为仁术,不知杀人于冥冥中”的社会弊端,章氏“复将《灵》《素》要妙之文,节取注解,分类编辑,以为学者首当必读之书,略表古圣垂教之意”。《类编》全书共10卷,约30余万字,统编为八类,例言“今体会经义而分门类:一曰禀赋源流,二曰摄养为本,三曰阴阳脏腑,四曰营卫经络,五曰四诊合参,六曰外感内伤,七曰治法准则,八曰运气要略。虽分门类,仍将各篇原题标出,以备考证。如关两门要义者,两门俱收,注于一门,可随时查阅”,每一类下分为总论与经解两部分,总论为该类别提纲挈领的概述,将经文与临床相结合,启迪后世学者从实际运用的角度理解原文。节选的经文较为丰富,正如“今凡深奥简古之文,息心体会,详细辨注,必明其不易之理;其有文义明晰易解,毋须赘注者,则略之”。只要实用皆取之,并详加阐释。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章氏是温病大家,在医理发挥及临床实践上均有很深造诣。其对温病学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将叶天士温病论治和薛生白湿热病辨治的著述加以整理研究,收入其《医门棒喝》二集中,名曰《叶天士温病论》《薛生白湿热条辨》,以后王士雄编入《温热经纬》中的《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和《薛生白湿热病篇》,即以此为依据。章氏以叶、薛两家学说为主,对温病理论做了一番整理和敷扬工作,促进了温病学说的传承和发展,功不可没。 s7CiB5/ScdsAAwN8Q+6J6MznpCqJ17LI2uWG08eV2Xh2MkaMauy27LeAWEVljP/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