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克利奥帕特拉和恺撒:与失败有关的故事

若要看清克利奥帕特拉的真面目,我们必须眯起眼睛,避开诗歌中的渲染和荧屏上的闪光,将视线穿过莎士比亚和好莱坞,穿过罗马社会的流言蜚语和维多利亚时代的情色画。克利奥帕特拉不是荡妇,也不是花瓶。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是一位坚毅、智慧的希腊统治者。她并不是一个画着诱人眼线、追求淫乐生活的的女人。在罗马共和国崩溃之际,她试图控制政治局势。为扭转埃及托勒密王朝(地中海的大国之一)的颓势,克利奥帕特拉付出了不懈努力。她是古典历史上最伟大的失败者之一。随着克利奥帕特拉的去世,一个可以追溯至亚历山大大帝时代的帝国消失了,古老的法老统治也就此终结。

这既是一个有关内战的故事,也是一个有关爱情的故事。公元前323年,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在巴比伦城去世。他手下的将军们继续东征西讨,希望完成他未竟的事业——缔造一个比继之而起的罗马帝国更伟大的希腊帝国——但这个梦想最终随“独眼”安提柯的去世而破灭。安提柯曾在巴尔干小国马其顿随侍亚历山大的父亲,他继续征战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亚历山大的遗愿,直到80岁时战死沙场。在亚历山大死后出现的诸王国中,埃及可谓其中的佼佼者,其统治者正是克利奥帕特拉的先祖——托勒密·索特尔。

托勒密·索特尔曾是亚历山大的密友,也是他手下的重要将领。托勒密目睹亚历山大大帝在埃及建造了一座新城,即亚历山大港。索特尔迅速采取行动,控制了这座城市。而且,在亚历山大的遗体被运回希腊安葬的途中,他劫取了尸体,将其安葬在亚历山大港一座宏伟的神庙中。托勒密击退了其他对手,强行将尸体留在那里。亚历山大的遗体具有一种图腾般的力量,就像后世基督教圣徒的遗骸对欧洲人的影响力一样。威尼斯人从埃及偷来了圣马可遗骨,这使年轻的共和国具有了相似的合法性。如今,索特尔成为托勒密一世。他征服了今天的以色列、黎巴嫩和塞浦路斯岛,这些胜利巩固了他在埃及的地位。

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约300年,比波旁王朝统治法国或金雀花王朝统治英国的时间都漫长。这不是一个普通家族。托勒密二世迎娶了自己的姐姐阿尔西诺伊;乱伦和名字的混乱循环成为这个王朝的特点。起初,与其他希腊继承者的战争耗费了托勒密王朝很大精力。埃及最终成功地战胜了所有对手,特别是塞琉古王朝。塞琉古王朝建都于叙利亚的安条克,整个帝国延伸至亚洲的腹地。托勒密王朝曾侵入非洲南部地区,在现代的苏丹地区捕获大象,以此来抗衡孔雀王朝赠予塞琉古王朝的印度战象。托勒密王朝曾派遣使者前往印度,而阿育王也派遣了佛教使团造访亚历山大港。

在托勒密三世统治下,埃及继续赢得胜利。然而,统治埃及的希腊精英人数很少,大部分埃及人仍固守传统的观念,这些观念与希腊人的观念迥然不同。因此,高高在上的希腊人忧心忡忡。与征服英格兰的诺曼人一样,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没有学习当地的语言。对后世的历史学家来说,这是极好的恩赐,因为它留下了一些用两种语言或三种语言写成的文告。著名的罗塞塔石碑就是一例,它帮助后人破译了埃及的象形文字。但对托勒密家族来说,这件事就不妙了。他们要费尽心力地镇压地方叛乱,这些叛乱的领导者都是想要成为法老的真正埃及人。

因此,这个王国是古代埃及和现代希腊的奇怪混合体。大多数人都崇拜古埃及的神祇,保留了传统的祭司和神庙,以及神圣的动物和繁复的仪式。许多人期盼埃及人夺回王位,拯救民众于水火,这与犹太人期盼弥赛亚的降临有相似之处。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创造出了新的神祇。根据现实需要,这些神祇将希腊风格和埃及风格融为一体。埃及的神祇逐渐希腊化,如伊希斯神;而希腊人则将埃及奥西里斯神和荷鲁斯神请进了万神殿。在一神教出现之前,神祇混杂并不是大问题。不过,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须谨言慎行:克利奥帕特拉将一头彩绘的圣牛送进神庙,这为她赢得民众的普遍支持,而这些支持正是她所需要的。在托勒密家族中,她是第一个既会讲埃及语,又会讲希腊语的人。

克利奥帕特拉的土地非常富饶。罗马的早期计划之一就是吞并埃及,在那里安置罗马农民,并将其作为廉价粮食的来源地。与法老时代的埃及一样,托勒密王朝的大多数土地都是国家财产,神庙也拥有大量田产以供养自己。如同英国人统治印度一样,托勒密家族在埃及的统治沿用了传统的书吏制度,由村长负责收集信息和征收税赋。一些埃及头衔转变成了希腊头衔,但本质是一样的。但是,托勒密王朝试图将希腊人的严谨引入埃及。他们引进了以货币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将所有臣民登记造册。他们制定了商品价格,将神庙祭司转变为国家官员。这些人能为国家筹集资金,用以供养陆军和海军。

在农业歉收和战争失利之后,乳臭未干的孩童又登上了王位,这都是不祥之兆。托勒密王朝开始接二连三地丧失国土。犹大王国这样的小国需要盟友保护,埃及这样的大国也是如此。托勒密家族选择了一座距离遥远、但以好战闻名的城市——罗马。这为苟延残喘的王朝赢得了时间,但也不可避免地付出了代价。日益强大的罗马人先后战胜了迦太基人和希腊人,他们逐渐变成了威胁者,而不再是保护者。罗马的元老院开始愈加频繁地干涉埃及事务。他们把这片拥有巨大财富、庞大人口和软弱统治者的土地视为附庸,而不是盟友。托勒密王朝治下的亚历山大港被罗马人渐渐榨干,濒临死亡。

这是大势所趋。托勒密王朝没有高效的议政方式和选拔优秀官员的渠道。实际上,现代学者们相信,与希腊体制应有的精巧相比,托勒密王朝的埃及要低效得多。例如,农民经常以撂荒为手段威胁征税者;贪污腐败现象四处盛行;许多官员都未经专门的训练。有学者认为,在克利奥帕特拉生活的时代,埃及有七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的人口是希腊人或犹太人。国家只能依靠这些“可信赖的”非埃及人抗击入侵和管理国事,这引发了巨大的移民潮。埃及的希腊人对马其顿或雅典抱有强烈的情感,就像侨居在印度的英国人对汉普郡或威尔士的情感一样。与罗马不同,希腊化的埃及的“政治参与”很低,它只是一个王室独裁国家。与罗马和英属印度不同,托勒密王朝的主要城市甚至不是国家疆域的一部分。

如果不了解亚历山大港这座迷人的城市,我们就无法理解克利奥帕特拉的故事。缔造这座城市是托勒密王朝最伟大的成就。这座城市确实由亚历山大建造,是一个拥有自治权的城邦。它在埃及境内,但不受埃及管辖。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亚历山大港只是“毗邻”埃及。后世的英国也有相似之处,就像过去的香港或今天的新加坡。亚历山大港也是一座大熔炉,移民和商人比邻而居,人口迅速膨胀到50万人,与当时中国的首都大体相当。在西方,只有罗马城才能相提并论。举世无双的法洛斯灯塔连中国人都有所耳闻。这座灯塔是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高达300英尺,宙斯的铜像耸立其上,熊熊燃烧的灯火引领船只进入港口。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希腊化的宏伟建筑是亚历山大港的骄傲。其中,博物馆和图书馆举世闻名。

“博物馆”一词源于人们对缪斯女神的崇拜。如今,博物馆已遍布世界各地。不过,亚历山大港最初的博物馆不仅是收集和陈列物品的地方,还是一个学术研究中心,那里有住宅区、餐厅和全职研究者。托勒密一世还建造了一座图书馆,收集图书的工作可能是由亚里士多德的一位学生完成的。在当时,图书馆并不对公众开放。图书馆是国家文化自豪感的体现,它试图搜集每一部希腊文著作的抄本。在古典时代,这意味着它要收集除中国文献之外的几乎所有书籍。图书馆精心整理馆藏的纸草书卷,将其编成120本目录。纸草书卷的总量大约在50万至70万卷之间。图书管理员对搜集图书抱有很高的热情,他们会花大价钱去雅典借阅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著作,以供誊抄(有传言说,他们留下了原始文本,还回去的是抄本)。船只一抵达亚历山大港,船上的人就必须交出书籍以供誊抄。

因此,亚历山大港汇集了大量古代文献,涵盖文学、数学、哲学和历史等多个领域。时至今日,大多数文本都已经散佚。在亚历山大港,有人将《旧约》译为希腊文。在基督教开始传播之际,此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在整编两部伟大的史诗(即我们熟知的荷马史诗)方面,图书馆也做了大量工作。

由于在保护和汇聚知识上的成就,亚历山大港独立发展成为文学中心和科学中心,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与发明和发现上的成就相比,这座城市在诗歌方面可就乏善可陈了。欧几里得发明了现代几何学,他在质数、圆锥曲线和透视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前往亚历山大港之前,欧几里得可能曾在柏拉图学园学习过。据说,阿基米德就是他在亚历山大港的学生。阿基米德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相传,在罗马人攻陷叙拉古之后,他因痴迷于研究而不肯离开是非之地。阿基米德还说过这样一句痴话:“不要弄坏我的圆。”这句话惹恼了罗马士兵,他因而遭到杀害。今天,这些名字已经享誉全世界。

但是,埃拉托斯特尼是何许人?据我们所知,他是第一个精确测量出地球周长的人,也是第一个精确绘制出古代世界地图的人。希罗又是谁?很显然,他制造了一台蒸汽机模型。但遗憾的是,亚历山大港人没有掌握金属加工技术,否则他们就会造出希腊式或罗马式的汽车。当时,能立即投入实践的是由骡力驱动的水车,这种水车至今仍在使用。赫洛菲洛斯发现了人体解剖学知识,包括人体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直至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的医学才达到这个水平。赫洛菲洛斯似乎还可以用水漏钟测量脉搏。其他人物还发明了速射弩,发现了太阳系,学会了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机械的方法。“法尤姆画像”使我们看到了自古典时期以来最真实、最动人的“面庞”,这些画像完成于克利奥帕特拉时代终结后不久,不过它可能源自一种古老的绘画传统。这种绘画传统(以及现存的雕塑作品)反映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如果这是一种堕落,那么世界是多么需要这样的堕落啊!

简言之,托勒密王朝的亚历山大港就是一座发明创造的大蒸锅,可与启蒙运动时期的苏格兰、工业革命伊始的英格兰中部、中国的宋朝或穆斯林西班牙早期比肩而立。在这些例子中,只有第一个例子中的创造性和科学研究转化成了经济革命。经济革命的出现与人类智慧无关,只有当求知欲、科技、法律、物质和动机等因素罕见且“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那样的效果。在克利奥帕特拉时代,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在军事和经济上正处于衰败期,智识水平也可能在走下坡路,因为上述发明大多出现在托勒密王朝前期。但事实也可能不是这样,我们无法看清历史的趋向。

然而,我们对克利奥帕特拉要有清醒的认识。她与罗马人斗智斗勇,不仅捍卫了领土和权力,还保护了知识和文化。原因何在?尽管我们对克利奥帕特拉的早年生活知之甚少,但托勒密家族会从博物馆延请老师来教导孩子。据说,克利奥帕特拉掌握8种语言,还写了多部著作,其中还包括有关度量衡的研究。她曾聘请过一位哲学家来教导自己的儿子们。

克利奥帕特拉的父亲是托勒密十二世,他周旋于罗马共和国后期互相角力的领袖人物之间。天真的托勒密十二世对罗马很依赖,埃及人不得不用大量财物贿赂罗马人,其中大部分都送给了庞培。这导致了大量借款,赋税也多被用于此处。而且,托勒密十二世还丢掉了塞浦路斯岛,使其沦为罗马的殖民地。上述情况激起了一场反叛运动。托勒密十二世被迫逃往罗马避难,他的妻子和长女被拥立为统治者。但是,在罗马人的帮助下,托勒密十二世最终夺回政权。之后,他展开了疯狂的复仇行动。那时,他的妻子已经去世,他就将自己的女儿贝勒尼基斩首。托勒密十二世任用罗马人掌管埃及的税收,恐怖统治蔓延整个国家。他还任命罗马人负责看管自己幸存的孩子,其中年龄最大的两个孩子就是克利奥帕特拉和她10岁的弟弟(另一位托勒密)。

这个家族的传统是兄妹或姐弟成婚,拥有继承权的各方通常会斗争到两败俱伤。托勒密十二世死后,18岁的克利奥帕特拉不打算和弟弟共享政权,尽管埃及没有女王独自执政的传统。她迅速采取行动争取盟友的支持。克利奥帕特拉自称“敬爱父亲的女神”,为自己增加虚假的头衔也是这个家族的传统。她还将自己的头像刻铸在钱币之上。在短期内,克利奥帕特拉似乎占据了上风。然而,保守势力的联合和埃及的大饥荒使她的弟弟及其支持者获得了扭转局势的良机。他们推翻了克利奥帕特拉的统治,将其逐出埃及。克利奥帕特拉被迫流亡海外,但她立即着手重整大军,以便卷土重来。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

就在此时,幸运女神眷顾了克利奥帕特拉。她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上文提到,庞培与恺撒这两大巨头发生决裂,双方为争夺权力而缠斗不休。最终,历史证明庞培不仅拙于领兵打仗,政治智谋也是一塌糊涂。尽管获得了罗马元老院的全力支持,而且军队规模也更大,但庞培还是在希腊中部的法萨卢斯被恺撒和安东尼击败。恺撒把法萨卢斯战役的胜利视为一生最重要的胜利。庞培几乎走投无路,埃及是唯一的选择。毕竟,他曾大肆接受托勒密十二世的贿赂,还曾保护过他的孩子们。

然而,庞培没有料到,他屈辱战败的消息已经传播开来,速度甚至比他的战舰还要快。为了讨好获胜的恺撒,年轻的托勒密十三世及其谋士决定,一旦庞培登陆,就将其杀掉。随后,庞培被下属杀死,头颅被砍下,而他的妻儿都目睹了这血淋淋的一幕。在经过防腐处理之后,庞培的头颅被放入箱子,当作礼物呈送给恺撒。

如果说庞培打错了算盘,托勒密及其谋士也失算了。他们不理解罗马内战的规则:相互斗争的人物惺惺相惜,彼此还维系着家族纽带。庞培曾迎娶恺撒的独生女尤莉娅(尽管她已经去世很久)。对恺撒而言,庞培既是可敬的强敌,也是自己的女婿。他本不应遭此毒手,被外邦的黄口小儿斩杀在海滩之上。恺撒率军杀向亚历山大港,托勒密十三世的王位再次动摇。

许多关于克利奥帕特拉的故事都含有传说的成分,都是由罗马和希腊的历史学家事后追述的。但是,普鲁塔克在恺撒传记中生动、直白地描述了她的故事。他说道,在恺撒率军抵达亚历山大港之后(冒险只带领一小队人马),恺撒并没有考虑托勒密是否欢迎他,而是径直派人去找克利奥帕特拉。如果被她的兄弟发现,克利奥帕特拉很可能会在路上遭到暗杀。普鲁塔克写道:

因此,克利奥帕特拉只从朋友中挑选了西西里人阿波罗多洛斯随行。他们在夜色初上之时乘坐小船在宫殿附近登陆。而且,为了掩人耳目,克利奥帕特拉躺进了一条足够长的大被套中。阿波罗多洛斯用绳子捆扎好被套,将其抬入室内,放在恺撒的面前。据说,恺撒一下子就被克利奥帕特拉迷住了,因为她的果敢和美艳。

恺撒被克利奥帕特拉折服,两人共享鱼水之欢。第二天早晨,赶来的托勒密十三世懊悔不已,因为他21岁的姐姐给予恺撒的是自己无法给予的。

恺撒这个浪漫的传说讲述了一位战士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风流成性的埃及女人的故事。我们无法获知克利奥帕特拉在这之前和之后的所有情史,只能确认她的最后一个情人是著名的马克·安东尼。克利奥帕特拉的王国行将就木。埃及保存了人类文化中最珍贵的一份财富,但这个国家实际已经破产,已无力对抗高效的战争机器——罗马。除了接受那个时代唯一超级大国的保护,埃及还有别的出路吗?尤里乌斯·恺撒——这个乐于高声发表演讲的人、这个屠杀了100多万人的刽子手、这个对同胞的宗教信仰冷嘲热讽的家伙——根本不是埃及的救世主。这个和敌人沆瀣一气的国家散发着诱人的魅力,所有真正的罗马人都认为其精英阶层——那些喷着香水、崇拜狄奥尼索斯、喜欢寻欢作乐的希腊人——自甘堕落,十足卑贱。

必须有人做点什么,而克利奥帕特拉在床笫之间抓住了恺撒的心。亚历山大港爆发了惨烈的战争,恺撒统帅的军队人数太少,无法控制叛乱和街头混战。他差一点就命丧黄泉。著名的图书馆遭到部分损毁。克利奥帕特拉坚守在恺撒的身边,直到罗马的援军到来。作为回报,她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在乘船出巡享受尼罗河的旖旎风光时,她还怀上了恺撒的独子。恺撒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正忙于长期以来计划改进的历法。一个亚历山大港人建议他将一年划分为365天,每隔4年就多出一天。与此同时,克利奥帕特拉也采取了自保措施。为防万一,她将孩子命名为“恺撒里昂”(意为“小恺撒”)。

征服者被爱情征服了吗?可能不全然如此。恺撒率军离开埃及,回国继续参加内战,以对抗敌人。如今,他的对手包括庞培的儿子(急于为父报仇)和原先的政敌(如加图)。他留下一些军队,目的只是为了监视克利奥帕特拉。

克利奥帕特拉建造了一座敬拜恺撒的神庙。恺撒和克利奥帕特拉都希望超凡脱俗,他们殊途同归。克利奥帕特拉将自己比作古老的伊希斯神,将其子与荷鲁斯神联系在一起。由于恺撒屡战屡胜,罗马只得对恺撒让步,通过表决的方式授予他无上荣耀。这座异教徒之城的文学和建筑如此辉煌灿烂,民众将恺撒奉若神灵。他们宣布,恺撒在未来10年都将担任独裁官一职,恺撒的胜利远超庞培。在恺撒从血腥的内战中获得的战利品源源不断涌入罗马城之后,民众开始重建宏伟的建筑。在他面前,罗马人谦卑至极。恺撒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从未制止人们对他进行崇拜。他的住所装饰得像一座神庙,他的战车矗立在朱庇特的战车对面。克利奥帕特拉也在那里见证了杀戮游戏给恺撒带来的荣耀,以及人们对他日益狂热的崇拜,并且确保恺撒不会抛弃他们的孩子。

至少,对克利奥帕特拉而言,她还有机会彻底重塑政治。在新政治中,她和恺撒两个神祇一般的领袖会联手统治人类已知的世界。尽管不是异想天开之人,但恺撒也有这样的梦想。他将克利奥帕特拉的雕像放入生育之母维纳斯的神庙。据说,这位女神是恺撒的祖先。罗马的好事之徒开始窃窃私语,认为恺撒打算娶克利奥帕特拉为妻,并将都城迁往日益衰败的亚历山大港。当然,他还需要不断操控罗马政局的方方面面,但是他在宗教态度上似乎一贯无所顾忌。对一个政权来说,宗教只是一种工具、一个杠杆,其形态可以不拘一格。

恺撒和克利奥帕特拉用不同的方式都回归了我们熟悉的希腊化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成功的统治者都会自我神化,亚历山大就是一例。自我们已知的世界诞生以来,宗教势力和世俗权势就总是纠缠不清,祭司和国王互为奥援。得意扬扬的恺撒将自己的脸涂成红色,就像朱庇特的雕像。他再次宣布担任独裁官,这一次是终身独裁官。事实上,恺撒的行为冒犯了愤怒的贵族和赞成共和制的保守派,他们联合成颇具威胁的联盟。公元前44年,他们打算刺杀恺撒,这可能是为了阻止他攻打帕提亚人,因为这场战争会使恺撒的地位再难撼动。

摊牌的时刻到了。恺撒前往元老院开会,6位密谋者趁机围住他,将其乱刀刺死。人们在恺撒的身上发现了23处伤口。他最后的举动是遮住脸,避免让人看到他痛苦挣扎的表情。恺撒倒下的位置极富戏剧性,血泊的旁边就是庞培的雕像。对恺撒来说,庞培曾经是伟大的盟友,后来又成为自己的对手。

恺撒终结了一个延续400余年的共和国。尽管这个共和国有无数缺陷,它的公民观念及其对君主专制的摒弃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遗产。恺撒没能以合适方式来统治这个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然而,谋杀者也低估了民众对政治强人的爱戴。恺撒就是这样一个富有的铁腕人物,他处处仿效神祇。很快,刺杀恺撒的人也陆续离世。但在罗马世界,宗教势力与世俗势力结合得愈加紧密。罗马帝国第一位名副其实的皇帝是恺撒·奥古斯都。当他去世时,元老院将其奉为神明。当时有这样一群人:在艰苦的共和国时期,他们是粗鲁的士兵和农民;随后摇身一变,他们又成为帝国富有的政客;现在,他们则成为皇帝的奴仆。

末代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不久也去世了。恺撒之死最终激起又一场内战。对当时的罗马公民而言,战争似乎永不止息。但实际上,战争即将结束。恺撒的养子屋大维和恺撒爱将马克·安东尼为争夺最后的胜利展开了激战。他们的思想并无二致,都毫不怀念逝去的共和之梦,而且对权力极度渴望。如果屋大维(即后来的奥古斯都)宣称自己是一位神祇,那么马克·安东尼则相信自己是赫拉克勒斯的后代。在胜负局势明朗之前,克利奥帕特拉极力避免站错队伍。然而,马克·安东尼将其召至塔尔索斯,让她表明态度。在紧要关头,克利奥帕特拉又施展了惯用的伎俩。这次,她没有裹在毯子里出场,而是坐在一艘金色的帆船中。

后来,莎士比亚对此曾有一段讽刺性的描述。这段优美的文字广为人知,与普鲁塔克的记载相得益彰。在书中的其他部分,普鲁塔克强调,他认识一些熟知克利奥帕特拉的世界的人。他说:

这位女法老乘坐一艘金色的帆船畅游在塞得纳斯河上。紫金的风帆迎风鼓荡,桨手们握住银桨,随着笛声、管乐声和琴声有节奏地划行。她躺在金色的华盖之下,穿着仿佛画中的维纳斯。男童们像小爱神一样分立在两旁,轻轻地摇动扇子……沁人的芳香从香炉中溢出,沿河岸飘散。

谁能抵挡这样的诱惑?拥有神圣血统的马克·安东尼也很难拒绝。此时,在罗马世界的霸权争夺战中,他似乎已经胜利在望了。

二人返回埃及过冬天,整日寻欢作乐。克利奥帕特拉又怀孕了,这一次是双胞胎。她以太阳和月亮为两个孩子命名,即亚历山大·赫利俄斯(赫利俄斯是太阳神的名字)和克利奥帕特拉·塞勒涅(塞勒涅是月亮女神的名字)。这两个襁褓之中的神祇也将统治世界。马克·安东尼开始重组中东地区的政治秩序,将原属埃及的土地归还埃及,但其中不包括犹太行省,后者仍由希律王进行统治。随后,他准备拔除罗马人的眼中钉——那些在亚洲平原上策马奔腾、箭术精准的帕提亚人。恺撒曾计划攻打这群入侵者。帕提亚人原是生活在伊朗地区的部落民族,后来转型成为帝国,同时与地中海世界和汉帝国进行贸易活动。他们掌握了威力更大的弓和更灵活机动的战术。在面对帕提亚人时,罗马军团似乎也束手无措。

马克·安东尼不是第一个征讨帕提亚人的罗马人。他最终铩羽而归,人员伤亡数万人。战败削弱了马克·安东尼的实力。当时,他的对手屋大维正在西部地区崛起。安东尼梦想创建一个更庞大的“亚洲罗马帝国”。这场战役不但戳破了他的梦想,甚至使他与对手平分地中海世界的愿望也无法实现。历史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直线发展的。安东尼后来赢得一场大胜。他击败了亚美尼亚人,在亚历山大港和克利奥帕特拉举行了庆祝仪式。安东尼被宣布为活着的酒神狄奥尼索斯,而克利奥帕特拉则是“诸王的王后”和“最年轻的女神”。

屋大维迅速煽动起罗马人对这个自大狂的敌意:他向元老院宣读了安东尼的遗嘱。在遗嘱中,安东尼坚定地表示,他爱亚历山大港胜过罗马。元老院宣布向安东尼开战,元老们分成两派,各自拥护一方。罗马军团已经枕戈待旦。

一场战役的胜负就决定了屋大维与安东尼的命运。如果说这是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战役,那么它确实没有什么戏剧性。这场海战爆发于公元前31年,地点是希腊以西的亚克兴海。克利奥帕特拉亲自统帅埃及舰队。但当她与安东尼深陷屋大维的封锁而谋求突围时,克利奥帕特拉由于恐慌率领舰队退出作战海域。随后,她返回了埃及。安东尼败局已定,他的军队因感染疟疾而实力大减。他的五层战船速度太慢,无法有效地撞击敌舰。他手下的一位将军叛逃到屋大维一方,告发了安东尼的秘密作战计划。无论如何,这是古典时代最后一场重要的海战,但这场海战在开始前就已经结束了。看到克利奥帕特拉离开战场后,马克·安东尼也率领战船随她而去。

此役之后,克利奥帕特拉和安东尼的霸业已注定失败。这对情侣尽情享受最后的狂欢时刻,而屋大维正在向亚历山大港进军。马克·安东尼自杀身亡,死在了爱人的脚边。克利奥帕特拉代表儿子恺撒里昂与屋大维进行谈判。当她知道屋大维准备在罗马的凯旋式上将自己游街示众时,克利奥帕特拉也决定以死来避免羞辱。在凯旋式上,恺撒曾将克利奥帕特拉的姐姐游街示众。不过,由于罗马民众都很同情这个埃及女人,恺撒并没有将她处死。后来,埃及艳后杀害了自己的姐姐,这绝不是富有浪漫色彩的壮烈之死。在凯旋式上,屋大维展示了一幅画。在画中,克利奥帕特拉被一条毒蛇咬死。可能是受到这幅画的影响,坊间出现了一种传说:有人将一条体型较小但却足以致命的毒蛇藏在一个无花果篮子中,偷偷拿给克利奥帕特拉。她将毒蛇放在胸口上,随后被蛇咬死。或者,她只是服用了一种致命的毒药。当时,她还不到40岁。克利奥帕特拉的死并没有挽救恺撒里昂,他在被捕后被处死。 USro961eSwI35BM3aYfhRBPkC10NNHgGdMydZ0vfOM1Y7wofgHie8gqgBOJ1Ij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