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杰出的亚历山大

我们已花费太多时间讨论希腊人、中国人、印度人、希伯来人和波斯人,目的是观察战争如何孕育了延续至当代社会的变革与观念。随着复杂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随着战车和文字的传播,随着远洋航行的实现,技术变革也发生了,尽管变革的步骤并不统一。

在这几个世纪中,还有一些民族也很重要。人类的先头部队还在美洲一路前行,他们开始平整土地、发展农业。美国第一个沿海文明的诞生就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在太平洋地区,航海家们正在发现和探索最后未被人类占有的岛屿。这是一个勇气和航海的时代,但很遗憾,没有人将其记录下来。在欧洲,凯尔特人早已将土著居民驱赶到边缘地带,他们将在下一个部分中露面。在日本、缅甸、泰国和朝鲜半岛,人们建立了第一批土生土长的王朝。在其他地区,包括俄国和非洲,除了游牧部落的迁徙和定居,我们所知并不多。

这些地域和民族都很有趣,也产生了诸多研究。但与人类的四大文明中心(中国平原地区、印度北部地区、波斯和近东,以及环地中海地区)相比,它们还稍显逊色。这些地区的最大难题是战争。在这一时期,战争甚至比贸易更频繁。显而易见,战争推动了变革。不过,地方战争也具有破坏性(从来如此),常常使繁荣一时的文化和城市毁于一旦。

我们还要最后一次返回希腊世界,目的是探索一位身上蕴含了矛盾信息的大人物——“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我们常常称其为“亚历山大大帝”。

在他的领导下,被战争怒火点燃的希腊人突破了列岛的局限,向东和向南扩展,一直跨越了中亚地区。亚历山大来自北部的边鄙之地马其顿,但他却是黄金时代的产物。在希腊学习步兵方阵战术的时候,亚历山大总会随身携带一部荷马史诗,夜晚充当枕头。他的老师是伟大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苏格拉底衣钵的传承者,也出生在马其顿。在亚历山大13至16岁的时候,其父腓力就聘请亚里士多德来教育这位王子及其同伴。他们的学校隐藏在林木茂盛的深山之中,今人已经发现了其遗址。在学校中,亚历山大学习了有关波斯人(包括居鲁士)的知识——大多得自希罗多德的著作。另外,教学课程还覆盖了自然史、植物学、地理学及数学等内容。亚里士多德晚年有关教育的著作暗示了亚历山大并不是好学上进的学生。或者,他只是说,青少年性格顽劣,并不喜欢听课。从很早的时期开始,亚历山大就梦想一统东西方,将希腊善于思考的战士与亚洲的安逸、财富和习俗融合在一起。亚历山大非常仰慕希腊的黄金时代,他终将成为古希腊文化的信使。

希腊人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城镇是人类文化的最佳展示地。在那里,公民之间享有大体平等的政治权利,人们自由地发言、认真地倾听,都生活在明晰、公认的法律之下,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更优雅、更哲学,甚至更科学。法律(将公平原则行诸文字,并编纂成体系)使人们可以超越家族或部落的局限,在更大的群体中自在地生活。因此,希腊城邦以自己的法律为傲,很敬重那些立法者。希腊哲学很关注法律问题。除奴隶之外,希腊城邦的贫富差距都不会过大,以防止破坏共同体的意识。

这些城邦也展现了竞争的力量。在城邦之间的竞争过程中,法律、制度、政治体制、手工技艺和作战艺术都获得了发展。希腊的竞争引发了很多问题和答案,至今仍萦绕着整个世界。一个国家可以同时是真正的共和国和帝国吗?答案是否定的。贫富差距过大会毁掉民主制度吗?答案是肯定的。胜利会导致堕落吗?会的。

在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困难后,那个朝气蓬勃的竞争世界崩溃了。民主国家变成了帝国。先是雅典,后是斯巴达,再是忒拜,它们都成为了弱小城邦的主宰。

猜忌和失败毁掉了由公民组成的重装步兵,雇佣军取而代之。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言,“贫民、丧失公民权的民众、失去土地的人、难民、外邦人和奴隶越来越多……在单独的城邦,公民的声音或许还有表达的渠道,但他们已无力控制自己的命运。” 最终,在公元前338年,希腊最大的城邦被马其顿征服,城邦时代终结了。马其顿人将领袖崇拜和王权统治带到整个希腊世界。尽管很喜欢荷马史诗,但亚历山大只不过是一位魅力超群的僭主。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边鄙之地的民族突然崛起,突破传统的边界限制,征服或主宰了周边更富庶的文明。波斯人曾一文不名,但他们推翻了盛行战争文化的亚述人。在中国,来自西部边陲的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击溃了更富庶但更软弱的对手。马其顿也位于希腊世界的边疆地区,在其之外就是所谓的蛮族。马其顿人讲希腊语,尽管口音有些奇特。那里林木茂密、沼泽密布、气候严酷——降雪很多,即使春季也很寒冷。因此,马其顿人非常坚强。

马其顿人是部落民族,不在城镇中居住。他们很难管理,但忠于自己的贵族。只是在不久之前,马其顿人才完全臣服于以沿海地区为基地的国王们。这些国王都很热衷于捕猎熊和狮子,他们从希腊本土输入了很多文化元素,包括华丽的宫殿。在新都佩拉,有一座庞大的中央开放区域,人们称其为“阿果拉”。那里制造陶器、金属器具、玻璃制品和雕像,也出售好酒,售卖来自地中海世界的各种商品。宫殿都用色彩艳丽的壁画和精美的马赛克装饰;他们制造的黄金饰品美艳、高贵。不过,马其顿人也有些自卑:他们不得不从更富庶、更发达的南方诸国进口很多东西。更有现实意义的是,他们发展和完善了希腊的重装步兵方阵,可以有效地补充皇家骑兵的不足。但是,南方的希腊人很是看轻马其顿人。有人曾建议苏格拉底逃往马其顿,但他对此一笑了之,认为这个想法实在荒谬。

马其顿的第一位伟大国王是腓力二世,也就是亚历山大的父亲。趁希腊城邦爆发内战之机,他将马其顿打造成了一个军事强国。腓力发动了一系列战役,征服了邻国伊利里亚和色雷斯。在战争中,他失去了一只眼睛,肢体也严重受伤,大量出血。马其顿骑兵部队的马匹没有安装马镫,作战时呈V字形队列;步兵手持大约19英尺长的长矛。因此,在军队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他们就像一只只愤怒的大刺猬。通过贿赂、威逼、武力和计谋,腓力将混乱的希腊城邦(包括雅典)都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这是伟大的成就。只剩下斯巴达人能与马其顿人一决高下。腓力曾向斯巴达人发出威胁,如果率兵攻入斯巴达的领土,他将摧毁所有城市,杀光所有人。斯巴达人勇敢地回击了马其顿人,他们只用了一个词——“如果”。在此之后,腓力还计划入侵亚洲。但当他正在备战之时,马其顿的国内形势急转直下。

腓力有好几个妻子。公元前336年,由于某件事的缘故,腓力一怒之下休掉了原配夫人。我们不知道他们夫妻失和的真正原因。尽管腓力已经迎娶了一位年轻的妻子,但他的原配夫人也着实有手段。这位原配夫人就是奥林匹娅——吕底亚的公主和亚历山大的母亲。她是侍奉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女祭司,以与蛇共眠而声名远播,尽管这只是祭祀酒神的仪式。后世有人传说,她曾与波斯国王偷情,生下了亚历山大。波斯国王之所以把她送回国,原因是奥林匹娅有口臭。

无论如何,腓力确与奥林匹娅失和。为孤立她,腓力决定将女儿(与另一个妻子所生)嫁给奥林匹娅的哥哥,即吕底亚国王。亚历山大因此失去了王位继承权。然而,激怒自己的希腊妻子(或前妻)并不是个好主意。腓力在忙于筹备女儿婚礼时被一名侍卫刺死。许多人认为,刺客是由奥林匹娅指使的。她这样做既报复了丈夫,又确保儿子登上了王位。 经过一场血腥的家族内斗,亚历山大最终成为马其顿的国王。他继承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还有与波斯帝国的世仇。而此时,波斯帝国已被内乱搅扰得奄奄一息。

登上王位时,亚历山大年仅20岁。他一头长发,胡须刮得很干净,双眼炯炯有神。不过,亚历山大显然个子不高。他从16岁起就帮助父王治理国家,并在战场上与敌人搏杀。13岁那年,亚历山大驯服了一匹野性难驯的公马。于是,父亲就将这匹黑马赐给他。这匹坐骑就是赫赫有名的“布塞弗勒斯”。赫费斯提翁在亚历山大十几岁时成了他的同性爱人。在亚历山大短暂的一生中,赫费斯提翁和布塞弗勒斯常常陪在他的身边。他父亲的心腹随从也先后效忠于亚历山大。在腓力征服了希腊之后,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纷至沓来,汇聚于马其顿的宫廷,其中就包括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和画家阿佩利斯,还有很多音乐家和哲学家。但是,亚历山大从小也与很多举止粗鲁的马其顿贵族子弟厮混,他们都是作为侍从和人质生活在马其顿的宫廷中的。

通过波斯流亡者和旅行故事,亚历山大开始痴迷于东方。希罗多德使他了解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如米底人、波斯人和埃及人的生活习惯。荷马也使他受益匪浅,令亚历山大崇尚单打独斗和追寻荣耀。与荷马一样,亚历山大认为特洛伊人(狡诈的古代亚洲人)也有值得钦佩之处。如上所述,亚里士多德曾亲自教导这位马其顿王子。这位薪酬不菲的老师向亚历山大传授了自然哲学、政治学和治国理政的知识。这是古代世界任何一位王子所能接受的最好的教育——荷马的尚武精神、马其顿的严酷世界、希腊的杰出思想及对亚洲的好奇与开放。亚历山大已经为征服世界做好准备,他将以超人的毅力将广袤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统治。

腓力的军队就地补充给养,杜绝奢侈浪费,一天可以行军30英里。整支军队配备了攻城设备、弓箭手和投枪兵。这些士兵拥有超凡的能力,横扫亚洲,进抵印度。其中一些人就像年老的苍鹰,可以一直搏杀到60岁以上。亚历山大的征服是古代世界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史诗性事件之一。在扑灭了希腊人的叛乱后——曾经烜赫一时的雅典人甚至没有抵抗就缴械投降——亚历山大开始率军攻打波斯帝国的末代国王,号称万王之王的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三世起初并没有把这个鲁莽男孩的入侵放在眼中。

在特洛伊城附近,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亚历山大首先赢得了几场胜利。在许多城市纷纷投降之后,他遵循波斯人的传统,让这些城市实行自治,只需缴纳贡赋即可。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在伊苏斯击败了由大流士亲帅的波斯军队。大流士兵败落荒而逃,连王冠和妻子也丢弃不顾。随后,亚历山大又攻陷了两座重要的贸易城市推罗和阿卡。埃及人也敞开了大门,将亚历山大视为解放者。亚历山大加冕为埃及法老,成为拉神和奥西里斯神的化身。马其顿军队随后长驱直入,进入了美索不达米亚。在高加米拉战役中,亚历山大赢得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胜利。尽管波斯军队的规模远超希腊军队,亚历山大还是击溃了大流士,并对其紧追不舍。最终,大流士死于自己的部将之手。

亚历山大宣布自己是万王之王和波斯统治者。随后,他又攻陷了巴比伦城。在遭到波斯人的伏击而罕见落败后,他最终占领了宏伟的波斯波利斯城,整座城市被付之一炬。

克雷图斯是亚历山大手下的一名将军。在早先的一场战役中,他砍下了一个波斯士兵的手臂,救了亚历山大一命。公元前328年,在撒马尔罕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上,克雷图斯卷入一场酒后纷争——马其顿人喜欢喝烈酒,参加会议的将军们常常处于醉醺醺的状态。行军迟缓而致军事失利可能是这次争吵的诱因。克雷图斯当面顶撞亚历山大,直陈其父腓力才是更伟大的国王。在随后的打斗中,怒火攻心的亚历山大用一根长矛刺死了克雷图斯。据说,亚历山大当时已处于精神癫狂的状态。后世的作家们将克雷图斯描绘成敢于向权贵进言的人。这位诚实的老战士意识到,亚历山大的头脑已经膨胀到难以复加的地步。的确,亚历山大不是行事谨慎之人。他之所以醉酒,不是因为美酒太烈,而是他已陶醉于一系列的惊人胜利。在埃及人承认其为世界主宰之后,亚历山大宣称他的父亲是一位神祇,类似希腊人的宙斯和埃及人的阿蒙神的混合体。

然而,亚历山大的问题是他太成功了。在其统帅的联军中,马其顿人只占一小部分;而在其征服的人口中,马其顿人更是微不足道。亚历山大需要新臣服的亚洲人尊敬他,即使伤害到希腊人的情感也在所不惜。因此,他改穿波斯人的服饰,见面时用亲吻表达敬意。波斯人和米底人认为这是尊重之举,但希腊人却认为这种风俗是无可救药的堕落。如今,亚历山大自称神祇,但民众却窃窃私语。他以盛大的婚礼迎娶粟特人罗克珊娜为妻。粟特人属东伊朗语族,生活在今天的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一举动可能是精明的政治伎俩,也可能是心血来潮,甚至是出于爱情。不可否认,亚历山大试图将马其顿希腊人和亚洲人融为一体,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世界之主。他将3万名亚洲男孩训练成希腊式的战士,授予爱人赫费斯提翁波斯式的头衔和职位。

古希腊罗马历史学家阿里安撰写的著作是现存最完整的有关亚历山大的生平资料。根据他的记载,亚历山大在波斯故都苏萨为希腊人和波斯人举办过一场盛况空前的集体婚礼。他自己也迎娶了大流士的长女为妻,并将她的妹妹许配给赫费斯提翁。这样,他们的后代就是表亲关系。亚历山大还为80名马其顿侍卫挑选了妻子,这些女子均来自波斯和米底的贵族家庭。他为新人们安排这场集体婚礼,有点像统一教热衷的婚礼仪式。阿里安说:

婚礼是波斯式的。给这些新郎按顺序摆好座位,大家一起祝酒之后,新娘就进来,各自坐在自己的新郎旁边,新郎握住新娘的手,亲吻。由于婚礼是在一起举行的,所以一切动作都由国王带头。人们认为,在这件事情上,亚历山大还能俯身下士,表现了战友精神。这种事倒是不多见的。新郎得到新娘之后,就都领着回家。对每一对亚历山大都送了礼物。对其余娶了亚洲女子的马其顿人,亚历山大也都送了礼。

他还命人将另外1万名迎娶了亚洲妇女为妻的马其顿人的名字记录下来。这是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文化融合实验,就好像维多利亚女王命令来自英格兰、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士兵迎娶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为妻,或者好像卡斯特将军试图撮合美国骑兵和苏族女子成婚,而不再与印第安人在巨角开战那般不可思议。但遗憾的是,在帝国分裂之后,尽管亚历山大的继任者们确实在亚洲各地扎下了根,但这些婚姻几乎都没能长久。不过,这种联姻模式使希腊文化远播到地中海世界之外的地方。

在这场集体婚礼之前,亚历山大又发动了一场战争。他率军进入了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在那里首次和象军交战。他的爱驹布塞弗勒斯在印度河东岸战死,他的情人赫费斯提翁也在不久后去世。悲痛、创伤和酗酒影响到亚历山大的身体健康。在已知世界的尽头,马其顿军队已经筋疲力尽。在进军攻打印度统治者的紧要关头,士兵哗变了。他们要求返回家园,甚至连亚历山大也束手无策。他宣布撤军,返回了巴比伦。在那里,亚历山大为赫费斯提翁举行了火葬。如今,亚历山大控制了世界上的广袤地域,从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延伸到巴尔干地区。他筹划了新的战役:首先攻打阿拉伯地区,然后沿北非海岸线进军,进入意大利。倘若活得更久,他甚至可能将罗马城毁灭。在那时,罗马还是一座默默无闻的城市,但罗马人野蛮好战、雄心勃勃。有人认为亚历山大是被毒死的。但他感染病菌去世的可能性更大,或许是伤寒。公元前323年6月,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死在了尼布甲尼撒的宫殿中。

亚历山大的神奇一生既诠释了战争的积极意义,又展现了战争的消极影响。他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对波斯人和印度人充满了好奇心。他的所作所为像一部巨大而血腥的文化搅拌机。如今,希腊世界对小亚细亚、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腹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亚历山大帝国很快土崩瓦解,但希腊风格的新城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亚历山大的将领们瓜分了古典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希腊文化或希腊化文化进入了繁荣时期。哲学家开办了新学校,雕刻家和画家在新的地方找到了工作,某种通用语逐渐传播开来。

亚历山大引发的杀戮、大规模放逐和熊熊烈火并未造就稳定或有吸引力的政治体制。他传播的是古希腊的皮毛,而不是其本质。事实上,他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希腊文化的本质是思想独立和公民精神,是自下而上形成的,而不是自上而下产生的。长矛不能带来民主制度。亚历山大的国家是一种囊括多种文化的帝国,但他的伟大军事胜利却使地中海世界倒退回由国王、皇帝、地方豪强和相邻王朝主宰的世界。读者或许会联想到后世很多相似的例子。亚历山大为罗马人铺平了道路——至少罗马的皇帝们是这样认为的。荷马史诗中的英雄激励了亚历山大,使他自己也成为一名英雄。然而,他的所作所为也向世人展现了英雄能力的局限。亚历山大是掘墓人,他葬送了伟大的希腊实验;或者说,他从来就不是希腊实验的捍卫者。 wf0joVFc4n/BuPkXS8ULEYBFFQ6nzOAX18gfdnKiAefMqMTpu+IeQ6hHZMqHZWQ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