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战争狂人

被雅典人击败之后,大流士一世恼羞成怒,下定决心一定要铲除希腊人。小小的希腊竟敢反抗波斯帝国,这怎么可以!于是,大流士一世准备再次征伐希腊。这一次,他决心要打造一支举世无敌的陆军和海军,他还庄严地起誓,称这次一定要一举毁灭整个希腊。后面的几年里,他专心组建自己的军队并筹集粮草。然而,后面突然发生了一件事,让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了。你猜怎么着?原来,大流士一世去世了。

大流士一世的儿子名叫“薛西斯”,他继承了父亲想要击垮希腊的决心,甚至比父亲还要坚定。于是,薛西斯一世继续为征伐希腊做准备。

另一方面,雅典人也在积极备战,因为他们知道波斯人肯定会卷土重来,再次进犯雅典。

在当时的雅典,有两个很重要的人物,他们都想成为雅典的首领。其中一人名叫“泰米斯托克利”,另一个名叫“亚里斯泰迪斯”。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希腊人的名字里“斯”字特别多。

泰米斯托克利督促雅典人为下一次战争做好准备,因为他知道这场战争很快就会来临。他还主张雅典人必须打造一支舰队,因为如果连舰船都没有,又该如何抵抗波斯人的海军呢?

而在亚里斯泰迪斯看来,泰米斯托克利主张打造舰队的主意一点儿用也没有。他认为,这笔支出十分荒谬,于是对此大加抨击。

亚里斯泰迪斯一向很睿智公正,人们都喊他“公正的亚里斯泰迪斯”。然而,这一次却有人反对他的看法,认为他是错的,而泰米斯托克利才是对的。于是,雅典人在等待陶片放逐的投票日,到了这一天他们就可以投票放逐他们想赶出雅典的人。还记得我们说过陶片放逐的制度吧!还记得是谁开创了这个制度的吗?对,没错,是克里斯提尼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候开创的。

到了投票日这一天,一个不会写字也不认得亚里斯泰迪斯的人碰巧让亚里斯泰迪斯帮自己写名字。亚里斯泰迪斯就问他:“你要写谁的名字呢?”这个人回答:“亚里斯泰迪斯呗。”

亚里斯泰迪斯并没有告诉这个人自己就是他要写的那个人,而是问他:“你为什么想写这个人呢?难道这个人做错了什么事吗?”

“没有,”这个人说,“他没做什么坏事,但我整天听别人喊他‘公正的亚里斯泰迪斯’,都快烦死了。”

听到这样的理由,亚里斯泰迪斯肯定非常惊讶。不过,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帮这个投票人在陶片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票数统计好以后,想要放逐亚里斯泰迪斯的人数占了优势。于是,亚里斯泰迪斯就被驱逐出雅典了。

尽管你可能会觉得亚里斯泰迪斯受到的待遇不太公平,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让整个雅典受益了。因为泰米斯托克利可以按自己的主张施政,雅典人也能专心地为战争做准备了。

雅典人建起一支用三桨座战船组成的舰队。随后,雅典人还动员希腊其他城邦来共同抵御波斯。最后,大家取得了一致,同意在战争爆发时合力抵御外敌。由于斯巴达是出了名的战士之城,于是便被推选为战时的盟军领导。

在公元前490年的马拉松之战过去10年后,强大的波斯军队再次进犯希腊。这一次波斯集结了来自波斯帝国各地的士兵,人数比上一次的12万人还要多。要知道,在那个时候,一支12万人的军队已经是让人难以想象的规模了。

根据推测,这一次的波斯军队动用了200万名以上的士兵。想想看,200万人是多大的数字啊!那么,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这么多的士兵要如何才能到达希腊呢?这么多的人,用船运肯定不现实。即便是当时最大的三桨座战船,也只能装几百个人。要是用船运这么多人的话,那得造多少艘船啊?就是把当时世界上所有三桨座战船都用上,也装不下这么多人。怎么办呢?薛西斯一世决定让大部分士兵走到希腊去!尽管路途遥远,但这是当时唯一一个能绕过大海的办法了。而剩下的海军由海路向希腊进发。于是,波斯军队就这么出发了。

在行军途中,波斯军队遇到了一段极为狭长的水域,也就是我们说的“海峡”。那条海峡在当时的名字是赫勒斯滂海峡。后来,我们都管这里叫“达达尼尔海峡(又名‘恰纳卡莱海峡’)”。赫勒斯滂海峡宽约1英里 ,但是海峡上面没有桥——当时人们建不了能横跨1英里的桥呢。薛西斯一世让人把船头尾相连绑在一起,一直延伸到海峡对岸,然后在船上铺好木板,这样就出现了一座能让军队跨越海峡的“桥”。

可是,桥刚刚搭好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给摧毁了。薛西斯一世怒不可遏,命人鞭打赫勒斯滂海峡的水,就像鞭打战俘或奴隶似的。随后,他又命人新建了一座桥。这一次的海水就“听话”多了。他的军队终于顺利跨越海峡,抵达对岸。

薛西斯一世率领的这支军队太庞大了。据说,士兵分成两列,整整走了7天7夜才全部抵达对岸。薛西斯一世的海军舰队沿着海岸线跟着陆军向希腊进发。最后,薛西斯一世的海军和陆军都达到希腊的最北端。这支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似乎没有谁能够阻挡他们! PsqxWsowJJt6cBOG6AvmWAxSrq2pBK8K94xE+NbTZiYup0XrtaUUtjY7SqKOt+z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