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时间里的世界

最近50年来,科学家们对地球的年龄和起源作出了很多精确和有趣的推测。由于这些推测涉及深奥的数学和物理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对此进行简单总结。事实上,如今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太过落后,除了主观推测之外,别无它果。从总的趋势来看,地球的估测年龄越来越长。现在看来,地球可能是一个自我旋转的独立行星,而且绕太阳公转已经20多亿年了。也许地球实际的存在时间更悠久,悠久得远远超出了世人的想象。

太阳、地球以及围绕太阳旋转的其他行星早已独立存在很久了,在此之前,它们或许只是凌乱散落在空中的一个大旋涡。通过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广阔的天空中有一些闪闪发光的螺旋状云朵,它们看似在围绕一个中心旋转,这就是“涡状星云”。很多天文学家设想,太阳和它周围的行星也曾经是这样的旋涡,它们如今的形状是凝聚作用的结果。这种凝聚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正如我们推测的10亿年之后,地球和月亮才变得清晰。那时,它们的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得多,它们距离太阳更近,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也快很多,它们的表面还处于炽热或熔化状态。其中,太阳是宇宙中一个超大的火球。

如果我们回到悠远的过去,追溯地球的最初状态,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与今天大相径庭的另一番景象:地球更像是熔炉内的炉膛,或是岩浆冷却凝固前的表层。我们看不到液态水,因为所有的水分都在黄磺蒸气和金属蒸气中化为乌有。在其下方,是翻滚沸腾的熔岩海洋。太阳与月亮的眩光,匆匆穿过弥漫着火云的天空,犹如赤热的焰火飞掠而过。

几百万年的悠悠岁月一晃而过,那一番熊熊火海的热烈景象已经慢慢隐去。天空中的水蒸气化成雨水降落下来,头顶的空气也变得更加稀薄;在这片火海中,那些凝固熔岩的大块熔渣时而浮现,时而下沉,时而被其他漂浮物取而代之。太阳和月亮距离地球越来越遥远,体积越来越小,运行速度也越来越慢。月亮的体积很小,因此早已冷却到白炽温度以下,有时遮住阳光形成月食现象,有时反射阳光形成满月景象。

就这样,地球在漫漫岁月中极其缓慢地变化着,终于演变成我们现在居住的模样。最后出现了这样一番场景: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云,于是,第一场雨淅淅沥沥地落在了第一层岩石上。在此后的数千年中,地球上的大部分水依然会蒸发成为水蒸气。而滚烫的溪流会夹杂着碎石与沉淀物,奔腾在凝固的岩石之上,然后冲进池塘与湖泊。

最后,便形成了我们人类繁衍生息的地球。如果我们可以拜访那时的地球,我们的眼前将是如此景象:狂风怒吼,暴雨骤泻,遍地熔岩,土壤全无,寸草不生。狂风的强度超过了最激烈的龙卷风;倾盆暴雨猛击着我们如今温暖舒适的地球,那种情境不堪设想。瓢泼大雨从我们身边倾泻而下,夹杂着岩石碎屑,汇集成一股股洪流,冲刷出一条条峡谷与沟壑,最终将沉积物冲进最古老的海洋。我们可以穿过云层,清晰地看见巨大的太阳从天空掠过,随着太阳、月亮的运行,其后便是频繁的地震与地表上升。如今的月亮一直保持一面朝着地球,可是当初,它也曾大幅自转,展现着自己深深隐藏的另一面。

几百万年过去了,地球年龄越来越大,白天越来越长,太阳离地球越来越远,阳光越来越温和,月亮的步伐也缓慢下来;暴风骤雨的强度变得弱小,原始海洋里的水不断增多,奔流成海,从此以后,我们的地球穿上了海蓝色的外套。

然而,那时的地球上仍然没有生命;大海了无生机,岩石上一片荒凉。 q5Co+xfwHuHdVzzWsGzzbx4fehJhC8uU0REpFzB8SG4fKWl4zmBc11SZ0z6MDPZ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